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里的乡愁

时间每临近春节一天,年味就越发的浓厚一点,乡愁也就更深一层。过年已经不到两星期了,邮箱里的投稿,已经快要被年味给塞满了。

年味里的乡愁

说起过年,首先想起的还是味蕾上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盼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时分,我们的物质才稍微那么丰富一些。每每到了年边,父母就会炸点米圆子,炒点冻米糖,买点瓜子糖果,这便是我们过年时最好的美食。

最近有网友给我发过来很多腌制的鱼、腊肉、香肠等照片,一看就有年的味道。不过对腌制的东西因为有过科普之后,已经不敢多吃了。但有时还经不住诱惑,偶尔还是要尝一尝的。

其次便是穿戴了。

到了初一,便能穿上父母给准备的新鞋与新衣服。虽然头天晚上提着灯笼走东家串西家,睡得很晚,但是因为新鞋新衣服的诱惑,不用大人叫起床,便早早穿戴整齐,然后又去串门,当然目的是炫耀了。

当然,如今的物质足够丰富,过年穿新衣的习俗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不过,每到过年,总还是忍不住要买两件新衣服,好像没有买,就不是过年一样。习俗与习惯,总是不由自主地左右着我们。

过年,对过去的其实都是回忆,这种回忆,其实就是一种乡愁。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难以忘怀的乡愁。这种乡愁或许是一种小吃,或许是一段往事,或许是一条小路,或许是一件新衣服……

每到过年时分,乡愁便是更浓几分。哪怕是坐在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思绪也难免会纷飞到曾经的小村落。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时如果不回家,这个年也就没有了年味,失去了意义。除非万不得已,只要是过年,每年我都是要回去过的。

只要回到了家里,那种年味便会扑面而来。家里飘荡出来的菜香味,一下子便将味蕾给征服了。爱人喜欢吃柴锅饭,所以这些年老家的柴锅灶一直没舍得拆。只要听说我们回家,父母便是早早地将柴锅灶打扫干净,然后煮上一锅香喷喷的柴锅饭。柴锅饭底下的锅巴,更是抢手货,不仅爱人喜欢吃,我也喜欢,孩子也喜欢,侄儿侄女都争抢着吃。

年味里的乡愁

我更喜欢坐在锅底下,然后给灶里添柴火。红腾腾的火苗映在脸上,很是炙烈,于我来说,却是一种温暖,是一种怀旧,也是一种享受。这会让我忆起童年,回忆起曾经的温馨岁月。也让我顿悟什么才是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幸福。可是有时候,这种机会自己却难以争抢得到了,往往会被侄儿给抢了过去。也不知道他怎么也会喜欢坐在锅底下,也许这也会成为他将来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吧。

过年的热闹,大部分其实是在年前的。贴对联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项。老家的房子多,窗户多,每年每个门都要贴春联,每个窗户都要贴福字,原来我老大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彼此配合,也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我们两兄弟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这是我们俩小时候经常干的事情,我们都有回到过去的感受。不幸的是老大去年突然猝死离世,这也让我们的年味过得不是那么得味,去年的年,我们不说是在泪水中泡过,也是在深深的痛苦中走过。

年味里的乡愁

今年过年,我还是需要回去,虽然老大不在,有了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但是活的人还在,年味就应当还要在。毕竟逝者已去,活的人还是需要好好地活。

物质丰富的今天,过年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可以好好吃几顿饭的事情了。过年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团聚,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年过的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传承,是一次心灵上的旅行。

而年味恰恰也因此而存在,乡愁也因为如此而炽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