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坤鵬論:賺大錢的都敢撒大謊

如果你現在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

——雷·達里奧

坤鵬論:賺大錢的都敢撒大謊

上週坤鵬論在《中國股市真的要變天啦!獨角獸盛宴要不要參與?》一文中介紹了在國外上市的獨角獸將很快以CDR迴歸A股,併成立6個CDR公募定製基金,每隻基金500億上限。

但是,據媒體稱,6月10日,證監會向6家基金公司下發了監管通知,其中提到了三項內容:

1.請各公司盡力控制募集規模在200億左右。

2.從收到通知起,不投入新的廣告,不進一步宣傳。

3.以前廣告中若有不合規的內容,比如“前所未有”,請修正並消除影響。

媒體稱,此前6只基金營銷火熱空前,各種招數層出不窮,除了各式各樣的抖音視頻,甚至出現了給菜場大媽發傳單、淘寶找非洲小朋友錄製推薦獨角獸基金等情況,這在過去的基金產品宣傳中可以說比較罕見。

可見時間緊,任務急。

不過,目前並未有相關公告明確表示獨角獸基金的募集上限已調整為200億,具體情況還要走著瞧。

昨天坤鵬論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話相當經典:

“我們正在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方式來對抗經濟規律。這樣對抗的後果顯而易見:一旦失敗,房地產的崩潰將直接導致中國泡沫經濟的崩潰;一旦成功,全人類的經濟學教材都將重新改寫,包括《資本論》。”

如今,我們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接收的信息量都要大,除了聊天、看視頻、遊戲外,其他碎片時間基本被消耗在了閱讀信息上,每天我們在馬桶上、公交地鐵上、午休時、睡覺前......大量文字湧進大腦,連思考消化的時間都沒有。

於是,我們焦慮了,迷茫了,不知所措下,只能選擇盲從,不知不覺成為了各種鐮刀下的可憐小韭菜。

坤鵬論經常對朋友說,發財的機會從來都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只有沒人接盤,缺少韭菜時,才會各種大張旗鼓,天天恨不能喊十遍,還用了各種花式。

比如:有沒有發現,前幾次買房的好機會,開始的時候,也就是進場的最佳時機,你根本就一無所知,高高在上的專家閉口不談,消息靈通的媒體視而不見。

突然有一天,你的身邊竟然到處都在談論買房,專家姍姍來遲開始各種批判,媒體連篇累牘告訴你一天一個價。

等你幡然悔過,也衝進房市時,這輪漲價基本已經接近尾聲,大炒家離場,你顛顛地去接盤。

當然,買房的好處是,中國經濟一直靠著它提振,所以以前怎麼當接盤俠,最後也都變成了人生贏家。

坤鵬論:賺大錢的都敢撒大謊

再比如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去年如果不是國家要嚴厲管控,否則有幾個普通老百姓知道,靠寫寫白皮書,然後搞個ICO就能實現財務自由?

ICO被國家禁掉後,突然有投資界的大佬開始大肆宣傳區塊鏈,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比互聯網更牛掰,你不進就Out了!簡直就是傳銷套路的翻版。

然後就是呼啦啦千家區塊鏈媒體冒了出來,不斷用火辣辣的文字熱捧區塊鏈和虛擬貨幣,讓人看後的感覺就是,再不關注區塊鏈(其實是投資虛擬貨幣),接下來的人生路直接只能在小路蹣跚,大道永遠離你而去,就像當初面對互聯網,你無動於衷,結果如今的互聯網,讓你高攀不起。

坤鵬論1997年接觸互聯網,類比一下,那時候的互聯網和如今的區塊鏈可完全不一樣。

一九九幾年的互聯網,雖然也很粗糙,但你可以做網站、做開發、看新聞、聊天......

區塊鏈呢?

坤鵬論認為,對於普通人,除了買幣外,一無可用。

有區塊鏈大佬說,現在的區塊鏈相當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互聯網,應用缺乏很正常。

但是,把現在那些世界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歷史查一查,有幾個誕生於這個時間段?

