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記住這幾方,膽裡結石無處藏


記住這幾方,膽裡結石無處藏

昨日小編髮布了膽囊炎的偏方,且不論效果如何,但小編髮現有很大一部分人將膽囊炎和膽結石混為一談了,雖然膽囊炎與膽結石常常共同存在,但治療方法不一樣。今日小編又蒐羅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治療膽結石的偏方,供大家參考,請大家仔細觀看將膽囊炎和膽結石區別開來對待。

如果膽囊中出現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結石,人就患上了膽結石。患膽結石的原因,是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導致肝臟分泌的膽固醇量超過膽汁酸所能溶解的量,於是過量的膽固醇形成結晶。大約80%的膽結石是這樣產生的,另有20%是鈣與膽紅素結合的產物。

以中醫的觀點來分析,膽結石的形成主要是由於長期肝氣鬱結,進而化溼蘊熱,溼熱交阻,從而致使膽液蒸熬凝結成石。一般來說,當膽石處於靜止狀態時,可表現為“有病無證”,但在膽絞痛發作時,就會表現為肝鬱氣滯。如併發感染,則表現為溼熱或毒熱。

記住這幾方,膽裡結石無處藏


【治膽結石妙方】的具體方法:

藥材:取金錢草30克,茵陳、鬱金各15克,枳殼、木香各9克,生大黃9克。

煎服方法:按照傳統中草藥的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洗淨處理好,大火煎煮30分鐘後再小火煎煮20分鐘,全部做好之後再如法煎煮第二次,將兩次煎煮的合併在一起。為了藥效更好地發揮出來,最好在每日飯後服用。每日1劑,大概的量是吃飯用的大碗一碗。

提示:本方具有清熱利溼,排石止痛作用。常用於治療屬溼熱蘊結證的膽石症,症見脅肋疼痛、腹部脹滿、黃疸、口乾舌燥、噁心嘔吐、厭食油膩、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茵陳膽道湯】的製作方方法:

藥材:準備茵陳78克,梔子39克,黃芩39克,枳殼39克,木香39克,大黃39克,金錢草78克,柴胡39克。

煎服方法:以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堅持服用會有很好的清熱、利膽排石的功效。

提示:方中茵陳、梔子清熱利溼,柴胡、黃芩舒肝清熱,枳殼、木香理氣止痛,金錢草清熱利溼排石,大黃通裡攻下。

膽結石是急腹症的種,它引起的膽絞痛猶如刀扎般,令病人極其痛苦,一旦發作可採取以下應急措施:

1、指壓穴位止痛:

令病人脫去衣服,俯臥,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勁按壓肝俞、膽俞、脾俞3個穴位。按壓後如果絞痛仍不止,加用蒸或煮熱的毛巾對右乳房下方的期門穴和劍突(心口)下胃脘部進行熱敷,疼痛即可止住。

2、香菸炙烤俠溪穴:

俠溪穴在第4、5趾間根部的腳背處有壓痛的位置。點燃一支香菸(艾條更好),在此穴位上炙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傷皮膚為度)。炙烤的時間長短,依病反應而定。若開始烤時覺得不熱,就到感覺熱為止;若開始即感覺熱,就烤到覺得不熱為止,疼痛即可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