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世界歷史上有一個悖論:即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會被一個相對野蠻的文化所摧毀?

用戶3486437905


發達文明被落後文明摧毀只是歷史的一部分表象而已,是片面解讀歷史。

多少落後的王朝或者文明是被先進文明擊敗和消滅?


漢朝滅暴秦、匈奴、南越;

唐滅突厥、高句麗、薛延陀,多少強盛一時的番邦只得向唐王朝稱臣納貢;

宋朝消滅了南唐、北漢、後蜀等割據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明朝是推翻了暴虐的元朝而建立的,蒙古各部被明軍打得臣服,萬曆援朝,把日本戰國時代的“百戰精銳”打得心驚膽戰。


至於外國的強盛帝國中,

西羅馬消滅了迦太基、色雷斯、高盧等等。

東羅馬(拜占庭)消滅了佩切涅格人、東哥特,馬扎爾人。保加爾、薩珊、塞爾柱等都是拜占庭的手下敗將。

阿提拉的大軍盛極一時,但是沒有滅亡古羅馬


有些是誤解,許多古文明是被更先進的文明所滅亡或者吸納。

比如:

古埃及被希臘文明所吸納,建立了托勒密王朝;

古巴比倫被古波斯所滅;

古希臘文明帶包括托勒密王朝被古羅馬所吸納;

美國人那句自負的話用在此處才合適:多少挑戰先進文明的勢力已經躺在了歷史的垃圾堆裡。

有些強盛帝國的滅亡令人唏噓,不過仔細分析一下,他們自己內部的敗壞其實也起了很大作用。

比如東漢末期,土地兼併嚴重,大批百姓走投無路,飢貧交加之際投奔黃巾軍或者五斗米教。

王朝的人才選拔制度也出了很大問題,有民謠說: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

大意是官員沒有學識,品德敗壞,作戰懦弱。

地方豪強卻有充足的財力和武力,所以後來出現了三國鼎力的局面。

黃巾軍的藝術形象

唐朝後期,節度使割據的問題自安史之亂以來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愈發嚴重,皇權旁落,最終滅亡的是意料之中。

明朝後期,經濟上商業手工業的比例增加,卻沒有相應的制度來管理,特別是稅收方面。

政治上,黨爭激烈,嚴重拖累作戰。

軍事上,原本的軍戶制度極度敗壞,募兵也沒能得到健康發展,軍隊結構退化到類似西歐中世紀的騎士侍從制度,提供不了足夠的精銳部隊。

再說外國:

西羅馬後期,經濟上,立國之地意大利等地區的地位逐步讓位於東部(東羅馬)以及中東地區。有說法指出,西羅馬的精華地區被東部廉價的農產品嚴重衝擊。羅馬豪強掌握了太多資源。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羅馬原本的公民,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中等收入階層,數量嚴重萎縮。與此同時,大量的蠻族湧入帝國,西羅馬無可奈何地接納了他們。

上述因素還導致古羅馬軍隊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缺乏兵員和經濟衰退。

古羅馬軍隊再也不是以前那支武器鎧甲精良,邁著整齊的步伐戰無不勝的勁旅了。

大量的蠻族湧入軍隊,他們的武器裝備簡陋,甚至直接使用蠻族的武器盔甲,要不是還舉著羅馬旗幟,簡直就是蠻族軍隊。

蠻族化的古羅馬軍隊

而且古羅馬後期,騎兵這個兵種崛起,古羅馬卻無力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在蠻族無休止地進攻下最終毀滅。

東羅馬的滅亡是一個漫長的慢性死亡過程,很多西方人至今還感嘆1453年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攻破的歷史。

不過在此之前,東羅馬的大批精華地區就被周圍數個後起之秀控制,滅亡之前,她手中只有首都及其附近地區,還有幾塊“飛地”了。也許城破之後流落出來的那些燦爛文化典籍證明她曾是一個先進的文明。但是,那絕並不是領土極度萎縮時代的產物。

總而言之,唐朝、明朝和西羅馬後期的狀況,就算沒有強大的外敵進攻,恐怕國家內部也會產生激烈的動盪,直至毀滅嚴重畸形的政治經濟制度。

如果硬要說強盛的文明突然間被落後的力量毀滅,恐怕是宋朝。

北宋滅亡于靖康之變,精兵良將猶在,朝中不乏優秀人才,僅僅因為皇帝的決策失當,任用奸臣,使得首都汴京城破,皇室包括兩位皇帝被金軍俘虜。

南宋是當時中國諸政權裡抵抗蒙元最久的,軍事的劣勢在於宋朝開國以來一直沒能解決的短板:騎兵。

蒙古軍隊繪畫(劇照)

還有一個是東羅馬的“腦死亡“事件——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首都。

1204年,東羅馬依然以為可以實施驅虎吞狼的故技——邀請西歐軍隊去中東與他們難以對付的東方國家交戰。誰知道提供乘船的威尼斯以東羅馬的財富誘使十字軍突襲君士坦丁堡,措手不及的東羅馬丟掉了首都。

當時的西歐比起東羅馬來無疑是十分落後的,十字軍東征表明是宗教原因,實際是經濟原因,東羅馬的自負和西歐軍隊的貪婪造成了這一悲劇。雖然1261年東羅馬收復了故都,但是這個元氣大傷的帝國始終沒有真正復興,反而走向了漫長的衰落之路。

東征的十字軍(劇照)

