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人物——商鞅

期權人物——商鞅

商鞅其人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名衛鞅、公孫鞅。後因他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商君,故歷史上往往稱之為商鞅。

商鞅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自然是商鞅變法的故事了,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了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可是為什麼一個衛國後裔會到秦國去變法治國呢?這就要從商鞅與期權的故事說起了。

商鞅與期權的故事

《史記·秦本紀》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這是秦孝公《求賢令》中的節選。公元前362年,秦國新君秦孝公即位。當時的秦國,正陷入四面楚歌之絕境,兵源匱乏,國力衰弱。秦孝公繼位後,常思國恥,悲痛於心,於是安定邊境,遷都櫟陽,並且希望通過東征,收復秦穆公時原有的疆土。於是昭告天下,但凡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鼎盛時期的霸業者,將賞賜其居高官、領國政,與秦孝公一起共治秦國。

《求賢令》一經發出,秦國求賢若渴的消息便在列國中流傳開來,成為比齊國稷下學宮招募學人更為令人振奮的喜訊。相比而言,齊國的稷下學宮旨在治學,要求人們修身自勵,雖然也不排除個別士人出仕為官;但秦國的《求賢令》則直截了當地邀請能人出仕為官,建功立業,這麼一份功名如何不令士人們動心。用期權的視角來看,這無疑是秦國賣出了一個認購期權,看漲的是秦國之強大,可獲得的是共治秦國之仕途,收取的權利金便是治國奇策。如若有才能者可以出得奇策幫助秦國重建霸業,買下這個認購期權,未來便能夠以此獲得高官厚祿,共治秦國之權利。

此時的商鞅在魏國慘遭龐涓猜度,正鬱郁不得志,心中大志無法舒展。忽而聽聞秦孝公正下令尋訪有才能的人,要向東收復失地,重整秦穆公時代的霸業,便西赴秦國,依靠孝公的寵臣景監求見孝公。商鞅三次見孝公,以帝道、王道和霸道之術遊說,未果。終於,在第四次商鞅以“強國之術”打動了秦孝公,秦孝公決定任用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變法施行十年後,“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國國力強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秩序安定。最終使得“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連周天子也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於是,商鞅被任命為大良造。此後,商鞅又率兵打敗魏軍,收復了河西衛鞅。秦孝公於是把商於地區的十五個邑封給了他,封號商君。

商鞅的成功,正是充分利用了秦孝公《求賢令》這一認購期權,但他的成功並非來自運氣。其實,在購買這份期權之前,他對標的(秦國)做了悉心研究。在入秦進求賢館前,商鞅便苦訪三月,遍踏秦國荒僻山川,對國情深入瞭解分析,得出幫助秦國重建霸業的奇策後,才接下這份期權,並說服秦孝公接受變法,取得了預期效果。而秦孝公也履行承諾,一步步晉升其為大良造、商君,與其共治秦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早在戰國時期,先人們就已經懂得運用期權的原理了。秦孝公利用這份期權獲得了人才,成就了霸業,而商鞅更是抓住了這個期權贏得了生前身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