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祕訣

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個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及股東權益。

增增減減,“盛”者為王。利潤表:代表一個公司的利潤來源。 賺賺賠賠,“勝”者為王。 現金流量表:代表一個公司的現金流量,更代表資產負債表的變化。 進進出出,“剩”者為王。
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秘訣

企業管理者的業績主要靠利潤來衡量,所以管理層特別重視利潤表。

股東的財富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來反映,所以股票投資者啥也不關注也必須要重視資產負債表。

對於價值投資來說,可以不用太關注公司短期的股價,也不用太關注公司短期的業績,但無論如何必須關注公司的長期業績,而長期業績在很多方面和公司的資產負債相關,而資產負債表反映了支撐公司長期發展的財務實力。

企業的利潤表反映的是產出,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投入。

我們都知道,有付出才能有回報,做企業也只有先投入才會有產出,最終還是投入決定產出。

利潤表反映的是一時的成果,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一世的積累,一年賺多少錢遠遠沒有一輩子攢多少錢重要。

利潤表反映的是企業一個階段發展的好壞,資產負債表反映的則是企業生死存亡的根基強弱。

可以說,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財務實力大小,最終實力決定公司競爭優勢的大小。

所以,如果你只想看幾分鐘的財報,那必須看資產負債表,特別是該表的負債部分,因為超值資產在很多情況下並不靠譜。

比如:一家公司的資產是4億元,負債是3億元,看上去賬面價值是1億元,但是4億元的資產在破產時能賣個2億都要謝天謝地,結果一算,實際賬面價值-1億元,這樣的公司不僅一文不值,還會倒欠不少錢。

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秘訣

資產負債表的基本架構就是有名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所以,資產負債表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是資產(表示公司有多少錢),下半部分是公司的負債(表明公司欠別人多少錢),而資產減去負債,就是真正屬於股東的權益,叫所有者權益,而上市公司其實是所有股東的,因此也叫股東權益。

在股東權益中,“貨幣資金”是現金,這部分是真金白銀,真實性沒有什麼可懷疑的,至於其他所列資產的數字是否真實,得看看它們的質量如何才能確定。

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部分裡面可能有很多貓膩,需要睜大眼睛仔細觀瞧。

資產裡面包括房地產、機器、設備和存貨等,這些資產的真實價值可能和公司賬面記錄的價值並不符合。

比如:一座鋼鐵廠的資產負債表記錄的賬面價值可能高達10億元,但如果設備陳舊過時,就會一文不值,賣廢鐵的錢都不夠拆卸的費用。

之前我們曾提到過巴菲特當初收購伯克希爾,後來轉型要把那批市場價值高達3000萬美元的設備拿去拍賣,拍賣到手的錢卻只有區區16萬美元,而他當初購買紡織機時,一臺5000美元,拍賣的時候,巴菲特一臺開價50美元,沒人要,最終只拍到一臺26美元,相當於賣廢鐵的價格,連付搬運工的運費都不夠。

如果房地產以原始買入價格入賬,可能也已經貶值,但往往更可能中增值,你懂的。

在零售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商品存貨也屬於資產,不過存貨資產賬面價值的可能性要看這些存貨是什麼類型的,如果是過時的迷你裙,現在一分錢也不值,如果是永不過時的白襪子,早晚都能賣出去。

另外,高科技公司的存貨要特別注意跌價的問題,多數科技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只要一有新產品上市,就需要考慮舊規格產品的跌價問題,而像茅臺、五糧液這些酒類公司,它們的存貨項目多是制酒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酒類產品的保存期限通常較長,所以存貨的跌價問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於一般人來說,資產代表有價值的事物,應該是好的,而負債代表存在的財務負擔,應該是壞的。

但是,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資產卻比負債更加危險,因為資產通常只會變壞,不會變好,而負債通常只會變好(不用償還),不會再變壞(最多按照原來金額償還)。

