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很多事情其實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算計的問題,只要稍稍運用一下你的小學算術能力,有些事情就能馬上豁然開朗。

——坤鵬論

一、股票投資賺錢很少,還很慢?

有朋友向坤鵬論抱怨道,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很少,還很慢?

細問下,幾年下來,他股票賬戶已經從初始的100萬本金成長到了150萬左右。

平均算下來,年化投資回報率也能達到10%以上了。

但是,他還是覺得賺得太少。

二、計算:賺到500萬要怎樣的年化投資回報率?

“那你覺得10年後要賺多,才覺得是賺得夠多呢?”

“我每年可以再投入10萬,那最少怎麼也得500萬吧!”

那讓我們按初始本金150萬,每年再投入10萬,一起算算看,如果他能保證年化投資回報率10%,10年後會是多少錢?

這裡直接用Excel的FV公式可以輕鬆地算出結果。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10年後,就是548.4萬,相當輕鬆。

如果是想10年後能拿到整500萬,怎麼計算年化投資回報率呢?

這時就可以用Excel的RATE公式了。

在Excel中點擊【公式】-【財務】-【RATE】。

Nper:是總投資期,直接填10,表示10年;

Pmt:每年投入的金額,填-100000,因為是投入,所以是負數;

Pv:現值,也就是你投入的資金,填-1500000,也就是150萬。

Fv:未來值,也就是最後一次付款後可以獲得的現金餘額,填5000000,500萬。

結果顯示為8.82%。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這代表著,只要他能保持年化平均投資回報率8.82%,從今年開始,每年再投入10萬,10年後,就能獲得500萬。

這可能是朋友根本沒有想過,也沒有計算過,他說:“原來這個目標也不太難呀。”

正因為從來沒有實際計算過,所以他還琢磨著尋找更快、更高的賺錢秘笈。

三、為什麼很多人總覺得投資賺錢得少呢?

第一,因為人都是短視的,都看重眼下,認為一天、十天、一個月都不算短,追求短期,卻不會去真正計算長遠。

古人云: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

又如比爾·蓋茨所說:“人們總是高估未來兩年的變化,低估未來十年的變革。”

而李嘉誠則說過:“不疾而速,我彷彿看到一群驚慌失措的螞蟻,慌不擇路地東衝西突。”

有人說,不是要只爭朝夕嗎?

人家這話說的是,做事要只爭朝夕,打敗拖延,嚴格自律。

而對於設定的目標則不能急於一時,飯要一口一口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第二,90%的投資者都沒有設定目標,賺多少沒上限,虧多少沒下限。

所以,無論賺多少,都會覺得不夠,無論賠多少,都想著翻本。

就像坤鵬論的這位朋友,其實他的投資回報率已經不錯了。

因為受著複利法則和迴歸平均值法則的限制,普通投資者業績優秀的標準在10%~15%。

而上面算出來的目標實現年化投資回報率只要8.82%,都不需要到優秀線,相比之下,10%還有富餘,這樣即使碰到不太順的年份,也可以抵禦一番。

朋友經過這樣的簡單計算和梳理後,一下子變得淡定了很多,他自己為設定目標總結出兩大優點:

第一,要避開投資回報率太低的投資,即使投,也不要影響股票投資的份額,否則就會影響到10年的目標達成。

第二,避免太高的預期,這樣才是戒貪婪、戒短視、戒把投資當賭博的根本。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四、怎樣來設定自己的投資目標呢?

1.首先,我們要明白投資所得的錢要創造什麼價值?

也就是你要用它做什麼。

一般來說,普通人最想的是,完全靠投資收益退休,還記得以前坤鵬論算過的賬嗎?

