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有哪些明顯的硬傷和槽點?

gaodaf21


《大贏家》明顯的硬傷:1、該電影是改編自日本小說《永不結束的遊戲》,按各國的國情這部電影並不是大家都能喜歡和理解,如韓國電影《寄生蟲》;2、這部電影的類似電影(同名小說改編)前面已經有兩部,對電影的口碑及影響打了折扣。

《大贏家》明顯的槽點:1、第一個就是硬傷的第二條,雖然真正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知道這兩部除了一些標誌性畫面之外,其故事內核和展現的精神完全是不一樣的,但這就是一個最大的槽點;2、這部電影雖然深刻,但是顯得有點枯燥,雖然電影折射人生,但並不是通俗易懂。


御紀之風


前天在西瓜視頻上看了大鵬的新電影《大贏家》。

說實話,要說明顯的硬傷,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並沒有打動我。這點對於觀影者來說何其重要。這就像在距離高潮很遠的地方,有一個人就先繳槍了,只剩下了索然無味。



在觀看電影前邊片段時,我倒是希望大鵬演這樣一個人:由於平時自己壓抑太多,對於搶銀行這件事兒變成了假戲真做,注意,是真做。不是像影片中那樣:告訴觀眾我在表演搶劫,然後弄一個無傷大雅的搞笑片段,實在是讓人難以提起興趣。


柳巖飾演的銀行女員工中途點火鍋這一段,我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迎合觀眾的惡趣味。這個片段,我知道導演的用意,想讓我們笑,但是說實話,這樣的片段真的很難讓人笑出聲音來,反倒覺得有點尷尬。像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秋雅和尹正出現的畫面,配上費玉清的《一剪梅》,加上尹正的神級表演,這種狀態反而會讓人忍俊不禁。


其實,電影最重要的是能撥起一根琴絃,這根琴絃要真正的做到觸動觀眾。就像《海上鋼琴師》那般熱愛大海,討厭大地。就像《教父》一般做一個不想被別人操縱的擁有權力的人。就像《忠犬八公》一般綿綿而又堅定的溫情..等等


當一部電影看了之後,你的心中只有四個字:索然無味,那就真的不是一部重複看的電影了。


關宇電影


前些天,收到推送消息,大贏家免費播放,說實話,我最開始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看到這部電影的介紹是大鵬演的,想著應該是喜劇片,就去看了看。

看到他們開始演習搶銀行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原來是翻拍的啊。但是我還是繼續看下去了。

看完之後,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部電影,標的是喜劇片,但是全程我沒怎麼笑過,看下去完全是因為劇情。

有些劇情其實我感覺完全沒有必要,比如點火鍋外賣那一段,本身我已經帶入了,然後有那種緊張感了,這突如其來的火鍋,又把我拉了出來

還有就是人物態度轉變的太快了,也太尷尬了,原本除了柳巖和保安,其他人都不願意配合的,甚至還有位抽了嚴謹一耳光,就能想到她是有多不願意配合,到最後居然會這麼配合。雖然最後交代了他們本身沒有故意孤立嚴謹。

還有最後人質都上了車,就嚴謹兩人沒走,你說你那麼嚴謹,怎麼到自己這裡就不嚴謹了呢,正常的人質脫離了劫匪的控制還能那麼配合的上車然後開車走嗎???


肥皂說電影


從《我不是潘金蓮》的自毀形象,到《鋌而走險》中的搏命演出,再到《受益人》裡邊緣人的入木三分。

大鵬已經完全擺脫了屌絲男士帶給大家的“土味喜劇段子手”的印象,正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電影風格——黑色幽默。

包括這部剛剛上映的電影《大贏家》。

《大贏家》採用了標準的好萊塢4+1敘事結構。

將建置設定、複雜情節、發展部分、高潮這四個部分平均分配,並加一個短結尾。

接下來我將說說究竟什麼是4+1敘事結構,以及這部電影為什麼稱得上“遺憾”。

第一部分:建置設定

故事的設定很有意思,銀行和公安聯合舉行了一次防恐演習。從銀行選一個人來當劫匪,然後警察把劫匪制服,演習結束。

這對於大家來說都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的事情,每個人的觀念裡都認為在這樣一個法制社會,哪個人會不要命了去搶銀行,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可謂微乎其微。

實際生活中也確實如此,你可以仔細回憶回憶:你看了這麼多年的國內新聞,有幾條是搶銀行的?

