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參與八王之亂的藩王,不選擇共同執政?

一枚小史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先不談這八王之亂,就聊聊現實生活中,那些創業合夥人的結果,俗話說的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現實往往是難可以同當,但福卻不能同享!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歸結於一個,就是“利益”,在創業初期,發展舉步維艱,大家只能抱團取暖,互相依賴,但創業成功以後,問題就來了!比如甲比乙在創業中出的力更大,對公司的影響也最大,那麼甲遲早會想,明明我才是貢獻最大的那個,憑什麼要將公司的一半利潤給到乙。最後想法變成實際行動,對於乙,好的結果是收購你部分股權,讓你做個小股東,壞的是直接給你清算,大家徹底決裂,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還有的則是兩個都屬於強勢派,最終也會因為爭奪話事權而分道揚鑣。這種案列估計數不勝數,多少合夥人在公司走上正軌後因為利益不均而鬧掰。

回到“八王之亂”上,我們先來回顧“八王之亂“的經過: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逝,晉惠帝司馬衷繼位,權臣楊俊獨攬政權,惠帝皇后賈南風秘密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讓其率軍進京討賊。未久,楊俊被司馬瑋率軍討死,朝政大權由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賈皇后獨攬大權的計劃沒有實現,於是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讓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和衛瓘。但賈皇后第二天就卸磨殺驢,以司馬瑋偽造密詔殺害司馬亮為由,處死了司馬瑋,至此,朝政大權徹底被賈皇后控制,往後八年社會比較平靜。

公元299年,賈皇后欲除太子司馬遹(非賈皇后之子),設計讓晉惠帝廢太子並軟禁在金鏞城。時任太子太傅的趙王司馬倫,沒有選擇營救太子,反而唆使賈皇后殺害太子,太子被害後,司馬倫又偽造晉惠帝詔書,發兵抓捕了賈皇后,並賜死在金墉城。事後司馬倫自封相國,權傾朝野,公元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晉惠帝自立為帝,晉惠帝被軟禁在金墉城。廢帝自立的司馬倫並無治國之能,得位又不正,很快就引發了三王起義。許昌的齊王司馬冏、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戰敗,被賜死在金鏞城。

公元301年4月,司馬囧迎晉惠帝司馬衷復位,自己擔任大司馬一職,獨攬政權,司馬顒、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擁兵自重。但大權在握的司馬冏驕橫無禮,沉迷酒色,荒廢政事,很快讓其他藩王有了討伐的理由。公元302年底,位於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興兵討伐位於洛陽都城的司馬冏,此時位於洛陽城內的長沙王司馬乂趁機響應,率部攻打司馬冏,司馬冏戰敗被殺,司馬乂獨攬大權。司馬顒起兵沒撈著好,心懷不滿。

公元303年,司馬顒令部將張方率兵七萬與司馬穎二十萬大軍會和,起兵討伐洛陽,但司馬乂堅守數月不出,張方難以取勝,準備班師回到長安。但在304年初,洛陽城內的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率部夜裡捕獲司馬乂,並將其交給司馬顒的部下,結果司馬乂被火烤而死.司馬穎在入洛陽後,因勢力最大,實力最強,封自己為丞相,隨後不久,司馬穎被封為皇太弟(儲君的一種)。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不滿,就率10萬大軍攜著晉惠帝進攻鄴城討伐司馬穎,期間,在鄴城服喪的東安王司馬繇勸司馬穎投降,穎不聽,率軍大敗司馬越,並俘獲晉惠帝,隨後東安王司馬繇被司馬穎賜死。司馬越敗後,其弟司馬騰聯合異族烏丸、羯朱等勢力共同攻擊司馬穎,司馬穎率軍反擊,結果被大敗。司馬穎從鄴城逃至長安,被司馬顒廢除了皇太弟之位,並讓其回自個封地。

公元305年,司馬顒以晉惠帝名義發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司馬越起兵攻打司馬顒,隨後司馬越在范陽王司馬虓的幫助下,大敗司馬顒部,司馬顒單騎逃往太白山。公元306年,司馬越軍護送晉惠帝回到洛陽,晉惠帝下詔升司馬越為太傅錄尚書,范陽王司馬虓被封為司空。晉惠帝隨後又下詔搜捕司馬穎,司馬穎在逃亡途中被太守馮嵩所抓獲,並送到鄴城范陽王司馬虓手中,司馬虓不忍加害其他,只是囚禁。但一個月後,司馬虓暴斃,司馬越沒有了庇護很快就被秘密處死了。

公元307年1月,晉惠帝司馬衷暴斃,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讓司馬顒回朝,並立為司徒,司馬顒不疑,乘車上路,結果被南陽王司馬模的將領掐死在馬車上。自此,八王之亂終結!晉懷帝繼位後,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掌握朝廷大權,到此,東海王司馬越成為了八王之亂的最終勝利者。

可以看到人一旦掌握了權力,並且有了追逐更高權力的能力,那麼爭鬥是不會中斷的,不管那些人是不是你的氏族宗親!





