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茅台角度看东阿阿胶

投资是艺术的分支,而艺术又来源于生活,有时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或许比单纯地看财务报表更有实际意义,所以,我今天的闲聊并非是从投资的定性或定量出发去分析,只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或者从自己是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聊一聊。

贵州茅台作为商品,其商品属性是什么?

消费属性+社交属性(包括礼品属性)+收藏属性(包括个人囤货)+金融属性。

是不是很有意思?一瓶酒,因为具备了以上四种属性,突然就变得不再普通起来了,这就是茅台酒的个性之所在!五老二行吗?这么一比较,显然逊色不少!

消费属性,说白了就是喝掉。因为一瓶酒再伟大,其终极的属性还是要被喝掉才有意义。而喝就有学问了,关键是谁去喝,以及如何去喝,于是就衍生出了其他属性:社交属性,其中就包括面子消费、炫耀性消费。

还是先说“喝”,我自认为对于茅台酒每天自斟自饮的有,比如,有些投资大伽可能就如此做,每天自己来杯茅台,“对影成三人”也是自得其乐,但我判断,这种自斟自饮的有钱人绝非是多数,而且是极其极其小众的(相反,我倒是经常见一些投资大伽聚在一起喝,然后晒出来,其实这样一来,就将喝茅台酒演绎成为社交属性了)。因为据我对一些很有钱并且喜欢喝茅台酒的人观察,他们的茅台酒也多是用于社交属性的成份居多,并非是个人消费。

保芳书记说,茅台酒不够卖的,目前只够满足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我估计这是说的实话。但是我认为这是从理论上说的,因为从实际喝掉层面讲,茅台酒目前可能并非真的全让人喝掉了。当然,依现在茅台酒的产量而言,仅够中国人三分之一家庭一年喝一瓶茅台酒的,但我认为这也是从理论上说的,因为,虽然过年过节的,不少的中国人家庭里确实可以打开一瓶茅台酒喝喝(包括孩子们孝敬老人给买瓶茅台品尝品尝),但我认为这也绝不会是茅台酒不够喝的理由。因为依目前茅台酒年产8000万瓶,将来年产1亿瓶的产量计,如果只是单纯地满足个人或个人家庭喝,我估计一定会供过于求的。因为毕竟中国13亿多人,不可能家家过年过节非喝茅台不可,因为现在可选消费的东西太多了,未必非喝茅台不可,这可能是现实。

所以,真正让茅台不够喝的原因还在于其社交属性,包括其中的礼品属性。

当年鲁迅先生说过,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到今天这话可能有些不合适宜了,不过,面子确实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在社交中不仅不能丢掉面子,而且最好是还能够有些炫耀性,这可能更是很多人十分重视的。所以说,社交属性中就包括着面子消费、炫耀性消费。我认为,相当一大部分茅台酒可能是让这种“属性”给消费掉了。

再说一下茅台的礼品属性。礼品属性应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孝敬老人长辈,或走亲戚的。比如老人喜欢喝点小酒,于是过年过节,或者平常孝敬老人给送瓶茅台酒,这在做小辈的来讲,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但这一块我估计占比也不会太高,毕竟礼品这东西还是可选消费,可选的礼品也是多项选择题。另一方面,就是给别人送礼,这其间可能也夹杂着些功利性。而这一块,究竟占比多少,我估计也不好统计,而且也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因为送礼未必就送茅台酒的。

