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入贅婚姻(上)——隴南婚式漫談系列之五十一

入贅婚姻,亦稱“招養婚”、“招嗣婚”、“上門親”。不同的年代,對其稱謂亦不同,在秦漢時期謂之“贅婿服役”,在宋代謂之“舍居婿”、“贅婿補代”,在元代謂之“贅婿養老”,現在謂之為“男到女家”、“指女抱兒”。

這是一種母系家族和從妻居服役婚的古風遺留的繼承和發展。主要形式上女子不出嫁,招男子入女家為婿,其目的是女方需要養老接代,繼承家業。現在多數存在於有女無兒的家庭。

招贅有三種情況,一種招贅改姓作兒子,這種有財產繼承權;一種不改姓,以養老送終為目的,這種一般沒有財產繼承權,所生的子女從母親姓的,通常謂之為“開門的”,有財產繼承權;另一種入贅後仍保留原姓的,所生子女第一個隨母姓,開女家之門,繼承女方家財產,第二個子女隨父姓,開男方家之門,可繼承父親原家應得的財產。

在西漢水上中游一帶,雖有男孩立門頂戶,有些村子的人家也有給女兒招贅上門的習俗。入贅者需改姓,可繼承應得的那份財產。當地人認為,“家裡人力單薄,這是給兒子助力。”

遠古時代,是“男子出嫁,女子娶夫”。那時是男子隨妻姓,子從母姓。比如曾疏導漢水的大禹王就是這樣,未婚時姓姒(從母),婚後姓塗山氏(隨妻)。故此,如果遠古時代亦有親迎儀禮的話,無疑是女的迎娶男的了。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因素,這裡就不贅述了。

隨著社會發展、演化和越來越文明,親迎的風俗儀禮在後來全然倒了過來,現在的一些女娶男的婚姻,民間反而會呼之為“倒插門”或“上門漢”。這裡的一個“倒”字,至少說明了他是“反風俗”的現象。

原創:入贅婚姻(上)——隴南婚式漫談系列之五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