筆鋒侃古今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西晉政局中存在著5股勢力,即君主惠帝、以賈南風為首的後黨群體、武帝欽定的以楊駿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分封的藩王以及廣泛分佈在中央和地方政權中的門閥世族的政治代表人物。

這5股勢力在司馬氏集團出現的時候已經形成,惠帝時羽翼漸豐、蓄勢待發。他們都具有極大的內在膨脹性和外在殺傷力,一旦時機成熟,必然侵奪其他勢力的地盤,導致相互衝突和激烈鬥爭。

在武帝臨終權力制衡佈局中,以外戚力量保護新帝,但又擔心外戚專權之禍出現,藩王勢力是其所倚重的重要牽制力量。地方的軍事關隘要地,從西晉初年起已被收我重兵的藩王把守。

惠帝即位後,最快出手的詩以賈南風為首的後黨集團,他們向以楊駿為首的外戚集團發起了進攻。後黨與外戚之間的矛盾衝突圍繞著奪取君主實際控制權展開,後黨集團尋找機會想要消滅外戚集團。面對兩大集團即將出現的火拼,官僚士大夫群體迅速作出利益選擇,他們選擇了後黨集團。

但是,此時的後黨集團還沒有絕對取勝的把握,準備聯合藩王勢力。藩王勢力咄咄逼人,早就覬覦朝中大權,一則受楊駿排斥,二則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賈南風的召喚恰到好處。賈南風聯合藩王把楊氏外戚集團一網打盡,夷三族,死數千人。

夷楊駿為首的外戚集團作為武帝託孤輔佐勢力被徹底清除後,新的統治格局出現了。藩王群體進入西晉中央政權,汝南王司馬亮為太宰、與太保衛瑾皆錄尚書事,輔政。以親王司馬柬為大將軍,東平王為撫軍大將軍,楚王為衛將軍,下邳王偉尚書令。

此後,西晉政治生態開始惡化:一方面是對其他政治階層的排斥,後黨和門閥世族代表人物的權力被剝奪;另一方面是藩王之間的矛盾尖銳化。

藩王階層與其他階層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他階層內部有等級、俸秩以及依附關係存在,往往高低上下、等級尊卑秩序井然。藩王階層內部則沒有統屬關係,彼此部分高低尊卑,在與外戚集團鬥爭時,一起赤膊上陣,但分享成果時卻不一樣。

藩王們圍繞著權力分配,勾心鬥角、開始出手傾軋。而藩王之間即將火拼的苗頭早就被處於權力頂端的後黨察覺。賈南風靜觀藩王鬥爭的形勢發展,時刻準備出手。

這以使其,後黨與藩王分掌朝政相安無事,統治集團內部的藩王、後黨和官僚士大夫3股勢力暫時攜手,平分秋色。

在賈南風的強勢背景下,後黨勢力一發而不可擋。在後黨勢力的緊逼迫下,藩王與後黨的結盟極為短暫。“賈后暴戾日益 ,繇密謀廢后。”藩王們著手廢后,但在如何分配統治權力上,分贓不均,就暫時放鬆了對後黨的防範。

而賈南風看準機會,巧妙地利用藩王之間的矛盾。楚王司馬瑋有功勳又好立威,司馬亮因此忌憚,想要奪取他的兵權,而司馬瑋轉投賈南風,反而誣陷司馬亮與衛瑾有廢立之謀,汝南王就這樣被幹掉了。而楚王司馬瑋還來不及反應,沒多久也被賈南風給除去。

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等急先鋒被剷除後,藩王勢力暫時被集體排出中央權力中樞。在後黨的打壓下,新的領頭人物趙王司馬倫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投向後黨。

藩王勢力在等一個時機,而這個時機就是賈南風廢太子事件。

惠帝的太子司馬遹不是賈南風所生,所以賈南風打算廢掉太子。而這一事件引起了西晉政局強烈大地震,一方面暴露了後黨干政的直接結果是要排斥其他權勢階層在統治集團中的影響;另一方面為其他勢力聯合起來消滅後黨勢力創造了藉口。