起碼證明,普通大眾在技術早期投進去並不是最佳時機,在技術普及期投資,才是明智之舉。

所以,各種大佬的講話、訪談,各種花式論壇、開會,各種媒體的推波助瀾,真不是為了普及先進技術,幫助大眾抓住投資先機,要不然,他們最應該說的是,你們先等等,讓專業的人先去探索,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講了這些,坤鵬論只是希望你能夠明白,所有刻意宣傳的,其實都是當下最缺的,或是希望你這根韭菜速來,正像有人說:一個人炫耀之後期望能得到的,才是他真正所缺少的。

宣傳如同戀愛,可以做出任何空頭許諾。

就跟在朋友圈裡,你注意觀察一下,越是缺愛的,越是表現得超有愛,越是趁錢,越是喜歡哭窮,越是窮困,越是經常擺闊......

前兩年,經常媒體上看到,年輕人要提前消費,要懂得合理負債,你看人家美國,我們差得太遠了,必須迎頭趕上,要敢借錢,敢刷卡,一張信用卡哪夠?必須兩張以上!

這些言論背後的利益者就是那些金融類公司和機構,因為,貨幣超發,這些機構需要把貨幣放出去,才能賺取利潤。

它們甚至不惜和各種調研機構狼狽為奸,搞出一個個報告稱,90後就是喜歡今天花明天錢的一代,給了眾多還沒有正確消費觀、無法控制自己慾望的90後,高負債亂花錢正大光明的理由。

還有消費升級這個說法,其實中國這些年一直是內需上不去,這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因此,坤鵬論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被別人的天花亂墜迷惑了心智,要有自己的基本判斷,要懂得萬變不離其宗看本質,不知道某些事的本質是什麼,一定要查清楚再做決斷。

坤鵬論:賺大錢的都敢撒大謊

​例如,經常看到說,某些P2P理財多麼多麼好,又是國企背景,又是上市公司之類的,但理財一定是“投資有風險”,不管是誰的理財,都是它們拿著投資人的錢再借給別人,別人要付給它們比給你更高的利息,它們賺的是利息差價。

當下,能夠給那麼高利息的企業有多少?如果這些企業能有那麼好的利潤率來支撐貸款利息,銀行早就當仁不讓地緊緊抓在手中了,給最低的利息,最好的服務,誰能跟銀行拼?人家有老百姓的存款,利息特別低!試問在中國,誰的資金成本比居民存款低?

如果別人還不了這些P2P的錢,你的錢也就一樣打了水漂,這個時候,什麼國企背景、上市公司都不管用,而且之前錢寶之類的案例,國家已經傳遞了明確信號,國家不會兜底,風險自擔。

如果你是P2P公司會怎麼辦?

肯定想辦法籌錢,最好的辦法就是再發行更誘人、利息更高、期限更長的理財產品,用這些新錢來補舊錢。所以,你可以注意觀察一下,是不是不少P2P短期的產品越來越少,長期的產品越來越多,甚至連銀行都呈現出了這樣的情況。

人類經濟發展的定律: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債務問題,有人說:當今全球經濟問題的最核心最要命的絕症,用1個字就可以總結——債!

毫不誇張地說,你搞懂了債務,你基本就摸準了經濟發展規律。

所以,當你看P2P理財產品時,看基金時,看銀行的理財時,最該關注不是它們的利息,而是它們把你的錢用向何方,到底是誰借了債。

那個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保羅·約瑟夫·戈培爾曾說過,“如果撒謊,就撒彌天大謊。因為彌天大謊往往具有某種可信的力量。而且,民眾在大謊和小謊之間更容易成為前者的俘虜。因為民眾自己時常在小事情上說小謊,而不好意思編造大謊。他們從來沒有設想編造大的謊言,因而認為別人也不可能厚顏無恥地歪曲事實……極其荒唐的謊言往往能產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經被查明之後。”

在某種程度上講,賺大錢的都敢撒大謊!

最後,坤鵬論再次提醒,作為生來就是韭菜的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

媒體上有些話是需要反著聽的!

坤鵬論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