銀行難搶,為什麼?

電影給出黑色幽默的解釋,300萬的鈔票有70斤重。如果搶個2000萬,那有快500斤,怎麼搶?!

就在大家以為這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演習的時候,只有一個人當真了,就是電影裡的主角——嚴謹。

他是銀行職員,也是被銀行選出來搶銀行的假冒劫匪。

退伍軍人,自學考取金融管理學位,而正如他的名字,這個嚴謹是一個做事非常嚴謹的人。

他為此認真的策劃了整個搶銀行行動計劃。

電影採用的是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模式,一開始搶劫就錯誤百出,搶了錢出來,很快這個嚴謹就曝光在十幾輛警車面前。

而就在這時,發生了第一幕轉折——嚴謹逃回了銀行內,並控制人質。

到這裡,第一部分建置部分結束。

在好萊塢電影模式中,建置部分就是開頭的20至30分鐘之內,把所有人設、事件交代明白,並且用一個轉折點事件結束建置部分。

《大贏家》正是如此。

第二部分:複雜情節

此時電影開始構建各種各樣的複雜情節。用時也是20—30分鐘。

《大贏家》複雜的來自人物,五個銀行職員,凶神惡煞的老員工、圓滑世故的經理、兩頭草的胖子、暗中支持嚴謹的女主和有些憨厚的保安。

此外還有三個意外滯留在銀行的客人,爺爺和上初中的孫子,二人一直有隔閡。一個被未婚夫突然拋下的孕婦。

加上最早安排執行任務的男警察,和一個突然闖入的“臥底女醫生”。

其實放大了來看,這十個人質就像是代表大眾的十個“陪審團成員”。他們正在均衡著一場是不是應該繼續的演習。

更深刻來說,他們是代表著我們每個觀眾,在決定是不是應該支持嚴謹在這場演戲中的這份“嚴謹”。

而後牽扯越來越廣,一場平平無奇的演習竟然把特警隊都牽扯來的。最後四名特警隊員強行闖入銀行引發“假爆炸”並“假死”,而結束複雜情節。

在好萊塢電影中,複雜情節部分需要強調電影核心目標,並且用一個大事件來結束。

《大贏家》的核心目標正是——是不是應該連一場演習都要用最嚴謹的態度對待?!同時用四個特警隊員的死來強調——事態正在越來越嚴重。

第三部分:發展情節

在好萊塢電影中,發展情節是指所有的磨難都排除了,主角朝著目標進行奮鬥。

而在《大贏家》中,嚴謹的目標就是一絲不苟的完成演習,而他這份態度漸漸讓身邊的那些“人質”都注意並且重視起這件事。

此時銀行負責人強行闖入,並企圖威逼終止這場演習的時候,所有的人質都站了出來,他們支持了嚴謹的決定,繼續演習下去。

這裡的設定相當有意思,為什麼這些人質會開始接受嚴謹的想法?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斯德哥爾摩效應。

斯德哥爾摩是指:劫匪和人質在劫持與被劫持,恐懼與強權的對立關係中,當人質在被劫持到一定時間後,人質會對劫匪產生依賴,甚至會做出幫助劫匪的舉動。

而電影《大贏家》中,在“人質”的幫忙下,外頭的警察、媒體、互聯網上的觀眾,所有人都開始認真關注這場“假劫案”。

第四部分:高潮部分

好萊塢電影高潮部分是跟在“最黑暗的時候”過去以後,主角不得不開展行動,實現目的。

而隨著銀行負責人的離場,演習繼續。

演習總指揮對嚴謹定了一個最後目標:“9:30前如果我們沒攻進來,就算你贏。”

而此時我們見識到了嚴謹的厲害,為這次假搶劫他足足寫了一本筆記本的詳細計劃。

A計劃失敗了用B計劃,B計劃失敗還有C。

他真正考慮到了方方面面。最終在一個又一個細思極恐的設定中,他出乎意料的贏得了這場演習的勝利。

嚴謹的勝利是必然的,因為他將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同時相信演習的總指揮也是很樂於看到他們行動的“失敗”,畢竟能在演習中總結失敗,一切都還不算晚。

