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在社會的異化之下,人人都想逃脫"寄生蟲"一般的生活!但是,無奈的社會窘境,迫使著人們苟且過著"寄生蟲"一般的生活。

韓國電影在近幾年迅速崛起,很好地實現了社會問題與商業價值的有機結合,其中不乏有許多電影都在集中強調社會異化的矛盾問題,很好地把握住了時代痛點。《寄生蟲》就是這樣一部代表性的電影,以尖銳的問題意識、強烈的現實關注以及溫情的底層敘事,打動了觀眾,甚至贏得了國際上的讚譽。

《寄生蟲》這樣一部電影,導演奉俊昊採用一貫的"謄章法",將社會批判的理念寓於電影作品之中,繼續保留了整體深邃、凌厲、冷峻的電影創作特色。無論是在場景空間佈置,還是在多種故事線索的穿插之中,《寄生蟲》這部電影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口碑之作!這部電影一直引導著我們思索很多問題,比如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寄生蟲"?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01、《寄生蟲》:在不斷符號化"隱喻"中傳遞出階級對立的訊息!

我們首先來來細細地回顧一下這部影片。縱觀整部影片,採取的視角十分獨特,基本可以理解為一種對立的視角。一方面是生活在地下室、整天為生計發愁的金家人,他們的生活如同蟑螂般一樣,底層人們在這種狹隘低矮的空間內爬行。

而在另一方面,則是富有的高貴家庭,居住於富有江南區的的樸家人,鏡頭之下的富人居住場所都是高高在上的,樸家主人在回家的時候都是緩緩地拾級而上。除此之外,樸家庭院遠離鬧市,整個別墅被綠意盎然的草坪和樹叢環抱,休閒簡約的生活空間以及寬敞明亮的落地窗,無不透露出富人生活的綽約。單就雙方的居住環境而言,身份地位的差異顯而易見。

在這種差異化的電影場景空間佈置之下,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強弱,道德的善惡,經濟層面的富與窮立馬顯露了出來,階級對立、社會異化的格局在鏡頭之下暴露地慘痛無疑。除了對立的視角,"階級固化"的觀念也被赤裸裸地顯示了出來,底層人們都希望依仗於富人,過一種"寄生蟲"般的生活。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無時無刻都在可以渲染烘托這種"階級"的這種觀念,只不過電影很多部分都表現得十分含蓄。比如,"臺階"在電影中出現過多次,從地下室到食物存儲間是一條又長又窄的昏暗臺階,寓意著豪宅的寄生之地。在窮人的崔家與富人的樸家之間,有著太多數不清的臺階,都象徵了兩家之間一段段的隔閡與鴻溝。

恐怕大部分觀眾在欣賞影片的時候,都會被導演驚奇的情節佈置所吸引。在整部電影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也就是暴雨之夜的這部分片段,場景佈置與電影觀念的傳達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從樸家宅院匆忙跑出來後就是一直往下延伸的路,所經過的路段全是下坡。導演刻意地用較長的鏡頭刻畫出了這一段狼狽不堪的逃跑經歷,鏡頭跟隨著他們,由高處奔向低處,越往低處跑水流越大,像極了下水道排水的畫面,所有的汙垢洪流都一股腦地湧向了窮人生活的地下室。

在暴雨來臨之際,我們每個人的第一意識估計都是要往高處跑,然而電影中的潦倒崔家三人卻只能夠往低處跑,因為他們的家在那裡。回到家裡之後,發現家已經被大水淹沒了一大半,滂沱大雨中水管破裂馬桶噴出骯髒的下水道的汙水。然而,女主角坐在馬桶蓋上壓著一汙水,冷靜地抽著煙。