這樣算來,真正滅於落後文明的先進文明並不多。而且,西方人慣於把他們眼中的非西方軍隊武斷地醜化為數量眾多的烏合之眾,而對手在軍隊編制、戰術和軍事技術上的先進之處,卻刻意避而不談,這種傾向是不可取的。

閱讀更多軍事內容,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近衛步兵師


王東嶽用純邏輯思維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明白,遞弱代償理論,說的是冷兵器時代,人們戰鬥力靠勇氣和個體力量對比,文明越發達,越受到落後文明吊打。最典型的是草原文明吊打農業文明,五胡亂中華,元朝和清朝都是這樣的結果。

到鴉片戰爭之後,槍炮上了戰場,情況才轉為先進文明吊打落後文明,中國近代史得出結論就是“落後要捱打”!如果存在明顯代差,就意味這是降維打擊,殘酷程度可想而知,通常降維打擊最常用臺詞是: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文明越發達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會讓人類沒有退路。

越發展進步的結果是,人類擁有完全自我毀滅的能力,反而生存更加危機。

邏輯思維訓練有個怪圈,叫“不生不滅”,如果某事物根本沒有生存過,那就永遠不會滅亡。由此可見永生也是個悖論。倒是概念上看,歷史上的文明,都是越來越發達的,沒有那個國家朝原始社會發展,進步的代價是,人類越來越仰仗智力優勢,反而沒有原始人那種野蠻勁兒了,這樣就被落後文明吊打了。熱兵器時代,成年人扣動扳機發射出的子彈和婦女兒童射出的子彈威力絲毫沒有差別,但是很好的武器如飛機戰艦核武器,我有你無,我就可以任意消滅你了。美國現在可以在全球任意對付無核國家,武器代差明顯嘛。

這個問題的分界線是牛頓時代,牛頓時代前是冷兵器時代,是落後文明吊打先進文明,之後工業革命完成,情況完全反過來了。但是槍炮上戰場後,人類互相傷害的烈度上升了,試想一下,你如果有一挺機槍去和幾十萬古代人打仗,誰會贏?這也證明了一個邏輯思維:人類的沒落!仔細看看人類的戰爭歷史,每一場戰爭的開端,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上一場戰爭留下來的最高級武器,一戰前是騎兵和排隊槍斃式進攻,一戰用上了飛機坦克,二戰時開場就是閃電戰,結速時用了原子彈,毫無疑問,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戰必定是互相扔原子彈了嘛……按常理出牌就是這種結局。

這也引出的另一個學說,叫人類文明的衍存度。人類文明越發達其實衍存度更低,是成反比關係的,也說明了人類文明是在走不歸路!至於人類還有多長時間的文明延續期?則取決於人類有沒有另一個發展空間,有則時間會延長,沒有的話,怕越來越危機四伏!

引申開來,說到底人類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原因在於人類的用智達到了極致,最後就威脅到自己了。很簡單的例證就是:農業文明導致糧食過多人口氾濫成災,人類戰爭加劇,工業文明導致金屬製品氾濫成災,武器完全火器化,毀滅烈度上升……當今世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很明顯由於AI的廣泛運用,人類會大量失業,過多的無業人口氾濫將會導致全球人口危機,人類用智慧是好事,但也會“聰明反比聰明誤”。

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主席給我們這代人提出的宏偉命題!


我是風語者034


各國的歷史文明不是毀在野蠻交明手中的,而是毀在自己的手中的。

看中外文明的國家衰敗,皆是舉起吋改朝換代吋強大,後逐步衰敗。因打天下的是武官,治天下的是文官,皆因為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怕軍隊造反,一但得了天下,就重文輕武,造成了軍中無久經沙場的統帥,打仗無經驗的大將,征戰無血性的先鋒。

一但重文輕武的國家被外敵入侵,軍隊儘管人數上佔有優勢,但平吋缺乏訓練,實戰經驗又少,軍人又沒有血性,往往開戰都是不戰而敗。

所以看似強大的我國的宋朝和明朝,結果被少數的遊牧民族蒙古族和女真族給滅了。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在一群溫順的羊群中,來了幾支狼,狼很容易成為主宰。


惠舒旅社老闆


一個沒錢了敢拼命,願意拼命;一個有錢了不敢拼命,不願意拼命,結果顯而易見。就像敘利亞打敗國足一樣。


馬耀華3


提問者應該首弄清楚什麼是悖論,然後再提問。


風嚎777


因為低級野性敗壞崩潰毀滅消耗能量少甚至產生能量,而高雅文明秩序繁榮消耗能量是極大的,這是人類並萬類生滅苦樂是非善惡紛然雜陳不能永生永樂之本因。

所以哲學宗教主義乃至科學都不能揭示生命和自然之真相,因為真相比現實也許更殘酷而黑喑。


陽光明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正不治邪邪壓正,野蠻力弱文明行!


杜書生


這不奇怪且歷史教訓不在少數且時有發生,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個人無不例外,古代有之,近代有之,隨著軍事技術和經濟發展,現代紅眼病不會因此消失而更為激烈且蓄勢待發,弱肉強食無不時時上演。


guanshanyhhy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高度文明的時代,必定重文輕武,高度文明的國家,必定社會歪風邪氣盛行,人人毫無愛心,富者驕奢淫逸,貧者為衣食所累,兩極分化嚴重,社會矛盾堅銳,人心離散,散沙一盤,偶因一點風吹草動,必定為野蠻尚武民風摧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