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最適合學齡前孩子的課程是什麼?”

這是很多家長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準備開始學習和探索他們周圍的世界,他們充滿對周遭的事物都充滿了疑問,一切都新鮮而又令人興奮。也因此,學齡前兒童就像一塊海綿,他們沉浸在大量的信息中,家長想要利用這些信息是可以理解的。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今天的父母和孩子都生活在一個強調競爭的社會,“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非常有市場。於是,開發的孩子智力成為父母非常重視的事情,簡直不惜時間和金錢。到底應該怎麼開發和提升孩子的智力,才是正確、成功的育兒呢?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姆,曾經對近千名的嬰幼兒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一個人在17歲的時候智商為100,8歲進行開發,那麼智能開發20%,但是4歲時進行開發可以達到50%,而更大的潛能開發是在3歲以前。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走出智力認識的誤區

傳統的教養觀念以為,讓孩子早早識字數數、背背唐詩等,就是智力開發。現代父母都受過一定程度的教養,自然知道,智力是一個綜合體,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等。

因此,孩子的智力發展不能只侷限於一方面,而應該從多方面入手。

智力的開發有關鍵期嗎?

0-4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此時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大腦迅速發育,正確的早期教育會事半功倍。這早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許多父母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非常重視早教。那麼,家長要開展正確的早教,就必須瞭解孩子智力發展的幾個關鍵期,從而“因材施教”。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0~1歲 對聲音的辨別,這時候家長可以模仿動物的叫聲,如小鴨子、小牛、小羊的聲音,讓寶寶跟著一起模仿。

0~2歲 動作發展的關鍵期,通過寶寶日常喜歡的玩具進行吸引,讓寶寶嘗試著抓取,促進他們的動作發育。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1~3歲 口語發展的關鍵期,引導寶寶關注父母說話時的嘴型,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甚至可以進一步讓寶寶嘗試瞭解模仿語言有什麼含義。

2~4歲 記數能力的關鍵期,父母在家中可以常和孩子一起數數,或是在給小朋友糖果和玩具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數數,增加寶寶對數字的感性認識。

家長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關於算數的書書籍,如10以內加法運算、10以內加減法混合運算、豎式計算等多種能力綜合運算。利用新奇的插圖、各種可愛的玩具和小動物以及孩子熟知的身邊事物,提高孩子對數字和算數的興趣。

聰明媽媽都會陪4歲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1、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有一些寶寶專注力很高,恭喜你,你家寶貝的起跑線就已經很高了!可不要小瞧專注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專注力高的孩子不僅可以擁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也會更加出色,這是毋庸置疑的。

4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因為年級尚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很難擁有良好的專注力,如果家長能採取寓教於樂,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小遊戲,小朋友的專注力也會大大提高。

例如,寶寶在做遊戲時大腦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此時他們學習東西和養成習慣的效率也會比平時更高。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這方面。家長多和孩子做:找不同、走迷宮、連一連的遊戲效果會更好。

2、與孩子做遊戲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每個小朋友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是洋娃娃,也可以是小汽車。家長可以讓孩子給它們分別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或是在玩過家家時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遊戲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還可以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3、睡前閱讀

在睡前給小朋友讀一些繪本、卡通畫冊,可以培養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和想象力、理解能力,書中有很多的角色和故事,發生的故事情節、人物關係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給孩子實際的人際交往帶來幫助。

寶寶4歲前,家長多陪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智商越來越高

0~4歲的孩子,每一天都是在成長的,所以每一天的教育都是不能鬆懈的。同時,在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建立一種意識,即過程比結果要重要。對於嬰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學會看和聽本身就是很好的智力發展,這些過程就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不要總是期待孩子能識字多少,能背多少首唐詩。

有時,過於勉強孩子去學習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反感、厭惡學習就得不償失了。寓教於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享受學習過程,熱愛學習,保持好奇心,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良好的態度和能力,這才是成功的早教與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