這種荒謬的情節設置,讓人既好笑又難過。電影故意造成的這些習慣反差的情節,都是在為下一步的激烈矛盾打下基礎與鋪墊。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在這部電影中,還有多次埋下"伏筆"的場景設置,即使就連影片中的一幅畫都帶有"隱喻"的元素。比如,當女主去樸家宅院應聘美術老師的時候,看到過樸家小兒子的一張畫。在那張畫中,右下角陰暗的部分正是暗指著隱藏於地下室下面的"神秘地下室",而畫中的人物恰恰正是原先女管家的丈夫。為什麼樸家小兒子在童年的時候受到過驚嚇?原因就是在於他曾經看到過女管家的丈夫在夜裡偷偷跑出來吃東西的一幕。年少無知的樸家小兒子誤以為是鬼,自此也在他幼小的內心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02、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其實在電影中導演並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只不過我們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都會認為貧窮的一方是"寄生蟲"。按照正常的邏輯關係的話,這種理解方式毫無疑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寄生蟲》電影開篇,我們就可以看到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崔基泰一家窘迫的生活狀態,父母都沒有正常穩定的工作,全家只靠摺疊披薩餅外賣盒為生。就連手機上網所要用到的無線網絡,都需要跑到陰暗潮溼的廁所去蹭別人家的。

在這種半地下的生活狀態之下,底層民眾的地位自然這是"下"的一種狀態。地下 室一家人蹭網絡信號,隱晦地揭示了地下空間不但束縛人身自由,甚至連本該流動的信息資源也被擱置了。看來窮人被高層社會隔離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層面,被限制地還有信息交流層面。這種無奈的生活,既是一種真實社會場景的寫照,同樣也是一種被迫無奈的生活方式。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貧窮的一家人費盡心思,在環環套路之下,聰慧的崔宇植步步為營地將自己全家人全部帶入"上城"豪宅工作和生活。一家人使出渾身解數,給富人家庭設下各種迷局,將男女主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種"寄生"般的生活本該平靜無事,不過問題還是出現了。因為他們發現了之前的女管家也同樣是一種"寄生蟲"。原來的女管家將自己的丈夫隱藏於地下,長期居住於豪宅之中,兩群"寄生蟲"於是便展開了鬥爭,最後波及到了富人家庭,最終釀造成為了一場令人心生寒意的悲劇。

電影中所謂的窮人固然是"寄生蟲",但是我們不妨換一種視角來觀察這部電影,難道富人階層就不是"寄生蟲"嗎?

在階層相對固化的韓國社會,整個資本社會發生了異化。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樣:"財團們死死把握著從社會剝削來的財富,普通公民面對躍升的無望如同"螻蟻"一般。影片表面上是貧民一家'寄生'在富人家中,但又何嘗不是財團們猶如'寄生蟲'一般不斷在吸吮著每一個韓國普通公民的血液。"確實如此,跨越階層一直都是底層人們最為關注的一項主題,不過韓國就業形勢嚴峻,階級固化嚴重,底層生活的人們想要實現階級的攀升實屬困難。

誰才是"寄生蟲"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繼續深思。所謂的"寄生關係"其實就是一個慾望的共同體,或者說是利益共同體。

富人們與窮人們都在尋找可以一種可以藉以更好地生存下去的方式,窮人為富人打工獲得生活保障,富人支配窮人獲得快意享受,雙方慾望同生於一體。不過,倘若這一關係出現裂痕,必然會迅速走向破滅,就像電影中悲慘的結局一樣。

不禁思考,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在社會的異化之下,人人都想逃脫"寄生蟲"一般的生活!但是,無奈的社會窘境,迫使著人們苟且過著"寄生蟲"一般的生活。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面對《寄生蟲》這部諷刺誇張、毫不留情面反映韓國社會階級矛盾的電影,我們其實更應該反思當下。"為富者不能不仁,因為當你對底層過於壓迫的時候,他們也會對你拔刀相向;相對的,窮困者應該合理獲取社會上升的資源,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慾給另外一個家庭帶來痛苦。"電影設置巧妙的一點便是,站立在了一種公平看待的視角,為富者與窮困者都應該堅守好自身的底線。

