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此器飾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暈斑,十二面稜柱體,高5.2釐米,寬3.4釐米。中空但未穿頂,用來套在杖上,頂部為圓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與內腹相通,稜面經拋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陰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號,共計四十五字。

【銘文口訣】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郭沫若考譯,流傳最久最廣]。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拓本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修描本


《行氣玉銘》不同專家持有不同意見,拋磚引玉,暫列幾位如下。

趙松飛定名為經,即《行炁玉柱經》。趙松飛在《〈行炁玉柱經〉探釋(二)》言道:“《參同契》後世稱為‘萬古丹經王’,而此古玉經文,理當稱其為‘萬古丹經祖’了。”

[郭沫若翻譯本]: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釋其文為:“這是深呼吸的一個回合。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

[聞一多翻譯本]:

《聞一多全集.神話與詩》說:“新氣即經納入,還要設法固守,不使它洩散。《玉珌銘》曾發揮過這派守氣理論:‘行氣居則1,1則神,神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明,明則2,2則優,優則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陳邦懷考釋]:

陳邦懷則在其《戰國‘行氣玉銘’考釋》一文中認為,“其文曰:‘行氣:吞則1,1則神,神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明,明則長,長則復(復),復則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巡則生,逆則死。’”

分歧較大的銘文包括:

郭譯:深 萌 退 幾 春 順

聞譯:居 明 優 其 春 順

陳譯:宎 明 復 其 本 巡

[英國李約瑟翻譯本]:

行氣,一定要用以下的方法呼吸:呼吸能穩定就能聚集了;聚集以後就擴張了;擴張後就下去了;下去後就安靜了;安靜後就凝固了,凝固後就出芽了,出芽後就生長了,生長後回去頭部就上達頭頂。這樣上達天靈蓋,下通四肢。順著這個道理就可以延年,相反的就會死亡。

[黃耀明探微]: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文字與晉系文字逐字對照表1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文字與晉系文字逐字對照表2

《行氣玉銘》「龜息功、蟾月圖研讀文獻」

《行氣玉銘》文字與晉系文字逐字對照表3

上三圖引自黃耀明:《〈行氣玉銘〉探微》,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古代史與文物研究),2012年第10期,第35-37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