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縣隸屬於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清徐縣國土總面積609平方公里,轄四鎮五鄉。

清徐縣是中國古典文學大師羅貫中先生、中國當代著名國畫藝術大家馬泉先生的故鄉,也是全國四大葡萄名產地之一和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素有“葡鄉”、“醋都”之稱。

清徐現存古建築131處,古遺址12處,古墓葬8處,其中清源文廟、狐突廟兩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徐溝背鐵棍藝術、清徐磚雕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著名景點有羅貫中紀念館、三國城、狐突廟、寶梵寺、馬鳴山、香嚴寺、清徐文廟、千佛洞、清泉寺、財神廟、火神廟、徐溝堯廟、天祿堂、清徐東湖等。名優特產有號稱“天下第一醋”的清徐老陳醋、甜盈盈的清徐葡萄,美味的孟封餅、徐溝豆腐乾和特色清徐灌腸。有“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的美譽。

文化古城

清徐寶源老醋坊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寶源老醋坊位於太原市清徐縣楊房北路,是“太原市青少年傳承教育基地”,被太原市旅遊局評為“太原市首批工業旅遊示範景點”,被山西省文化廳評為“山西省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自古釀醋數山西,山西釀醋數清徐。”作為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清徐,在4000多年的醋史演變中,對中國的釀醋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清徐因此也被譽為“中國醋都”。

在明清兩朝,山西老陳醋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在清徐當地先後湧現出了“寶源坊”、“順泰號”、“同泰慶”、“美和居”等一大批釀醋作坊,伴隨晉商走南闖北的腳步,山西老陳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人們所喜愛的調味品,被譽為“天下第一醋”。

“寶源坊”始建於明朝宣德三年,即142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寶源老陳醋曾作為明、清兩朝皇家貢品,為山西醋業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但是,隨著歷史的推進,到民國時期,因晉中一帶遭遇連年饑荒與戰火的摧殘,寶源老醋坊關號歇業。

為了挖掘老陳醋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弘揚山西醋文化,讓世人瞭解老陳醋的歷史淵源和傳統制作過程,在寶源坊遺址上,完全還原了明、清時期醋坊原貌。

重建的寶源老醋坊採用明清建築風格,青磚、灰瓦、古木雕刻,完全還原明清醋坊老陳醋生產工藝,釀醋器具、工具和服飾,從釀醋原料到成品一步步再現了古代釀醋場景。

紫林醋工業園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紫林醋工業園位於中國醋都清徐縣,由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傾情打造,是以“醋與健康”為主題,集醋文化和醋技藝展示、醋養生體驗、醋樂匯遊憩為主要遊覽項目的現代食品工業旅遊景點。

清徐葡峰山莊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山青、水秀、人淳樸的白石溝西側,座落著一生態農業旅遊區——葡峰山莊。這裡,到處是臺臺梯田層層綠,遍地是架架葡萄串串翠;這裡,你可望、可嘗、可聽、可懷、亦可娛,你的任何一官能均可得到最美的享受。

來到葡峰山莊,一定不要忘記登上位於龍山之首的望湖亭去一飽眼福。站在高高的望湖亭裡,向南望:視野開闊,只見東湖如一面明鏡在陽光下閃著光澤,水0英姿勃勃地挺立於湖畔,貫中大廈等高樓顯示著清徐的現代與活力;順溝北望:只見馬名山上一片蔥鬱,白色的舍利塔,彩色的梵宇寺若隱若現,為百年的老林增添了幾分俏氣;再看對面:是龜山,民間相傳,龜背是富貴之地,若誰家的陰宅能和龜背沾上關係,則富貴唾手可得,據說,現在的清徐首富——姚家的祖墳便在此山;向下望去:溝深坡陡,紅磚灰頂的房屋或有序、或隨意地分佈著,煙囪裡冒出的炊煙籠罩著它們,讓你有“疑見天宮”之感;回過頭來:2000餘畝的葡萄樹遍佈溝坡,翠綠的掌形葉,紫紅的珍珠顆,不論遠望還是近觀,都不會引起你的審美疲勞。

清徐三國演義城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三國演義城位於清徐縣城北2公里的清泉湖畔,中隱山麓腳下,距太原市區35公里。

三國演義城是一處大型歷史文化旅遊景點。它建於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故里。三國演義城佔地200多畝,總建築面積22962.72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關聖殿、戲臺、獻殿、遊樂展官、裙房、城門樓、角樓等。城內,主要遊覽內容為兩個遊樂展官。每宮長132米,寬60米,建築面積12428平方米。展宮內,按聲、光、電控的方法展示了三國演義的故事,其中,有桃園三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直至三晉歸一等45個三國演義故事。展宮運用雕塑,彩繪等造型藝術,塑造出眾多的文臣武士軍事與政治鬥爭的生活場景。

