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永暑礁到永暑島的變遷,不沉的航母是如何造就

祖國的南海,很小的時候就在語文書、思想品德書上看到有關南海守礁戰士們的生活,吊腳樓,用於不會幹的衣褲,常年潮溼的天氣。每個月靠補給船運送補給物資。吃一片綠葉菜都是稀罕物。


大國重器:永暑礁到永暑島的變遷,不沉的航母是如何造就

26年的變遷,南海上的一塊隨時可能被海水淹沒的礁石,如今成為一片島嶼,成為我國鎮守邊疆的國之重器,不沉的航母。且看這26年的變遷是如何來的。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了一處海洋觀察站,次年1月31日,我國軍隊的6名官兵乘小艇登上永暑礁,插上了一面五星紅旗,這是我國第一次駐軍永暑礁。這第一代高腳屋,是以竹子搭建在一塊礁石上的。
大國重器:永暑礁到永暑島的變遷,不沉的航母是如何造就

經過數年變遷,最初的茅草+竹子搭建的,看上去風一吹就會散架的永暑礁守礁崗哨,逐漸演變成了鋼鐵焊接,更結實的幾處吊腳樓相連。然而這種吊腳樓雖然更加堅固能耐風雨,但在炎熱的南海氣溫下,尤其是夏日,屋內的溫度是難以想象的。

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鋼鐵架構的崗哨,為了搭建它,施工人員常常需要泡在齊腰深的海水中浸泡著幹活。 1988年開始,圍繞永暑礁開始填海造地,有時候甚至需要潛水員潛入水中安放炸藥炸開礁石。就這樣一點一滴的建造,終於讓這片礁石有了一塊籃球場大小的平地。吊腳樓也終於演變成一排小平房。
大國重器:永暑礁到永暑島的變遷,不沉的航母是如何造就

1988年2月,南沙建立的第一個海洋觀測站竣工,面積1000多平米。 經過多年建設,永暑礁島上設施不斷完善,併成為南沙群島最大的行政和指揮中心。守到官兵進入到第三代“吊腳樓”,祖國的強大,讓官兵們首家衛國的環境也隨之改善不少,島上也有了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海水淡化系統和程控電話。

永暑礁正式升級為永暑島,一代代守礁官兵從各自的家鄉,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帶回的家鄉泥土,建成了最初的一片菜地。近年來,駐島官兵建成了“防風、防雨、防曬”的三防蔬菜大棚,綠色蔬菜不再單純依靠每月的補給艦供給。
大國重器:永暑礁到永暑島的變遷,不沉的航母是如何造就

永暑島以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強化了我國對南沙群島的控制權。網友們根據永暑島的外形,設計了永暑島——“不沉的航母”想象圖。未來,這艘不沉的航母將永駐我南沙群島,震懾宵小,守護國門,永為我國國之重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