一個短結尾

4+1中的“1”是結尾,好萊塢電影模式的尾聲是很短的,通常只有一兩分鐘。

尾聲的目的是用來證實現狀的穩定性。

在《大贏家》中嚴謹抱得美人歸,兩人幸福的吃著路邊攤,故事結束。

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影正與好萊塢電影模式接軌,並擁有自己的特色和受眾。從近幾年電影票房冠軍都是國內電影就可以看出——我們已經愛上了中國式電影。

中國式電影有著特有的深度,那麼在觀影之後,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部電影留給我們的三重反思。

第一重:家庭和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

電影中有一幕,警察讓嚴謹的父母去銀行門口喊話勸嚴謹投降,正常的父母都是大哭大叫,勸兒子趕快放棄抵抗。

但是嚴謹的父母很有意思,他們一直在“支持”著兒子,還有他的妹妹,甚至幫助嚴謹完成這次搶劫。

當然,這不是真的搶劫。電影表達的是一種支持。

正是有著愛與包容的家庭,才讓嚴謹成為了“嚴謹”的人,他堅定的做自己,做他想成為的那個人。

第二重:我們對於那些“槓精”該持有什麼看法?

這裡的“槓精”是個褒義詞,是指特別較真的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討厭這類人,我們總是在試圖用一些小聰明希望獲取生活的方便。

比如有些事可以先辦,手續後補上。比如理所當然會希望演習快點結束,大家放半天假多麼愜意,有必要撐到大半夜嗎?

那些特別較真的人通常是會影響到我們小利益的人。

於是我們經常責問那些人:“你那麼認真幹嘛?你這不是有病嗎?”

認真也是一種錯嗎?遵守規定的人為什麼讓我們覺得他們是異類,覺得他們腦子一根筋,“冥頑不靈”?

而現在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那個有病的人,或許不是他,而是我們。

第三重:我們是否應該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我們都在過著一種大多數的生活。

大多數人幹什麼我們幹什麼。大多數人覺得應該巴結領導,大多數人覺得應該少管閒事。

哪怕有時候我們真的很想發聲,哪怕有時候我們明知這麼做是錯誤的,可還是選擇忍,選擇遵循大多數。這樣最安全,也不需要承擔額外風險。

只有很少人會堅持自己的願景,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

有人會說,真正做自己好難啊。和大多數人一樣生活有問題嗎?

有人會說,真正做自己會給我們帶來點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呢?

做自己意味著什麼?

是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忠於自己的想法,是勇敢面對不公,是不與卑鄙者同流合汙。

是哪怕可能要面對一無所有,依然迎風破浪。

我們一直在追求金錢和利益的大贏家,而真正的大贏家只有我們都做到“嚴謹”,做到成為了我們原本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自己想要的不平凡,不虛度和浪費時光,才能無憾這不會再重來的此生。

結語:

當經過這三重反思之後,電影結束,我們應該會感到遺憾。

這部《大贏家》可能是2020年最遺憾的電影,就像電影裡警察說的那句對白:“像嚴謹這樣的人,一百個裡應該要有一個,如果沒有,還真的不行。”

如果這部電影能早數月上映,或許它引發的討論和反思就能早一些到來。

那麼2020年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許會出現很多個“嚴謹”,或者災難就不會降臨,或許我們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遺憾。






影視錒Q


大贏家是改編自日本的小說,由於人文性的不同,造就了事件本身特殊的人設感自帶喜劇色彩,構成了人物的可信度,大眾願意去相信他們心裡的那個嚴謹的貧民形象。

為什麼人們願意相信嚴謹這類人的存在呢,原著中,讓這個人時時刻刻都包裹在日本人的那種個性裡,他們客氣,拘謹又認真。也就是這種特殊的人文氣質讓人物更加的立體,也就更加的有信服力。

而大鵬演的那個嚴謹呢,不夠社會感,表演痕跡太重,沒有進人物,(除了演處長的田雨,周圍配戲的都不是故事節奏裡的人物,孟鶴堂還是說相聲的,代樂樂還是演小品的,屈菁菁還是演電視劇的…)這就造成了本來是一部有些哲學命題,用喜劇手法來層層遞進的作品,最後成了一場鬧劇,串味兒了。


超人的王國


首先澄清一點,《大贏家》並不是《率性而活》的翻拍,它與韓版一樣都是購買了日本小說《遊戲永無結束時》的版權。

這樣的話,兩者都在同一起點上,理應比較一番。但在看完《大贏家》之後,我感覺並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了。並不是因為差距過大,而是一些讓人心底發涼的原因,如鯁在喉。


