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知道所有事物的價格,卻不知道任何事情的價值。

——奧斯卡·王爾德

就在去年,大盤在2500點左右時,坤鵬論曾說過,對於大多數A股股票而言,仍然被高估了,平均再下跌50%能夠迴歸正常估值水平就算不錯。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網友指責坤鵬論站著說話不腰疼,見不得中國股市好,見不得股民們賺錢。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作為一位普普通通的股票投資者,誰也不會和錢有仇,坤鵬論自然夢想著股市永遠持續走高,就像1929年世紀股災之前,所有美國人認為的那樣,牛市永存,股價一行白鷺上青天,直逼九霄雲外。

但這就連小學生都會認為是白日做夢,Daydream!

如此的一廂情願可以肯定的是100%只有在夢裡能實現。

市場從來不會因為誰想怎麼樣,或者誰不想怎麼樣而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通過這段時間深入研究,坤鵬論認為有必要好好討論一下股價高低這個問題,連帶普及一些股市的基礎知識。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1. 當前股價代表什麼?

相信很多老鐵在學習股票基礎知識時都瞭解下面這個公式:

P(股價)=EPS(每股稅後利潤)*PE(市盈率)

坤鵬論也曾不只一次提到過它,而大部分公司在IPO時也會參考這個公式來確定自己的發行價。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那樣的公式,很多人認為當前股價是合理的,因為拿EPS*PE是能夠得到當前股價的,任何時候等式都能成立。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在這個等式中,只有EPS是相對固定的值,股價和市盈率都是動態的,並且不是P=EPS*PE,而是PE=P/EPS。

在這個等式中,PE才是真正的變量,是通過P和EPS相除得出的數值。

而當前股價(P)則是由最近一筆成交價決定的。

因為投資人眾多,入市時間不同,對股市的瞭解不同,關鍵是認知參差不齊,所以當前股價只能代表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購買股票,僅此而已。

就像坤鵬論在《股市不是賭場 它其實是世界最牛的拍賣場》一文中說的,股市本身就像是個拍賣市場,而股價是大家願意出的拍賣價。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坤鵬論在這裡再次給大家提個醒,股價並不是由多麼複雜的公式計算出來的,更不是由EPS*PE這種公式得出來的,完全是看當前有人願意出多少錢購買,全憑人的心思所定。

而投資人的心思如何,願意以什麼價格購買,則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正是如此,在股價方面的一個不成熟的看法也能帶來公司股價的翻番,即使投資者對公司的價值完全沒有進行過考察,甚至連它到底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

所以,很多所謂“專家”的言論往往能夠左右某支股票的價格。

在之前的文章中,坤鵬論也介紹過主力、遊資、機構等控制股價的方式,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專家、分析師和媒體言論。

其實,不只A股的投資者容易受各種觀點影響,美國股市同樣也會受影響。

1998年年底,CIBC Oppenheimer公司的分析師亨利·布洛杰特稱,“就所有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而言,更重要的顯然是藝術,而非科學。”然後,僅以未來增長的可能性為基礎,他一下子就把亞馬遜公司的“目標價”提升到了150~400美元。

亞馬遜的股價當天就上漲了19%,儘管布洛杰特聲稱,他的目標價是對一年期的價格預測,但該公司的股價在三個星期後就超過了400美元。

一年後,普惠公司(PaineWebber)的分析師沃爾特·皮斯克預測,高通公司的股價,將在隨後12個月內達到1000美元(該股票在這一年已經上漲了1842%),結果股價當天又上漲了31%,達到每股659美元的價位。

正常情況下,我們在購買一件產品時願意支出多少錢,取決於該產品值多少錢。當然我們也會為產品支付一定的溢價,但這種溢價往往是相對合理和穩定的。

如果同一地區相同戶型的房子,在同一時間的報價甲4萬/平米,乙10萬/平米,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而在現實中,往往也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但在股市這種現象就會經常發生,很有可能兩個表現相近的公司,股價會有很大差別,因為投資人往往是非理性的。