在《扎心拷問,手握多少錢你才敢安心退休!》坤鵬論詳細計算過,如果你現在就退休,在沒有養老金收入的情況下,平均下來,一個月最少也要支出8000~10000元,一年是9.6萬元~12萬元。

用這個數倒推一下,就算5%的年化投資回報率,起始本金要192萬元~240萬元。

考慮到股市的波動、牛熊更替,所以200萬~300萬,甚至400萬元本金才比較踏實。

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你每年通過賣股票來獲得生活支出,其實並不划算。

這意味著你在縮減持有公司的股份,挺虧的。

所以,相對較好的解決辦法是現金分紅,它不會影響到你持有的股份數,而且是真金白銀給你的。

這就要求我們在投資股票時,還要關注到分紅情況。

一是,選擇連續穩定分紅的股票,並且分紅的比例直接寫在公司章程裡面了。

二是,選擇像銀行股這樣的股性比較悶,但企業盈利高,分紅不錯且穩定的股票。

之前坤鵬論曾寫過,如果買的價格合適,股息率可以穩定在5%左右,比銀行理財還好。

另外,要注意的是,坤鵬論所說的條件是現在就退休。

因為通膨率是複利式增長的,每多一年,退休需要的費用就會最少高出五點多個百分點。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投資要趁早,投資要說幹就幹,立即行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時不待我,通膨更不可能停止。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2.其次,目標的時間

建議投資目標的時間最好設定在5年以上,20年以下。

如果低於5年,可能會處在某個多頭或空頭趨勢裡,投資成效起伏很大。

以前坤鵬論也曾在《兩個神奇公式告訴你為什麼價值投資能穩賺》中講過,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並且集中持股,10年的話可以大概率穩穩跑贏大盤,但如果以3~6年計,則會有更大的概率輸給大盤。

當然,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忍受長時間的等待,那就好好學學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

他晚年將其選擇的神奇公式濃縮為三條:

第一個標準:市盈率不高於10倍。

第二個標準:所有者權益和總資產比超過50%。

第三個標準:持有較多股票,持有兩到三年。

不過,按照格雷厄姆的標準,光是第一條,就相當苛刻,確實,在短時間內比較難找到適合投資的股票。

對策的話,一個是等待,另一個還可以學學喬爾·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這個坤鵬論以前介紹過,大家可以翻翻文章。

當然,時間也不要設得太長,20年以上的目標就顯得太過遙遠了。

讓人覺得遙遙無期的事,基本都不適合用來做目標設定。

因為變數太多,做了就跟沒做一樣。

3.再次,投資回報率設定在多少合適?

坤鵬論認為,普通投資者設定在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5%~10%以內,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實現。

之前我曾講過,巴菲特的好友——西格爾教授曾對1970~2001年這32年世界主要股市的數據進行了研究。

他發現各國的長期投資回報率相差無幾。

英國為11.97%,美國是11.59%,日本是11.12%,德國為10.88%。

而格雷厄姆為什麼堅持10倍以下的PE才出手?

因為他認為,股市長期平均年化回報率是10%左右,而10倍的倒數就是1/10=10%。

和上面的西格爾教授用大量數據研究出來的成果如出一轍。

你說,格雷厄姆厲害不厲害?!

真不愧為價值投資的鼻祖,保險行業都崇拜的精算大師呀。

只要堅定地認同這個長期投資回報率,你的心理狀態就會變得平和下來。

而且,真的可以超過大部分的基金經理。

4.最後,再說說本金的問題

在投資中,本金非常關鍵,巴菲特能夠成為股神的一大關鍵就是本金夠厚,而且用的還是別人的錢。

如果你沒有兩三百萬的本金,也沒有關係,可以用RATE公式來切實推算一下,要多少的年化投資回報率或是多長時間。

比如:你有100萬本金,每年可以再投10萬,未來想將其變成500萬。

讓我們溫故而知新,用RATE公式再算一算。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算下來,年化投資回報率為12.38%即可在10年後達成這個500萬的目標,如果想在15年後達成,則只需要6.52%的年化投資回報率即可。

就像你現在只有60萬本金,只要每年投10萬,能夠做到年化投資回報率8.77%,15年後也能實現500萬的目標。

或者你是30萬本金,每年投5萬,年化投資回報率10.17%,20年後也能實現500萬。

但是,如果你只有10萬本金,每年投5萬,要想10年實現500萬,你的年化投資回報率就得高達35.89%了。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這個顯然不切實際,或者說,不切大部分人的實際。

最好的辦法,一是拉長時間,比如:20年,年化投資回報率則會降到12.7%;二是提高本金;三是每年投入的增多,比如:增至每年10萬,20年實現500萬的目標,年化投資回報率只要7.93%。

不過,從上面一系列計算可以看出,本金是多麼重要!