玄華南年


這部電影用戲中戲的故事模式,講述了一家銀行為了預防犯罪,聯合公安局搞了一次大規模演習。

在這一過程中,大鵬飾演的銀行職工,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劫匪的扮演者,耿直的他不按套路出牌,並沒有選擇走走過場,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最真實的劫匪。

他這一較真,讓自己的領導和同事十分不爽,因為這些人只想著早點完事早點回家;也讓參加演習的警察同志有些難堪,他們可能也想著早點完成任務早點回家,但是礙於領導的監督,只好將演習進行到底。

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展開,大鵬扮演的劫匪搶了銀行之後,愚蠢地並沒有立馬逃走,而是被警察逼著重新回到了銀行大廳,這樣以來他就把辦事的群眾和他的同事變成了自己的人質。

大鵬飾演的這個角色做事認死理,屬於職場上的那種軸人,他對待這次演習的態度十分認真,為了更好地扮演劫匪,在小本本上做了好多功課。

他演上了這個劫匪之後,一下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而他們的同事們卻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在演習,是在走過場,是在完任務。

又由於這群同事下班了之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有的要去看牙醫,有的要去看丈母孃,所以他們和大鵬之間起了巨大的矛盾他們開始極度地不配合大鵬。

就在這時大鵬的人質中有一名孕婦身體突發不適,警察趁機派了一名女警察化妝成醫生去制服大鵬,但是這女警察竟然功夫不行,並沒有制服大鵬,反而自己被反殺了,演習只好繼續。

這個時候故事在情節上出現了一個漏洞,那就是如果人質中的孕婦身體真的出現了不適,警察這個時候只想著破案,而沒有派真醫生進去,如果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樣真的合適嗎?

警察又派出了特警隊,但是不超過10分鐘,又被大鵬給收拾了,這樣一來警察和大鵬陷入僵持階段。

可是這一下,大鵬徹底激怒了自己的同事,其中有一個彪悍的女子跳出了演習,怒吼著讓大鵬別玩了,甚至衝過來打了大鵬一耳光。

結果她被判定了被劫匪強姦。

警察這個時候,打出了親情牌,找來了大鵬的父母,希望他們勸勸兒子,早點出來投降。

結果這一家人全是奇葩。

爸爸上來直接鼓勵兒子繼續給警察製造困難,媽媽則利用兒子上電視的機會張羅著相親。

最奇葩的是。

編劇這時候莫名其妙給大鵬安排了一個聲帶受傷的妹妹,多年不怎麼說話的她,這次鼓起勇氣用男生的聲音竟然也給哥哥加油。

她就那麼想要哥哥真的成為劫匪嗎?

最可笑的是。

大鵬的同事一看,人家的妹妹都那樣,還這麼努力給哥哥加油扮演劫匪,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配合呢?

這段情節實在是太扯太垃圾了。

大家想想看,現實中有劫匪真的搶了銀行,警察是有理由請劫匪的父母來給劫匪做做思想。

但是很顯然,大鵬的父母沒有配合演習,沒有扮演好一個劫匪的父母這種角色。

又想想看,既然大鵬的父母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兒子是在扮演劫匪,那麼自己兒子銀行的領導要求他們勸兒子早點結束演習。

他們會無動於衷嗎?

他們會不為兒子的前程考慮嗎?

《大贏家》中諸如此類的故事漏洞實在太多了,究其原因是創作者沒有把握好影片的類型路線 ,一會好像是警匪片,一會又跳出了警匪片的氣質,強行進行沒有意義地搞笑。

這樣以來,就造成影片類型風格的不統一,進而也就造成了影片在節奏和表演上的混亂,最終讓沒有耐心的觀眾選擇了中途退場。

當然了影片的主創在有些地方還是花了一點心思,但是奈何頭頂懸掛著審查制度,只能選擇將故事以戲虐的方式講下來,最終就有了這種不倫不類的畸形電影。

好多網友反映,這部電影和韓國的某部電影很像,以為是抄襲自韓國電影,其實不然,韓國的那部和這部都是翻拍自日本的原作電影。


翼之羊剪輯


核心內容只能靠臺詞表達太硬傷,最後那個煽情太生硬了,如果最後那段稍微改一下或許更加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