很少會有銀行或投資機構看到一家公司負債比率極高,還勇於提供貸款,或願意進場投資。

其實許多公司負債比率之所以偏高,常常是資產價值出乎意料地快速降低所造成的。

到這裡,我們應該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巴菲特會丟棄資產評估法,而向市盈率、績優企業、現金流量折現估值法不斷升級轉型。

因為所謂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的重置價值,都是虛的。如果這家公司不生產,不能賺錢,什麼設備都白搭,再好的資產都會嚴重貶值。

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秘訣

一家企業收購其他公司時,會涉及到“商譽”,也稱為“無形資產”,商譽是指企業支付的收購價格超出被收購公司賬面價值的金額,比如:可口可樂公司的實際價值,遠遠超過裝瓶廠、貨車和糖漿原料等有形資產的價值,如果想要收購可口可樂公司,除了支付購買有形資產的費用外,可能還要支付幾十億美元來購買可口可樂的品牌、商標及其他無形資產,這部分用來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格在資產負債表中顯示為商譽。

如果在資產負債表中有“商譽”這一項資產,表明該公司曾經收購過其他公司。

喜歡搞資本運作,收購大量企業的公司往往商譽值極高,但當被收購的企業出現虧損等經營不善的後果時,商譽就要減值,從而對業績造成影響。

彼得·林奇就非常厭惡通過收購搞多元化的企業,他說:“利潤不錯的公司通常喜歡把錢浪費在收購其他公司這件蠢事上,而不是把錢用在回購股票或增加股息上。這種收購對象往往是價格被高估的公司,而且業務經營完全超過了他們的理解範圍,這樣產生的結果是收購後的損失而不是收益能達到最大化。”

當然,應對方法也很簡單,高度警惕費用資本化和大肆收購兼併的企業。

而且,商譽是個容易有水分的數據,這就要看它在總資產中所佔的比例,如果不足20%,那說明即使有水分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秘訣

看完了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部分,再來看負債部分。

首先,要看一下股東權益和負債總額的對比。

二者比較理想的比例是:股東權益至少應該是負債總額的兩倍,股東權益越高,而負債越低越好。

一般而言,權益負債比率不足兩倍的企業,足以讓我們把這種股票從名單上剔除,不過有些因素可以讓我們酌情考慮:

第一,這些債務不是短期債務,要過好幾年才到期;

第二,這些債務都不是銀行借款,因為對於負債比例較高,財務槓桿較大的企業,銀行借款是相當危險的,一旦公司經營上遇到問題,銀行馬上會要求歸還貸款,這就使公司資金短缺,使本來能夠應付過去的問題很可能變成致命的打擊。

第三,像沃爾瑪這樣的企業,其流動負債佔比一直不低,但這塊主要是供貨商的資金,使它在負債中可以使用較多沒有資金成本的流動負債,反而是其“大者恆大”的優勢。

當然,這樣的情況僅限於行業壟斷者獨有,如果是營運效率和競爭力不佳的公司,如果流動負債比率增加肯定會提高經營風險。

再回過頭來看看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一欄,要特別注意商品存貨的變化情況,尤其是對零售行業,存貨太多就有麻煩了。

如果存貨過多,可能意味著公司是在隱瞞銷售不佳的情況,延遲報告虧損,而不是抓緊時間降價處理掉多餘的存貨,如果本年度期末商品存貨額比期初減少,說明問題不大。

應付賬款如果很高,並不是什麼問題,這反而表明該公司在儘量延遲支付賬單,儘可能把手裡的現金利用到最長的時間。

衡量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支付短期負債,經常使用的指標是“流動比率”,它的公式是: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顯示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流動負債受償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債權人越有保障。

一般而言,流動比較不小於1,這是財務分析師對企業風險忍耐的底限,甚至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強調企業的償債能力,要求企業的流動比率至少在1.5~2。