2. 通過什麼判斷股價被高估

坤鵬論發現很多投資者通過股價本身來判斷該支股票是否被高估。

比如一汽轎車現在的價格是8.44元,貴州茅臺的價格是840元。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如果只從價格上來,顯然茅臺要比一汽轎車貴太多了,差不多100倍。

這時候很多投資者就會認為茅臺被高估了,至少相比一汽轎車而言是被高估的。

甚至很多有多年經驗的老股民都這麼認為。

針對這一點,坤鵬論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不少股票投資者只挑價格低的股票,比如5元股、10元股,把股票當白菜選,甚至認為價格低的股票是被低估的,未來上漲空間很大。

對於這種認知,坤鵬論確實有些痛心疾首,所以在這裡重申一次:

股價高不等於估值高;

股價低也不等於估值低。

確實有很多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並沒有研究,甚至連一些基本信息也不曾瞭解就大幾萬、大幾十萬的往裡投入。

這麼個投資法,你不虧錢,天理不容。

坤鵬論再做個簡單的基礎知識普及。

你花錢買回來的股票,實際上是購買了該公司的股權,從而成為公司股東,享有包括分紅權、投票權、選舉和被選舉權等所有股東權利。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可以翻一下坤鵬論前幾天寫的《股票種類學問多 估計很多你壓根兒沒搞清》。

只不過我們手裡的股權在整個公司中佔比太低,很可能是0.00000001%,甚至更少。所以,投票權、選舉和被選舉權之類的權利往往沒機會使用,但是,分紅權卻實實在在每年都在執行。

既然是股東,想知道股票多少錢合理,首先要知道公司值多少錢。

《投資價值理論》一書中,約翰·伯爾·威廉姆斯提出了價值計算的數學公式,這裡我們將其精煉為: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公司的價值,都取決於在資產的整個剩餘使用壽命期間預期能夠產生的、以適當的利率貼現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預測公司未來幾年的利潤究竟會有多少,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你儘可以敞開了隨便預測,就像前些年創業潮時創業者講的故事一樣,就算是天方夜譚也沒關係。

但我們可以來一個假設,從而計算一個投入產出比,假設公司能夠維持當前利潤,我們購買股權的投入,多少年能掙回來?

這樣,通過投入產出比來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相對來說靠譜些。

好在股市中計算投入產出比這個事情不需要我們自己計算,市盈率是個現成的數據。

本文開頭坤鵬論介紹過,市盈率=當前股價/每股稅後利潤。

翻譯成我們容易理解的話,市盈率代表了你投入的錢,多少年能回本。

如果你投入的錢10年內能回本,說明你購買的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年回報率達到10%。

如果你投入的錢100年能回本,年回報率是1%,還不如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並且大概率情況下這家公司活不到100年,因為它賺錢的能力太低下了,你的投入肯定回不了本。

坤鵬論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介紹過市盈率這個數據,但總有一些投資者甚至都不知道市盈率是個什麼玩意,完全無視。

在坤鵬論看來,市盈率是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判斷一支股票價格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市盈率是最好、最直觀的參考數據。

一汽轎車的市盈率是88,茅臺的市盈率是30。所以即便一汽轎車股價只有8.44元,而茅臺股價達到840元,實際上一汽轎車的估值要比茅臺高很多,是茅臺近3倍。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換句話說,如果把一汽轎車的估值與茅臺拉平,那他的股價應該在3元左右。

如果上面這些內容你能接受,就能明白為什麼坤鵬論一直說A股估值偏高了。

看看那些市盈率動輒上百的公司,你真的確信這樣的公司能活過100年麼?

你真的有耐心,或是壽命夠長,在100年後再收回投資本金麼?

