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需要奧斯卡,還是奧斯卡更需要《寄生蟲》?

在剛剛過去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韓國導演奉俊昊和他的《寄生蟲》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獨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及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這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獲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也是第一部同時拿到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影片的電影, 堪稱奧斯卡乃至全球電影界的里程碑事件,意義重大且深遠。

《寄生蟲》需要奧斯卡,還是奧斯卡更需要《寄生蟲》?


一直以來,奧斯卡代表著世界電影的最高榮譽,而統治著全球電影票房的好萊塢大片則是奧斯卡各項大獎的常客,可謂拿獎拿到手軟。至於“最佳外語片獎”(2019年更名為“最佳國際影片獎”),在很大程度上被邊緣化,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點綴。其實,“最佳外語片”一說本身就頗具爭議,因為早就成為一個全球性電影頂級盛會的奧斯卡,何來“母語”和“外語”之說呢?我以為,這或多或少映射出了奧斯卡背後根深蒂固的“好萊塢或美國為中心”的思維定勢和價值取向。而《寄生蟲》導演奉俊昊此前也曾毫不客氣地指出:“奧斯卡不是一個國際電影節,而是一個美國本土的獎項。”

向前追溯,上兩次當選最佳影片的《末代皇帝》(1988 年)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9 年),雖然故事都發生在美國或者西方世界之外,而且影片中都有大段的非英語對白,但這兩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仍有著深深的好萊塢烙印記—劇本寫作、敘事方式、鏡頭語言等。說實話,我當年看《末代皇帝》時,從頭到尾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就連我再熟悉不過的中國影星陳沖在片中的表演,也讓我覺得是那麼的陌生和彆扭。

而《寄生蟲》則不然,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非英文”原創故事,無論是導演和演員陣容、文化背景、故事情節、敘事方式,還是鏡頭語言、拍攝場景乃至更多細節之處。雖然聽不懂韓語,僅憑屏幕上演員們出色的表演和簡潔的中文字幕,我依然看得很投入,毫無違和感。

《寄生蟲》需要奧斯卡,還是奧斯卡更需要《寄生蟲》?


毫無疑問,《寄生蟲》的成功對奉俊昊個人、韓國電影乃至整個“非英文”、“非主流”的電影世界來說意義重大,但它對已年近百歲、略顯老態的奧斯卡本身可能意味著更多。

最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奧斯卡在臺前幕後的一系列革新:評委構成愈發全球化、年輕化,隨之而來的則是對於參選作品在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方面更多元化的選擇和更大的包容。這似乎表明,奧斯卡意欲改變長期以來好萊塢電影令人漸生厭倦的自戀、自我致敬與自奠,重申自身的開放性、國際性。

《寄生蟲》在本屆奧斯卡上的大獲成功再度提醒人們,好萊塢不只是美國的,而是全世界的;當奧斯卡成為所有電影而不單只是英語電影的盛典時,它才是名至實歸的世界電影頂級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