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后,其国内经济快速陷入了奔溃状态,危机极为严重,日本政府正面临着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的重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战后的日本,不仅广岛和长崎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轰炸,其全国大部分的城市也都在战后化为焦土,正如内野达郎的著作《战后日本经济史》中所写到的那样:“败战当时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按理来说,遭到战争严重摧残后的日本应该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可事实是,日本从二战战败投降,到经济起飞,再次崛起,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其速度之外,势头之猛是很令人震惊的。当然,这也不禁让人好奇,日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本文就来简单解读一下二战后的日本,为何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经济腾飞?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不过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战败时日本国内的具体经济状况!

战败时日本国内经济状况

在二战中,日本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使得战败后的日本经济一度陷入到了崩溃边缘。而关于日本战败时经济状况可大致分为三个问题进行概述。

一、失业问题:由于在国内许多生产设备在战争中遭到轰炸,致使有生产能力的军需生产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停止。民用生产也遭到了炮火的洗劫,而不能投入生产。残存的设备又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的短缺,而无法进行生产。根据中村隆英的《昭和经济史》中的记载:当时的日本,大约有720万人由军队复员,高达400万军需工厂的工人失业,150万人由海外回国。其中即使有一部分人找到工作,但实际失业人员也会达到1000万人左右。因此失业问题,是日本政府在战后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二、通货膨胀:由于战败后生产出现大幅回落,供给力低下,而人们的需求则在战后逐渐增强,于是便导致了物价的暴涨。1945年秋,日本政府给资本家们发放了巨额的军事补偿费用,并向军属支付了退职金、抚恤金等。而这些钱从哪儿来?当然就只能是选择增发货币。但由于商品短缺,单方面的增发货币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

特别是在1945年11月末,当临时军事费被占领军停止后,银行为了防止军需品公司破产,又开始大笔增加贷款金额,使得当时的日本国内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不仅如此,战后日本政府的开支也增大了,于是日本政府又开始大量发行银行券,继续增发货币,致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据相关史料记载,1946年,即日本战败后的第二年,首都东京零售物价比上年增加了514.6%,即约上涨了六倍,是战前基准年份的二十倍。到了1949年,其物价已经上涨到了战前的243倍。由此可见当时日本国内通货膨胀之严重。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战后日本国内情景

三、生产力急速下降:在战时,日本国内从事采煤工作的主要是朝鲜人和中国俘虏,战争结束后,他们皆被释放回国,从而造成了日本采煤劳动力的减少,导致煤炭产量下降。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和能量来源之一,煤炭产量的下降,从而使得其它大部分行业停滞,特别是对钢铁行业造成的影响最大,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的状态。

比如在1946年的时候,其工矿业指数一度下降到了战前的31%。生铁的产量从1942年426万吨的高峰期下降到1946年的20万吨,足足下降了20多倍。此外,粗钢从1943年的765万吨下降到了1946年的56万吨,棉纱从1937年的72万吨下降到了1945年的2.3万吨。至于煤炭的生产更是从1941年的5647万吨,下降到了1946年的2038万吨。(数据参考至《现代经济史》)

因此,生产力急速下降是当时日本战败时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除了上述这三个问题之外,实际上粮食危机、住房危机等都十分严重。那既然日本损失如此严重,为何还能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逆袭了呢?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战后日本国内工人

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

虽然战后的日本国内经济景象形势十分严峻,但是日本经济并没有彻底丧失元气,因此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具有一定资本基础的。要知道,在战前的时候,日本有着长时间的财富积累,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前,日本的国民财富仍然在急剧增长,只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战争消耗才大于财富积累。值得一提的是,在战败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铁路运输系统和发电设施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此外,船舶虽然在战争中大部分已经受到损毁,但是其港口设施和造船厂的损失却不怎么严重。

因此,日本此时仍具有恢复国内经济的有利条件。不过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所谓的有力条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眼前的困难。更何况,战后的日本政府早已是焦头烂额,根本来不及评估和利用起这些有利条件,毕竟危机与困难早已经掩盖了一切。所以,日本政府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战后危机!而这才是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

关于日本复兴经济的方法,笔者总结下来有以下三点!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美国的大力扶植

