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生命緣》


非典爆發那年,我只有16歲,還在上高中。那時的網絡並不發達,拋去沉重的學業,只記得教室消毒水刺鼻的味道和不能走出校門的限制。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了。我想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感受不到渺小的無力,理解不了職業的高貴,也無法真正懂得責任的重量。《生命緣》就是這樣一檔紀錄片,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醫護人員衝鋒一線的不易。

一、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她們,這一刻選擇守護

影片中這一個個疲憊卻充滿笑意的臉,一個個留著口罩深深印痕的臉。我想其實她們和我們一樣平凡,都是別人眼中乖巧的女兒、難捨的新娘、溫柔的媽媽。

但在疫情爆發的這一刻,她們逆險而行,衝鋒在前,成為了守護我們的最美天使。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線醫護人員最美麗的守護。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的這些女孩兒們,平均年齡只有26歲,最小的僅有21歲。長期的堅守,口罩、帽子、兩層不透氣的防護服和隔離衣、兩層手套、兩層鞋套、再加上護目鏡,每次上崗前不到5分鐘就能穿戴完畢。

短短几十米的走廊,每個病人每天至少2次換藥、2次霧化、3次體溫監測,一個上午就要走好幾萬步。穿著密閉性超強的防護服,行動更加費力。可只要一到病房,她們就會親切又有耐心的和每一位患者交談,詢問患者的情況,給他們加油鼓勁。

她們說:"從不需要什麼請願書,邁進地壇醫院的那天起,我們的簡歷就是請願書"。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二、ICU重症病房的無畏堅守

82歲的趙大爺送往地壇醫院時,病情極為嚴重,缺氧情況比正常人在珠穆朗峰峰頂缺氧的還要厲害,已經是嚴重的呼吸衰竭的狀態。

要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非常高。老年病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病人,一旦罹患了病毒的感染,發生重症以及危重症的可能會增加很多。

而趙大爺,本身就是患有慢阻肺及肺纖維化的疾病,每年都需要長期的氧療,在這種情況下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無疑雪上加霜。

在影片記錄的手術過程中,趙大爺需要進行呼吸乾預治療,也就是氣管插管。然而搶救中的任何一次嗆咳和飛沫,都極有可能感染醫護人員。

在這危急時刻,重症監護室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劉主任說"讓我來"。

術後的治療很成功,在疫情之下是這群時刻拼搏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在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線。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三、 他們用勇氣和智慧,守護人民的健康平安

從晨起星光到深夜燈光,記者全天24小時跟隨一輛120急救中心救護車,記錄下了隨車茂醫生一天緊張的轉運過程。

不同於普通的救護車,運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救護車,是一種特殊的負壓救護車。救護車每運送完一個病人,都需要回到120急救中心進行消毒。

在運轉的當天,記者看到有92歲的父親和65歲的兒子雙雙感染,一對父子的轉運;也看到了深夜一個十歲小女孩的獨自轉運。茅醫生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轉運的過程中安慰病人。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擁抱,給病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安慰,更是精神上莫大的鼓勵。他說"這就是我們醫生應該做到的。"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四、醫生的三重境界——治病救人、人文關懷、精神支柱


王國維先生曾經提出古來成就大事業、大學問必須經歷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醫生這個行業也是如此。

記得電視劇《心術》裡有這樣一段經典臺詞:醫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夠看好病人的疾病,這隻能說明你是一個醫務工作者。

第二重叫人文關懷,你不僅看好病人的病,你還有悲天憫人之心,對待病人要像親人一樣。

第三重就是你能進入病人的靈魂,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不是醫護人員,不能抗戰在這次抗疫的最前線。但是通過影片,也能深入體會前線的艱難與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堅守。

他們堅守一線,每天與病毒接觸,時刻有感染的危險;他們身著嚴密的防護服,不忘安慰每一位患者;他們每天高強度的工作,放棄了與家人的團圓。

每一次精疲力盡,卻每一次堅持到極限。在和平年代,這些最可愛的人啊,他們像戰士一樣,整裝待發,不分晝夜守護著我們。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五、寫在最後

我想這次疫情的爆發教會了我們很多很多。病毒雖阻礙了人與人的距離,但心與心的距離卻未曾阻斷。疫情過後,對於生活對於自己,我想:

1、 擁有去愛的能力。在以後歲月靜好的日子裡,去盡力完成所有想做的事,去盡力見那些所有想見的人,大聲地告訴家人和朋友,我愛你們。努力用心地度過每一天,不想再留有遺憾。

2、 擁有自律的狀態。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學習的狀態,多反思而不是爭論,用實力去說話,用包容的態度去生活。希望今後哪怕再遇到漫漫黑夜,也能照亮彼此。

3、 擁有一顆樂觀的心。悲觀扼殺了希望,樂觀卻給了我們無限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運氣,但我們卻可以選擇好心態。因為樂觀,人生每一步都可以是曼妙的風景。


歲月輾轉變遷,不變的是,一場春雨過後,十里春風總是柔情。

願你我都能做向陽的人,勇敢前行,不負此生。


《生命緣》:這檔醫療紀實節目,聚焦抗擊疫情下,生命的極致

這是我的第24篇文章,用筆記錄思考的點滴。現實的問題不要回避,成年人會有靠譜的解決辦法。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珺君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