商鞅變法是拯救了秦國,還是埋下禍根?歷史眾說紛紜

對於商鞅變法歷史上評論褒貶不一,談論商鞅變法,首先要了解當時變法的國情。戰國時期,秦國積貧積弱,久為強鄰欺辱,雖有一腔熱血,屢戰屢敗,割地獻城。然窮則思其變,變而圖其強。秦穆公意圖強國,求賢若渴,這就為商鞅入秦變法提供了基礎。

商鞅變法是拯救了秦國,還是埋下禍根?歷史眾說紛紜

變法內容包括廢除井田制,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增加了國家的稅收。同時廢分封立郡縣,統一度量。還獎勵建功立業者,廢除世卿世祿制,並規定貴族犯法和庶人一樣給予處罰等。

商鞅變法是拯救了秦國,還是埋下禍根?歷史眾說紛紜

那麼商鞅變法帶來了什麼變化?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立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充盈了當時秦國的糧倉,使得秦國再也沒有發生過軍隊因無糧作戰而敗退的無奈,也打壓了狡詐投機的商人對秦的損害,轉而利用商人為秦的發展提供前進的動力。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然而事物有兩面性,有利有弊,那麼變法又有那些黑暗面呢?商鞅變法簡單殘酷,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獎與懲!而懲罰極為嚴酷,可以說是殘暴,例如偷盜幾片桑葉都可能面臨割鼻充軍,家人犯了法,如果其他人知道但是不告訴官府,就和犯罪者一樣的罪過。只要有人犯罪,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罪,那也是輕罪重罰,累及家人與鄰里。這樣極大地摧毀了民眾的思想,使民眾淪為帝國前行巨輪下的牛馬,不能說,不能聽,不能看,否則都有可能處罰重罪。

商鞅變法是拯救了秦國,還是埋下禍根?歷史眾說紛紜

縱觀商鞅變法,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在戰時確實促進了國家發展與穩定,使秦國一躍成為國富兵強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促進了法律的認同,法大於情仍然是今天所提倡的。然而有的法律確實過於殘酷,百姓怨聲哀悼,苦不堪言!秦國興也變法,亡也變法!

大家對商鞅變法是如何看待的?歡迎評論區留下你精彩的點評,關注小編,共同探討更多歷史人文,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