清徐狐突廟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狐突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狐突而建。廟始建於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補擴建。廟址坐北朝南,由兩進院落組成。現存獻殿、正殿與碑廊等建築,佔地面積1875平方米。

清徐清源文廟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

廟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大成殿為金泰和三年遺物。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狀元橋、泮池、戟門、大成殿。左右各置配殿七間,廂房各五間。大成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簷歇山頂,斗栱五鋪作雙抄計心造,樑架為徹上露明造,結構規整,殿頂琉璃剪邊,前有月臺。明倫堂及東西廂房不存。

文廟大成殿是珍貴的早期建築遺構,在金代建築遺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徐堯廟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古稱陶唐城,始建無考。廟坐北朝南,南北長60米,東西寬70米,總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帝堯殿、九連洞、娘娘殿、狐仙樓、藏經樓、樂臺等。其中帝堯殿為明代建築,餘皆清代所建。帝堯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平面為正方形,重簷歇山頂。

寶梵寺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寶梵寺位於清徐縣城西南10公里的東於村北隅。是太原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築。寶梵寺宋代名“寶林禪院”,遼、金時期稱“寶安寺”,明、清兩代為“寶梵寺”。據寺院現存“寶林禪院新公塔銘”記載,寶梵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經香火鼎盛了。之後,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緒十八年重建。寺內有壁畫、塑像、磚雕。現存寶梵寺佔地1000餘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磚砌牆,布瓦蓋頂。

清徐清泉寺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因寺前清泉晝夜長流,故名。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明清時期屢有修葺。寺依山而建,分為三院。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觀音閣、正殿、五福洞、九蓮洞等。

大雄寶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殿內正中塑主佛像三尊,周圍有木雕像二十餘尊。觀音閣為雙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建築,下層四周圍廊,上層塑有蓮臺坐佛觀音,蓮臺下塑四大天王像。

清徐香巖寺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俗名無樑殿,創建於金明昌元年(1190年),明、清時期屢有修葺。寺依山而建,主體建築為石結構無樑殿三座,由東到西依次排列,分別為地藏殿、釋迦殿和觀音殿。佔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三大殿外簷均施仿木石構件,殿內四角石雕單翹斗拱,其殿頂用抹稜石樑由大到小逐層迭澀成八角藻井,不用樑架,故稱:“無樑殿”。

清徐嚴香寺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又名都溝石窟。據清源縣誌載,宋元祐三年(1088年)十月十五日鑿出石洞。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8年)在洞外建慈雲禪寺,形成禮拜窟與附近建禪院的石窟寺院組合。清末更名為嚴香寺,此後屢有增修,建玉泉閣、羅漢堂、龍王廟、觀音閣等建築。現寺院已廢,僅存小型洞窟五處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慈雲禪寺重修碑一通。

馬鳴山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馬鳴山森林公園(俗馬鬣寺)地處白石溝中游馬峪鄉碾底村東北面,系中隱山支脈,距榆古幹線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縣城12公里,距葡峰山莊、貫中祖塋6公里。馬鬣寺始建於唐朝,位於素稱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雲松——馬鳴山上,唐代建築“文殊石塔”屹立山頂,還有漢唐佛教聖地——馬鬣寺遺址石拱窯洞。

天祿堂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天祿堂位於清徐徐溝西南坊,天祿堂府第,是一組建築群體。整個建築群可分為兩大區:即位於城內西南坊的住宅生活區,佔地約6700平方米;二是位於城南的遊覽園陵區,包括一座肅穆的陵園,兩座各佔地30畝的秀麗花園。兩區總面積約計55000平方米。

清徐東湖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東湖水面面積525畝,南北長710米,東西寬520米。水深平均3米,最深處4.5米,湖底為鍋狀形。

千佛洞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都溝石窟(又名千佛洞),在縣城西7公里處的都溝村北山上,與巖香寺渾然一體。該石窟開鑿於唐末會昌年間(841—846)。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其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石窟開鑿在山腰上半部,現共存五窟。

清徐白石溝生態旅遊區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白石溝生態旅遊區位於清徐縣城西北部2.5公里西南迎風村,是國家級生態溝。景區內山青水秀,葡果綿延,眾多唐宋時期如馬鬣寺、文殊塔等古文物建築與十里葡萄長廊近萬畝,桃園、松柏園和6000畝水資源交相輝映,是集文物古蹟與觀賞農業和旅遊休閒為一體獨具魅力的人文自然景觀。