更別提那些市盈率幾百甚至上千的公司了。

之前坤鵬論就說過,真的很佩服那些購買市盈率大幾百上千公司股票的投資人,這種勇氣只能用“敬仰”二字來敬仰了。

3. 估值這麼高為什麼還會有人買?

這是一個拷問靈魂的問題。

如果直接告訴你,你投入的錢200年才能回本,你肯定不會投入,但凡智商稍微在線的人都不會投入。

可為什麼一到股市,這種明顯是坑的股票反而有很多人搶著買呢?

道理很簡單,當一個公司有很好的未來預期收益時,即使現在不掙錢,甚至鉅虧,都會有無數人趨之若鶩。

當年CCTV有一句廣告語深入人心: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將其稱之為空中樓閣理論。

股市投資者給其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成長股投資。

這個世界有個現實,那就是包裝精美的愚蠢聽起來像智慧。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所謂成長股,百度百科給的解釋是指發行股票時規模並不大,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管理良好、利潤豐厚,產品在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可以準確量化判斷的指標,所以很多微盈利甚至虧損的公司都會把自己包裝成成長股。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倒底有多遠,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有希望就好,有希望就有人信,有人信就有人投錢,源源不斷地投。

所以我們經常能在A股市場中看到市盈率大幾百的股票。

不只A股市場,美股在遇到成長股時同樣不淡定。

比如在1955年通用電氣公司公開宣佈,該公司的科學家制造人工鑽石獲得成功。雖然公眾都清楚,人造鑽石賣不了天然鑽石的價,用作工業用途,價錢又太貴,但是,市場還是開始騷動起來,不到24小時,通用電器總市值增長了4億美元,大約是當時全球鑽石總銷售額的2倍,工業用鑽石銷售額的6倍。

不錯,股價上漲並非是新發現有什麼價值,只是讓投資者認為該公司未來增長性可觀。

一時間,投機者們蜂擁而入,第二天一開盤,該公司的股價就漲到位。

1988年,強生公司宣佈,它的一種原先作為處方藥研究多年的、治療痤瘡的新藥——RETIN-A,現在按非處方產品推出,市場將會比原來預期的更大。

臨床試驗結果也表明,經常使用RETIN-A能消除衰老肌膚的皺紋。

消息一宣佈,強生公司的股價格立刻上漲了8美元,公司總市值增加了大約15億美元,而到1998年,RETIN-A每年的銷售額也才剛超過1億美元。

4. A股的成長股值得買麼?

坤鵬論不能武斷地告訴你A股中所有成長股都不值得購買,但至少大多數不值得購買,不管他宣傳得有多好,未來預期收益有多高。

坤鵬論:如何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

有人統計了2007年到2001年間A股上市的總計2473家公司中,淨資產收益率持續為正值,且每年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0%的公司合計只有233家,佔比為11.44%。

如果將淨資產收益率提高到15%的只有76家,佔比僅3.73%。

如果條件再提高一點,不僅過去五年每年資資產收益率超過15%,且每年都實現淨資產收益率增長的公司,那只有2家,都是白酒企業。

相信不用坤鵬論說,大家也知道它們是誰。

所以在嫌棄人家股價高之前,真的要好好了解一下企業經營情況。

經營不好但又想有一個好價格的公司怎麼辦?

講故事唄。

不管你信不信,總會有人信。

企業經營完全靠講故事,誰讓人類天生就是愛聽故事的生物,不信你可以看看《人類靠講故事主宰地球 我們都是戲精的後代》。

坤鵬論認為,市盈率動輒大幾十、大幾百,這樣的股票,即使股價只有5塊錢,也是嚴重被高估了。

成熟的歐美股市,目前已經走了8~9年的牛市,其股市中位數市盈率水平也就15~25倍。即使考慮到人民幣市場通貨膨脹嚴重,市盈率在此基礎上翻一倍,也才30~50倍。

各位老鐵可以翻翻我們大A股,順便翻翻你手裡的股票有多少市盈率高於50倍的?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6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1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