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子降價,為何房價還在堅挺?五大內情揭開謎團。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子降價,為何房價還在堅挺?五大內情揭開謎團。

買房是大家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房價漲跌更是牽動無數國人心絃。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開發商都陷入現金流困境,百餘家房企申請破產,網上銷售成為全新營銷模式,恆大集團開啟的75折優惠活動更是賺足了大眾的眼球。這些現象可能給那些急等著房子住的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受疫情影響,房子一定會大幅降價,因為開發商過不了資金鍊斷裂這個坎。

然而很多網友通過售樓部實地瞭解的情況卻相反,一些城市的房子不僅沒有受到疫情影響而降價,價格仍然保持堅挺,個別樓盤甚至還在微漲。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呢?藉此機會聊聊我的觀察。

筆者之前曾對疫情與房價漲跌之間的關係做過分析。大致觀點是,疫情對房價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不可能導致房價大幅下跌,開發商的困難只是短期的,待疫情結束後,市場很快就會回暖,這是今後幾年亦或更長時期內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如今疫情防控即將進入尾聲,但房價並沒有出現整體性、大幅度下降,恰恰證實了我的判斷是準確的。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子降價,為何房價還在堅挺?五大內情揭開謎團。

首先,房價是否下降,取決於開發商的銷售理念。虧本的生意肯定沒人做,這是所有商人的經商底線。以恆大甩出的75折優惠為例,試想下房地產的利潤究竟能有多少?知道底細就清楚能不能降那麼多了。據業內人士透露,房地產開發純利潤一般在10%左右,即便通過提高管理水平、擠壓銷售費用、縮短銷售週期的辦法,最多也不會超過20%,那麼房企可能虧本賣房子嗎?讓利肯定是有的,多少之說而已。如果指望房價跌幅超過10%以上,可能性很小。

其次,資本家為什麼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免費送給窮人?假如窮人都喝上了牛奶,還會有人出高價買牛奶嗎?但是把多出的牛奶倒掉,可以確保市場價格穩定和賣方市場地位不變。房地產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旦房價大幅下降,買的人只會更少。所謂物以稀為貴,房子真的降到馬雲所說的白菜價,市場也就基本完蛋了。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子降價,為何房價還在堅挺?五大內情揭開謎團。

第三,房價下降開發商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畢竟不能超過備案價規定的幅度,通常也就在5%~10%之間浮動,降幅、漲幅過大都是不被允許的。地方財政收入主要靠土地出讓,銀行房貸更是佔到了所有貸款的一半以上。如果房價跌幅過大,必然導致金融風險,地方和銀行都不會同意。

第四,房價降幅多大,還要根據各個城市的差異情況來決定。一線二線城市有人口流入,降幅肯定小於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城市,而且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區域,甚至同一樓盤不同房型、位置的房子,降價的幅度也不一樣,指望一二線大城市和那些高端樓盤大幅降價不現實。

第五,最為關鍵的是,房地產如今已經成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一些地方一旦離開房地產這塊大“蛋糕”,很快就會出現“斷糧”恐慌。因此我們已經看到的情況是,就在疫情發展到2個多月的時間後,全國就有20多個省市先後啟動了救市政策(或疑似救市政策),力挽狂瀾確保當地市場不崩盤,包括減免稅收、提供資金幫助,為外來人口減稅、打折,甚至一些熱點城市直接解除限購等。而開發商憑著多年經驗,更是深諳此道,抱著“只要扛過一二個月,政策就會救市”的想法的確成為現實,怎麼著都不會急於降價銷售。而疫情影響的時間也不會太長,凡是能扛過去的房企,大多數都會迎來一個“豔陽天”。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子降價,為何房價還在堅挺?五大內情揭開謎團。

總而言之,指望疫情把房價大幅度降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開發商的讓利部分比平常大一些。只要開發商獲得了喘息機會,只要房地產的支柱地位短期內沒有改變,疫情過後的市場該怎麼發展還會怎麼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