坤鵬論以前講過,錢少的話,靠投資獲利的效率太低。

最明智的選擇是,想辦法增長收入,特別是開闢更多能夠產生被動收入的管道,而不是隻靠投資賺錢。

另外,還有個切實的問題是,每年投入資金,但是很可能很難遇到能夠投進去的機會,就像最近這幾個月,雖然是熊市,但是除了銀行股等之外,鮮有投資機會。

這種時候,坤鵬論建議是,第一,只要即時股息率能夠在5%以上,PB在0.7以下,就入銀行股,還可以盯一盯保險股;第二,等待,在大跌時貪婪地下重注,買買買。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五、總結:投資就是做好三件事

巴菲特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溼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簡單一句話,道完了投資的本質。

雪球是投資的成果,影響雪球最後大小的只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很長的坡道——時間

如何讓時間變長,一個是活得久,一個是早點開始投資。

雪球的坡道就是時間。

活得久,這件事其實難以預料,但是,早點開始卻是可以控制的。

其實,只要會複利公式,你自己都能隨手用Excel算一算。

比如:

假設從20歲開始投資,每年投入10萬元,只投入10年,也就是共計100萬元;

再假設從30歲開始投資,同樣每年投10萬,共投入200萬,兩個的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都是5%,都到50歲取出。

咱們用Excel算一下,正好溫故一下複利的PV函數。

結果,前者50歲得到了350.4萬,後者357.2萬。

同樣是350萬左右,晚10年開始,就要多投入100萬資金才有相同結果。

第二件事:夠溼的雪——投資回報率

我們都知道,只有潮溼的雪球在滾動過程才能吸附更多的雪。

投資回報率就像是雪球的潮溼度,只要夠溼,且一直保持溼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就能越滾越大。

坤鵬論統計了一下不同投資回報率下50年後倍數,以回報率1%為起始點,這數算出來是不是有點驚呆了!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巴菲特約20%的年化投資回報率,50年跑下來,可不是20倍,而是5533倍!

另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規劃超過10年的投資時,應該重點考慮投資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建議投資在會持續生產價值的資產之上,這類資產也被稱為第三類資產。

比如:股票(弱週期、快消費類首選,金融優選銀行和保險)、房地產(可以獲得房租收益)。

而像外匯、期貨等,不建議長期投資。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第三件事:初始的雪球要大——一開始投入的資金

這也算個常識,如果一開始的雪球大,最後滾出的成果也越大,而且要得到同樣大小的成果,所花的時間也短。

這個總是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一點的影響最關鍵。

實際中,我們在年輕時很難就擁有一大筆本金進行投資,比較現實的是,每月拿出固定的資金進行投資。

那麼假設投資回報率是5%,每月不同投資金錢在50年後的巨大差距吧。

同樣以500萬為目標,再次使用Excel的NPER公式,非常簡單。

坤鵬論:為什麼股票投資賺錢又少還很慢?

看到了嗎?

這張表格充分說明了投入的本金非常關鍵。

投入資金少,投資回報率再低,活得再久,可能也攢不夠500萬。

不投資,除非你的月收入很高,每月定存1萬,20多年也能攢夠500萬。

這裡要提醒大家,不少本金少的朋友,會轉向追求高回報率,但這樣的風險也陡增,反而更容易投資失敗虧錢。

所以,投資沒有明顯的效果,有時候不是你的方法不對,而是你的本金太少。

扎心不!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