再说一下茅台酒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据我的观察,一些有钱人确实是有囤茅台的,而且真正的茅粉可能知道,茅台酒放上几年可能品味更佳,喝起来感觉更味道更好的,所以,一些有钱人在个人家里囤些茅台酒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一块也无忧,因为不管这些有钱人囤了多少茅台酒,终归是要喝掉的,未来到市场上并不好流通交易的。也正是因为茅台酱香酒的品质决定了其具有更好的收藏属性,即酒还是陈的好喝,这一点浓香型、清香型等其它香型就相差很多,这也是茅台酒“牛”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收藏属性,进而派生出了茅台酒的金融属性,即我们看到拍卖市场上,一些收藏多年的茅台酒被拍出几百万、几十万的价钱,但是这种金融属性毕竟决定了仅是小众们玩的游戏,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这一块对茅台酒的消费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但是有一个事实估计也是不能忽视的,即因为茅台的金融属性,是不是包括渠道商、收藏人士在内的一些人囤茅台而为将来待价而沽,从中牟利呢?我个人认为,也不排除这一点,因为人性永不变,只要有利可图,什么方法都会想出来的。但这一块究竟占比多大,我估计就是白酒研究专家也不好统计,至少自己目前没有看到这个方面的数据。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茅台酒真正的被喝掉,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社交属性,包括大量的纯商务往来、婚宴用酒等。由此观之,如果仅仅是单纯友谊式社交、单纯娱乐式社交,是不是茅台还不够全国人民喝的呢?或者再加上纯商务往来、婚宴用酒等,茅台酒是不是还不够全国人民喝呢?再进一步说,如果建立在茅台酒大部分被喝掉的前提下,是不是茅台酒还不够全国人民喝呢?这一点,可能就见仁见智了,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如果谁能大数据抓取并统计出来,我估计一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从这个角度分析,我认为作为茅台公司的现在“掌门人”保芳书记,并不是糊涂的,即控制好茅台酒的终端价格,特别是对渠道进行更好的掌控,尽量让茅台酒落实到真正的消费者手中,并且终端价格尽量亲民一些(别形成消费隔阂),或许也是一种具有远见的战略性选择,因为就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样,酒再好最终还是要喝掉的,不是用来藏来囤的,更不是用来炒的。总而言之,茅台酒未来真正是要依靠消费升级,依靠中产阶级以上人群的“喝掉消费”(哪怕其中有社交有某种功利性,但也当是健康的社交)支撑起来,茅台公司的未来发展才会是真正健康的发展。当然,这一点,一些投资于茅台的股东们很有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茅台酒出厂价还是要涨一涨,以挤压一下渠道利润,让股份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于股东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一点,也可以见仁见智。

从贵州茅台角度看东阿阿胶

聊完了贵州茅台,再聊东阿阿胶。阿胶作为商品,具有什么属性呢?药品属性+保健属性+礼品属性+金融属性。别看网络上一些阿胶黑们天天在那里有事没有事的黑阿胶,其实,据我的观察,将阿胶商品属性能够说明白的人并不多。

先说阿胶的药品属性。即补血的,这也是让阿胶流传二千七百多年的支撑点(其实现在也有研究成果证明了其补血功效的)。当然,不信中医的人,特别是中医黑们对此是十分有意见的,他们高举所谓的科学大旗,运用着不知真懂还是假懂的科学知识,不遗余力地黑之。其实,这个问题就像白天不懂黑夜的黑一样,中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命中注定是没有办法坐在一起讨论的。

这里我们不讨论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势、虚实)等那些复杂奥妙的东西,老实说这也大大超出了我自己的能力圈(且本人只是个单纯的投资人,既不是中医黑,也不中医粉,对于所有造福于人类的生命科学自己均怀有敬畏之心),还是回归到阿胶的保健属性。

阿胶定位于滋补养生,其中有三个“卖点”我认为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是复方阿胶浆气血双补。比如,对一些人因气血不足引起的睡觉障碍问题有一定疗效;一个是吃出来的美丽,美容的功效,所谓暗服阿胶不肯道,而且是内到外的滋养气色,不仅仅是运用化汝品,或者美容术而造成的“面具脸”。想一想,这一点是不是对一些爱美的女性有着很大的诱惑力?一个是抗衰老。想一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怕老得太快,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性更是如此(女人“炫富”的“最高秘密”是什么?就是“年龄成迷”嘛)?此外,网上报道的是,李嘉诚是专门配有养生医生的,而且其养生配方之中就有阿胶的。