但是,這個原則並不適用於比較強勢的通路業企業,比如:沃爾瑪。

小知識什麼是通路業?快速消費品行業主要分為通路業和製造業,通路業由現代零售業(國際大賣場、連鎖超市、便利店等)、傳統零售業(路邊店、攤床、菸酒店、特產店、菜市場)、批發商、經銷商、代理商、快餐連鎖店組成。

沃爾瑪從2009年左右開始,長期保持著流動比率低於1的狀態。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全世界最大的通路業企業,當消費者刷信用卡購買商品2~3天后,信用卡公司就必須支付沃爾瑪現金,但是對供應商,沃爾瑪維持一般商業交易最快30天付款的傳統,利用“快快收錢,慢慢付款”的方法,創造手頭上的營運資金。

因為現金來源充裕且管理得當,沃爾瑪不必保留大量現金,並且能在快速成長下,控制應收賬款與存貨的增加速度,所以它的流動資產的成長遠較流動負債慢,這才會造成流動比率很差的假象。

喬布斯曾說過:“蘋果和戴爾是個人電腦產業中少數能賺錢的公司,戴爾能賺錢是向沃爾瑪看齊,蘋果能賺錢是靠創新。”

戴爾雖然屬於科技產業,但它的營運模式卻類似通路業,向來以嚴格控制存貨數量著稱業界,不斷拉長平均付款週期,同樣也是“快快收錢,慢慢付款”模式,所以它的流動比率一直也不高。

我們要注意,沃爾瑪和戴爾之所以能以“負”的營運資金有效率地推動如此龐大的企業體,是因為它們都有著極強的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所以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

如果某個企業流動比率很低,且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又不好,那麼發生財務危機的機會就會大增。

不過,戴爾在2007年左右遭遇直銷模式成長停滯困難,平均付款時間逐漸縮短,再加上越來越依賴通路模式銷售,應收賬款的天數增加,其流動比率開始慢慢向傳統企業靠攏。

坤鵬論:三分鐘透視資產負債表的秘訣

在建工程的妙處就在於由於是在建狀態,所以對它的確認可以隨心所欲而且不容易被查證。

既可以通過推遲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的時間,用來規避新增固定資產的折舊額,也可以把說不清楚流向的錢一股腦兒扔給在建工程。對於前者,表現為總是拖延在建項目的工期,對於後者,就是總是有一大堆的在建項目,你既搞不清為什麼要建,也查不明白建設的真實成本。

很顯然,一個專注於主業的公司要搞龐大的在建工程更困難些因為必須說清楚工程與主業的關係。但如果業務很雜,而且是多元化的那就名正言順了,非常適合上演好戲。

另外,坤鵬論一直提醒,看財報絕對不能只看一年,要多年對比來看,如果某個企業的流動比率突然攀高,並不是什麼好事,有可能是財務危機的警示,有可能是供貨商要求企業現金拿貨,或者是大大縮短其賒賬額度及期限,這樣在應付賬款(也就是流動比率的分母)快速減少之下,流動比率會大大提高。

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資大師都明確表示過,喜歡簡單的公司,喜歡業務專一的公司。

為什麼輕資產、業務簡單的公司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為什麼要高度專注管理者誠信踏實的公司?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種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相對簡單、清晰、誠實,造假的可能性遠遠小於那些資產龐雜、業務多元化、管理者“過分聰明”、“手眼通天”和“商人氣息濃重”的公司。

與其讓自己變得比狐狸更狡猾,還不如根本就不和狐狸打交道。

其實,所有商業交易行為,最終的結果都會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往大了說,每個國家也是一張資產負債表,它是一國範圍內所有政府、企業、個人分別的小合併資產負債表基礎上的大合併報表。

再往大了說,全世界也是一張資產負債表,這時合併範圍擴大到了全世界的所有國家。

那一國的資產、負債、權益分別是什麼?

貨幣發行,貨幣流通,外債,匯率,國內貿易,國際貿易,稅收,生產要素,經濟產出,這些宏觀抽象的事物,套到這個小合併與大合併資產負債表框架下去理解,是不是有點豁然開朗了?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5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5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6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