首先来说,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资本主义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而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侵略扩张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和资本。毕竟如有没有较高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日本也不可能进行长期的战争。在战后十年间,日本的经济在较好的环境下得以快速恢复,到了1956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超过战前的最高水平,已然达到了腾飞的条件。此外,战后的日本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随即展开了民主改革,虽然这一改革是在美国的强力下进行的,但是这也从客观上废除了许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便是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有效刺激。在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迫切需要将日本扶植成为亚洲反社会主义基地。因此,美国为了帮助日本复兴经济,便向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贷款,并在技术转让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是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日本成了美国的后勤基地,向美军出售大量的军需物资,极大地刺激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日本战后GDP涨幅情况(图源: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经济史》)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1949年5月,美国就已经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战争赔偿并扶植垄断资本进入,当然,美国此举无非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已。从1945年9月到1951年间,美国一共援助日本21.28亿美元。日本在拿到这些援助资金后便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白糖、棉花和矿物产品等来解决国民生活和恢复经济的急需。同时又将出售援助物资所得的资金作为进出口补助金,用来进行设备投资和支持重点部门的发展。

除了援助之外,美国还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从战后到70年代末,日本政府一共借入外国贷款213亿美元,其中有70%是由美国提供的。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使得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得以很好地保障!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战后日本不同产业从业人数变化(图源-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经济史》)

二、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

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垄断资本为了赶超欧美等先进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的资本积累政策。实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运营机制,是战后日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此外,为了将国民的关注从政治引向经济,池田内阁还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宣称十年内要让国民的收入翻一番。事实证明这个计划最后是成功的。

战后的日本政府和垄断资本利用战败的特殊环境,竭尽全力积累和扩大原有资本,并开始投入于更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而仅仅在设备投资一项,1970年比1947年就要高出150倍之多。战后西方国家投资增长率以日本为最高。根据小林义雄的《战后日本经济史》中的记载:以1955年到1970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为基数来计算,英国的增长率是120%,法国为111%,德国为152%,而日本却高达360%……

大规模增长的设备投资,为日本实现工业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资技术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部门,特别是机械工业部门。其中主要为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煤气等部门。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三、日本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

战后的的多届内阁都积极干预经济活动。从吉田茂开始,皆奉行美军提倡的“富国轻兵”策略,即在和平宪法的名义下,将本国的军费开支压缩在不到国民生产总值1%的水平上,以便腾出更多的资金用在国内经济建设上。

政府投资一直占到日本国内总投资的20%以上,占到财政支出的50%以上。其中对电力、铁路等公共工程的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廉价的电力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此外,日本政府在战后的各个时期,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还相应制定出了很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1955年起,日本政府先后制定过九个中长期经济计划,其中就包括我们上文所说到的由池田内阁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虽然这一计划看起来似乎有点“狂妄”,但事实证明,这一计划的实施,很好的推动了政府设备投资的高涨,使得日本国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有关省、厅还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行政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在战前的日本,企业主要依靠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直接金融方式来筹集资金,靠向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的间接金融所占比例较小。对此,日本政府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排除股东对企业的支配,确立“银行中心主义”,改由日本兴业等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日本战后实际GDP增长率(图源网络)

除了为企业提供低利息贷款之外,日本政府还大力加强外贸和引进外资的管理,并扶植一些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适当的保护弱小企业。在每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交替采用“紧缩通货政策”或者是“赤字财政政策”,竭力缓和和缩小危机的破坏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的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制定政策时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并且还注意保护政策的一惯性,它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可以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出色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的复兴,与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

从战败到崛起,日本为何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池田勇

总结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做的一个简单表述了。其实总的来看,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有以上三点,实际上还包括很多,比如日本提出“贸易立国”的国策、国内教育的发展与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富有活力的企业和企业制度、优越的国际环境、国民高涨的发展热情等等,这些都是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复兴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桥本寿朗-《日本经济论——二十世纪体系和日本经济》

2. 小林义雄-《战后日本经济史》

3. 张贤淳-《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4. 内野达郎-《战后日本经济史》

5. 中村隆英-《昭和经济史》

6. 伊藤正直等编著-《现代日本经济史》

7. 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经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