階層矛盾的激化在於長期的累積,在超負荷的精神壓力之下,即使平常善良的窮困者也會迫於壓力,對為富者拔刀相向。同樣的,窮困者也理應控制好自己的私慾,絕不能以傷害別人來獲取短暫的快樂。或許,這也是韓國社會現在面對貧富差距、階層固化所表現出來的無奈的社會心理吧!既知道財閥對於底層嚴重的資源掠奪,又無法擺脫困境的現狀。這其實便是異化後的資本社會,帶給韓國社會普通民眾的滿滿無奈。


03、不能將一切的罪因歸咎於"貧窮"二字!

當"寄生蟲"意識到了自己的尊嚴被踐踏,當"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矛盾激化,後果便是兩敗俱傷。在電影結尾部分,即使在面對事態緊急的情況之下,富人依舊沒有放下自身的傲慢,摒棄排斥著窮人身上的那股味道。被激怒的金基澤儼然已經喪失了理智,他在一瞬間忘卻了自己作為"寄生蟲"的身份,開啟了一場心態瘋狂的殺戮盛宴。這既是一次矛盾的徹底激化,同樣這也是現實人性的一次無情表露!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為富不仁"的跋扈,也可以看到有"人窮志短"的卑賤,自尊在生存面前迎接著具有壓力的挑戰,每個人物都是複雜含混的,為了生存偶爾越界,時而竊喜時而懺悔……

難道我們要將一切的罪因歸咎於"貧窮"二字嗎?顯然不能這樣武斷的認為。在夢想面前,我們要勇敢地堅守住自己的底線。"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維因此受限,心理承受能力與情緒管理變得狹隘,變得"窮途末路",最終變得"無路可走"。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不過,"貧窮"自然會產生自卑感。當電影中金基宇詢問自己所輔導功課的樸家小姑娘,自己適不適合出現在這種豪宅之中的時候。他的內心自尊的那份防線儼然已經接近崩塌,尤其是看到富人們在換了一個環境之後,依舊可以表現得自由自在、毫不拘束的時候,他的內心自尊其實便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於是,他下定決心搬起石頭,開啟了整部電影悲劇的序幕。一家人"寄生"的生活由他開始,最終也由他開始親手結束。在當時大雨過後,基宇回到自己被淹了的地下室家中,發現那塊石頭竟然漂浮在他面前,看來他的命運已經與這塊石頭緊密相關。在電影一開始便講到,這是一塊象徵著好運的風水石,這塊堅硬的石頭彷彿就代表了他的夢想一般,雖沉重厚實,但一無是處。

在電影結尾處,被骨感現實敲醒的金基宇,將那塊奇石投放到了水中,這其實代表了"慾望"的釋然。換種方式來理解,夢想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切實可行的實現辦法,這種夢想也就成為了一種殘酷的謊言!電影敘事是殘酷的,只能希望現實中每位有夢想的人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04、結語:銀幕亦如現實,電影帶給現實的反思

慶幸的是,電影《寄生蟲》中所反映的各種社會矛盾與階級問題,如今已經引起了韓國政府的重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開始改變了韓國,韓國政府決定撥款改善底層家庭的住房條件,這已經是一項普及化的政策了,畢竟韓國目前共有38萬戶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閣樓內。

電影中的敘事是殘忍的,就是這樣一種複雜的矛盾心理的建構,我們在看完電影之後,一時之間竟然無法作出明晰的善惡判斷,因為每個人似乎都存在著一些錯誤在裡面,干擾者我們的左右抉擇。電影給不了我們滿意的答案,不過這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銀幕亦如現實,我們已經透過這部電影看清了背後映射的問題,政府也接納了意見,現實情況得到了政策性的妥善處理。

《寄生蟲》:異化的社會中,誰才是真正的

銀幕亦如現實,但我不希望它變成真正的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