於是“賈后矯詔害庶人遹(司馬遹)於許昌......梁王、趙王矯詔廢賈后位庶人。”藩王在這次鬥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後黨集團徹底失敗。官僚士大夫階層也因他們的各自選擇,分道揚鑣,下場各異。

當藩王將後黨勢力趕盡殺絕後,藩王勢力在統治集團中一枝獨秀。與此同時,藩王所固有的君王天下的野心得到了極大的刺激,趙王司馬倫滅掉後黨,準備自己做皇帝,“倫僭位,以惠帝位太上皇,遷於金墉。”齊王司馬冏等起兵討伐趙王倫,一場最終導致西晉政權徹底毀滅的“八王之亂”就此拉開序幕。

如此可見,藩王們輪流上場,在西晉中樞存在的情況下,因分贓不均,從來都沒有抱成一團,反而被賈南風乾掉了司馬亮跟司馬瑋;等到司馬倫除掉賈南風之後,又膨脹得自己做起了皇帝,其他諸王自然不滿,紛紛扯旗討伐。

所以說,藩王這個群體,因為本身沒有上下尊卑之說,大家問鼎皇位的可能性是一致的,所以根本不可能聯合,自然要打個頭破血流,產生最終勝利者,方能結束亂政。但遺憾的是,諸王誰都沒能如願,反而把西晉推向了徹底滅亡的深淵之中。


行盡深山又是山


可以這樣想,如果當時有共同執政這個選項,也就不會有八王之亂的出現。

因為,八王起兵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帝位。

實際上,八王之亂的本質和根本原因就在於分封制。

▲西周時期分封的各諸侯國

古有東周分封諸侯國而產生的春秋戰國地方割據持續550年的動亂;後有西漢分封宗親導致七國之亂,分封外戚導致王莽篡權。周與漢之間的秦很好的吸收了分封制的教訓,將天下分為36郡,要不是嬴政暴虐無度也許秦朝還能多挺幾年。

西晉統一天下來之不易,經歷了曹魏時代的司馬氏,在建立新的政權後對分封制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

《晉書》卷五九“傳序”曰:“自古帝王之臨天下也,皆欲廣樹藩屏,崇國維城。……洎乎周室,粲然可觀。封建親賢,併為列國。……魏武忘經國之宏規,行忌刻之小數,功臣無立錐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實傳虛爵,本根無所庇陰,遂乃三葉而亡。”

對宗室分封問題,晉國史官認為,曹魏雖也曾分封了宗室諸王,但都是有名無實,諸王看似享有爵位,但實際與庶人無異,“本根無所庇廕”,最終皇權旁落,與分封宗親無權有直接關係。

▲西晉時期分封的各宗親諸侯

司馬氏祖孫三代謀篡曹魏,從未受到地方曹氏宗親諸王的任何抵抗,宗親無權是曹魏立國之道的最嚴重的失誤,因此司馬炎建國後,便很快分封宗親諸王,並擴大宗親權利。

《通鑑》卷七九記載,晉武帝“懲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職任。”

而西晉分封目的,是為了在有外敵入侵或皇權衰微之時,宗親能夠主動出面拱衛中央王朝,這與西周分封制的目的相同,實際上是一種地方管理制度的倒退。

司馬炎分封的宗親諸王,在他的時代還與他有直接的親戚關係,畢竟血濃於水,諸侯王對皇帝是有感情的。等到這層關係傳到第二代,性質就發生變化了。分封諸王在各自領地,皇帝在京,彼此之間走動也不多,諸王只是逢年過節進京與皇帝一塊吃個酒賞個宴,感情必然變淡。這時候一旦主政的皇帝德不配位,無法駕馭宗親,平日裡養精蓄銳的諸王的狼子野心就暴露了出來,為了皇位這一終極目標,而不顧同宗親情,互相廝殺。

▲八王之亂

同時,我國古代的政治文化與西方也不盡相同,我們的先人選擇的是一條“中央→地方”垂直管理的路線,不論是郡縣制還是分封制,地方政府都歸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只是地方權力大小的區別罷了。所謂的共同執政,在中國古代沒有其生存的土壤。這說法放到近現代中國也是一樣,《雙十協定》註定只是理想主義者的理想之一。

自周始,至清亡,歷經三千餘年的古代歷史完全可以解析成一箇中央皇權不斷集中的過程,最終的權力都由一個人掌握,那就是穩坐禁中的皇帝。在分封制的朝代,那個皇位“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或亡於內亂,或戰死沙場,寧可另起爐灶叛亂稱帝,也絕不會與他人分享那“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巔峰。

▲征伐不斷,衝突不止,只為了這把椅子上的地位和權力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