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中醫與急診似乎從不沾邊,本文列舉了中風、哮喘急性發作、急性心絞痛、跌打昏迷、血壓暴升的中醫急救法,效果非常好!真正懂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不僅擅長治慢病,在急診方面同樣有優勢。

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一、中風

中風最初發作的三十分鐘是最佳搶救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風病人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將迅速升高。

首先,切不可搬動患者,特別是不可搖晃患者頭部,因為這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導致出血增多而加重病情。趕緊取三稜針一枚,或者注射針頭、縫衣針等尖的東西,實在找不到用細竹籤亦可。在患者的十個手指頭尖上刺之,刺入即出,要有血出來才行。

邊刺邊擠,每個手指頭尖至少要流出三四滴血出來。再在鼻尖上點刺一下,可以滲出點血出來。這樣處理之後,昏迷的病人可能會慢慢地醒過來。

注意:此法有一定危險性,不具備醫療知識不可用!

如果效果不明顯,還可以再在十個腳趾頭尖上刺血。還可以刺人中穴,針尖向上斜刺,作捻轉強刺激,以促進病人甦醒。中風突然發作時,病人氣血上湧於頭部,手足開始發冷,此時當按摩搓推雙手雙足至發熱,可以穩定氣血,平衡陰陽,為搶救贏得時間。

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有云:“初中風急救針法: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延壅滯,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手十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候,不省人事,及絞腸痧,乃起死回生妙訣。”

十二井穴,即十個手指指甲末端的穴位。手指尖和腳趾尖是人體的十二條經絡的起點,在這些部位刺血可以醒神開竅,對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昏迷效果最好。

手指和足趾尖部刺絡放血具有洩熱消淤、活血通絡,開竅啟閉、護腦醒神等功效,為中醫傳統的特色急救措施之一。

二、哮喘急性發作

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哮喘病人一般會隨身攜帶擴張支氣管的氣霧劑,以備不時之需。而中醫耳穴治療的效果並不比噴劑慢。

舉個例子,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董洪濤在求學期間,曾偶遇一老人,面紅氣粗,口不能言,判斷為突發哮喘,隨即為其貼壓耳穴的肺、口、神門穴,並各按壓幾秒鐘。病人即刻呼吸順暢,面紅消失。

大凡是痰喘或者咳嗽過急,憋不過氣來時,都可用此法恢復。此外,還可以用手指按壓天突穴。其穴在頸與胸骨的結合處的凹陷部分,順著頸部中間向下摸,到胸骨處有一個窩,就是此穴。

哮喘急性發作時,病人自己或者他人用拇指勾住胸骨向下按,一按一鬆,刺激病人咳嗽,或者吐出濃痰涎沫,往往可以迅速緩解哮喘症狀。

三、急性心絞痛

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對付急性心絞痛,可以按壓至陽穴。

取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讓病人低頭,頸後隆起的骨突即為第七頸椎,由此往下數到第七個骨突即第七胸椎,其下方凹陷處就是至陽穴。

二是讓病人兩手自由下垂,用手摸病人的肩胛骨,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為第七肋間,第七肋間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處即為第七胸椎下方,也即至陽穴所在。

後一種方法尤適宜於冬季不便脫衣的情況下取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迅速緩解心絞痛。

如果找不到此穴,可以在上下數個椎骨縫間都刺激一下。至陽穴屬督脈,又是心臟的反射點,刺激此穴即可以昇陽益心,開胸止痛。

按壓至陽穴不僅在心絞痛發作時可立即奏效,而且還可用於預防心絞痛發作。可每天按壓三五次,或在從事較重體力勞動前、情緒不佳時按壓至陽穴,可以防止心絞痛發作。

再有一個穴位,叫內關,在小臂掌面,腕骨向上三釐米左右的位置,兩個筋的中間。

可以用拇指重重按壓內關穴,能快速緩解心區的絞痛。還可以按壓兩個乳頭正中間的膻中穴,可以順風寬胸,緩急止痛。有心臟病的朋友,知道這三個穴位大有好處。

四、跌打昏迷

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從高處跌落、劇烈撞擊、地震擠壓等都可能使人昏迷,中醫對昏迷有一套有效的急救方法。

首先,不可亂動病人,需要讓病人自己慢慢地呼吸過來才行。此時如果亂動,干擾了病人的呼吸,可能會導致昏迷死亡。其次,可以強刺激人中穴,以促進病人復甦。

中醫認為,人中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更是急救昏厥之要穴。中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中暑、昏迷、暈厥、全身麻醉過程中出現的呼吸停止、低血壓、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等。

現代研究發現,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在危急情況下,提高血壓可以保證各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動。而且,刺激人中對另一主要生命指徵——呼吸活動也有影響,適當的節律性刺激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進行。

五、血壓暴升

中醫不是慢郎中,速效中醫急救法

血壓驟然升高,病人可能會有突發性的劇烈頭痛、噁心欲吐、視物模糊、四肢麻木或者顏面潮紅等,這往往是中風發生前的警報。一旦中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後果亦不堪設想。

以中醫救急之法,當刺血。用長針沿鼻腔達其深部,輕刺數下。然後讓病人低頭,鮮血即順鼻腔大量流出。鼻腔離大腦很近,在此處刺出血,可以迅速緩解顱內的壓力,預防中風的發生。

或者以刺十指尖出血,此法洩經絡之實,開經絡之閉,有極好的預防中風發作的效果。或者在鼻尖刺出血來,亦是不錯的降壓方法。

注意:此法有一定危險性,不具備醫療知識不可用!

更專業些的辦法是刺太陽穴附近的血絡。血壓突然升高時,往往見病人面紅目赤,頭部暴痛,且太陽穴處見明顯淤曲的血絡。此時用三稜針或者注射針頭刺血管淤曲的部位,放出惡血,可以迅速預防中風的發生。

中醫可治療的急性病還有很多,手段也不限於針灸、刮痧,經方“一劑知,二劑已”證明中藥同樣具有治療急性病的功效。

中醫醫生要多臨床,勤思考,堅持中醫思維,增強信心,而信心來源於見多識廣,隨著積累增多,對病機的認識更加清晰,辨證更為準確,熟能生巧,心中有一些章法,面臨壓力和緊急時,也不會慌亂,心中的定力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