其实,东阿阿胶用不着研究太多的功效,只要针对以上保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营销,是不是就会有着一定刚需的市场呢?我想这是一定的。当然,我们看到,针对市场上对其功效的质疑,东阿阿胶公司已经由原来的文化营销,上升为学术营销,并且正在加大这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并且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公布出来。当然,尽管如此,市场上的质疑也一直未有停息,这一切还需要东阿公司做大量的科研和普及工作。

我们再退一步想,即使是如一些阿胶黑所说的,阿胶产品是收智商税的东西,是属于安慰剂的东西,但是我们是做投资的,而做投资的很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认知即是事实”,即作为消费者并非全是理性的,其消费心理也是有黑洞的,而且某种产品只要已经牢牢地侵占了消费者的心智,则是一时难以颠覆的。

所以,企业要赢得竞争,首先要了消费者的心智规律,抢占消费者心智。东阿阿胶作为滋补国宝第一品牌,这个心智占位,可以预期是不会轻易被攻破的。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心智模式是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并不会在数十年的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才是东阿阿胶最大的品牌势能。

不过,这里透露一下,据我日常生活的调查与观察,确实有一些常年吃阿胶的女孩子说,坚持常年吃阿胶气色确实有很大改善(当然,这里面是不是安慰剂的原因就不好说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确有一部分东阿阿胶的消费者认可东阿阿胶的产品。

再说一说阿胶的礼品属性。这个礼品属性与茅台相比,可能就简单得多了,因为截止目前阿胶产品的礼品属性更多的是表现在孝敬长辈的,亲戚之间也互有走动,但是如茅台那种十分功利性的礼品属性,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这一点,估计你懂的。

至于其金融属性,更是无法与茅台相比。虽然据业内人士讲,阿胶块还是陈的好,而且市场上确实也有少数收藏阿胶块,以便将来待价而沽的商贩。但,国家规定五年的保质期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五年是上限,东阿阿胶已经走了上限了,在这方面没有提升的空间)。另一个就是近几年东阿阿胶主导的提价模式,让渠道囤货进而待提价后销售,进而让阿胶产品具有了一些金融属性。当然,这一点,随着公司主动控货清理渠道库存,慢慢地这种金融属性就越来越消失了。作为保质期较短的产品是很难拥有金融属性的,因为金融属性要求,在一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产品一致且易于交易,例如,黄金、石油、房子、茅台。

从以上对茅台与阿胶商品的属性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茅台最大的“卖点”是在其社交属性,而阿胶可能更多的体现在自用,即自己花钱进行消费。

市场上有观点说,阿胶不要沾什么茅台的光,说什么“药中茅台”,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药中茅台纯属是媒体的概念忽悠,因为阿胶从自己的产品属性来讲,根本就不用沾茅台的什么光,因为单纯从“道德卫士”的眼光来看,阿胶消费的自用性,其消费或许更健康,更没有一些功利性,甚至没有一些腌腌臜臜的东西在里面。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我倒认为,男人的茅台,女人的阿胶(尽管男士也可以吃),或许更为合适。


从贵州茅台角度看东阿阿胶

以上仅仅是自己闲来无事之时,对茅台与阿胶产品属性的闲聊,自己并没有贬低任何一方之意。通过这种闲聊,也更加使自己明白,所谓好的生意,所谓历史恒久的生意,可能大多均存在于符合人性的生意之中。

比如,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让自己觉得在人前人后很有面子,这是人性;同样,让自己更加美丽动容,而且永葆年轻,这也是人性。

就是在夏季三伏天里,明明知道吹空调时间长了会对身体健康不好,容易得空调病,但是即时满足,先舒服一下自己(至于未来如何如何哪还顾得上呢),估计这也是人性。我们投资,就是要善于寻找这种符合人性的好生意。


从贵州茅台角度看东阿阿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