龍林山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龍林山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馬峪鄉,距清徐縣城10公里。植被不錯,蒼松翠柏,空氣清新。有千年古剎梵宇寺,有唐代文殊石塔等古蹟。峰頂矗立著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 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是優美的瀏覽和避暑勝地

特色美食

清徐葡萄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有中國葡萄之鄉之稱,所產的龍眼葡萄皮薄、味甜、營養豐富,是鮮食、釀酒的佳品,全縣葡萄種植面積5萬畝,葡萄品種超過160個。成為全國傳統四大葡萄名產地之一。每年秋日,當地都要舉行中國.清徐葡萄採摘月暨金秋鄉村遊活動。

老陳醋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又有中國醋都之稱。“自古釀醋數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源地,是全國最大的老陳醋生產基地。

沾片子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沾片子,又叫沾尖尖、拖葉子,是一種以各種蔬菜蘸面煮食的傳統特色麵食小吃。先把小麥麵粉或高粱面、豆麵加雞蛋逐步加水絞成糊,再將蔬菜玉谷葉(也叫青谷葉、老來青)、豆角、茄子、土豆、白菜葉、菠菜葉等蘸麵糊後煮熟。面菜均勻,青白分明,光滑爽口,令人百吃不厭。食用時蘸上西紅柿醬和清徐醋,並加上蒜泥、辣椒等輔料更佳,其品種近30個。如今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美味的多重追求,蘸片子也成為人們的盤中佳餚。當然最正宗的必然是咱清徐沾片子。

孟封餅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徐溝灌腸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徐溝灌腸是清徐縣徐溝鎮特有的地方小吃,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灌腸以蕎麵製成,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狀,不粘不連,軟而堅韌,富有彈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熱炒,別有一番風味。

清徐沙金紅杏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沙金紅杏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的特產。“沙金紅杏”以個大形圓,核小皮薄肉厚,甜酸可口而著稱,種植歷史已有1200多年。沙金紅杏是享譽三晉名揚海外的珍稀果品,被排為山西三大名杏之首。清徐沙金紅杏是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徐溝豆腐乾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徐溝是歷史重鎮,晉陽糧倉,河東商貿集散地。在唐朝前期,徐溝一帶糧豐人旺,商人們想盡辦法開辦糧食加工店鋪,相傳徐溝豆腐乾就起源於這一時段。

徐溝豆腐乾硬中帶韌,鹹香耐嚼,一是原料優,二是水質適,三是製作技術精。1994年榮獲山西省農業精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銀獎。

傳統非遺

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陳醋傳統釀製技藝

清徐老陳醋是山西省的漢族傳統名產。以紅高粱為主要原料,以各種皮糠為輔料,以紅心大麴為發酵劑並以曲代料,經合理配料、蒸料,採用稀醪厭氧酒化,固態醋酸人工翻醅,按需人為變溫發酵,經高溫燻醅、高密度淋濾、高標準陳釀而成。這種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在清徐世代相傳,經不斷改進、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風格的高級食醋釀製技藝流程。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徐溝背鐵棍

太原與晉中一帶,在清代就流傳著“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鐵棍愛煞人”的民謠。徐溝背鐵棍是清徐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起源於1162年(金大定二年),始稱為抬閣。背鐵棍以無言的戲劇,空中舞蹈和流動的雜技而被大家喜聞樂見。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清徐民居磚雕

清徐磚雕歷史悠久,載負著各個時代不同的文化傳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時代烙印。在清徐境內都溝新石器遺址、馬峪文化遺址中,相繼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經專家鑑定,這些陶器概屬仰韶文化,說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經掌握製陶燒磚技藝。如今,一度失傳的清徐磚雕技藝正在失而復得。清徐的“磚雕傳習所”吸引了大批愛好者加入,近年來已小有規模。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彩門樓

清徐彩門樓起源於唐代,最早是由柏葉門樓演變而來,有柏葉門樓和彩門樓兩種。逢年過節,人們在附近邊山採回柏葉綁在竹杆或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頂的最高處,祈盼來年商鋪興旺、家人祛除百邪。至宋代,彩門樓發展為用幾根門杆搭在自家門前,上邊綁上柏葉枝,兩邊寫上喜慶吉祥對聯,年年造型不同,極具觀賞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清徐彩門樓均採用鋼筋焊接成形,噴繪人物、花鳥作為裝飾,並採用現代聲光電技術,成為集民間古建築技藝、美術、彩繪、手工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

山旅太原,第七站——清徐,葡鄉醋鄉魚米之鄉,泉城湖城文化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