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波爾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標誌”品牌是如何運作的?

波爾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標誌”品牌是如何運作的?

導語:經過幾百年的積累,法國形成了十大葡萄酒產區,其中出產全世界最貴的82年拉菲的波爾多是其中最著名的產區。這裡有葡萄酒“地理標誌”範本、有全球最成功的葡萄酒銷售模式,這些品牌方法,或許比拉菲本身更值錢。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香港電影《賭神》中周潤發的一句“來瓶82年拉菲!”讓全中國的暴發戶們記住了這個名字,從此82年拉菲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餐桌上。

讓酒評家讚歎不已的1982年拉菲來自波爾多,波爾多的全名應該叫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產區,並不僅僅包括港口城市波爾多。波爾多是一塊種有很多葡萄、建有約9820家酒莊,釀很多葡萄酒的地方。

法國是第一個將這種“為什麼波爾多的酒風味很好”歸因於“風土”(Terroir)的國家。Terroir詞根是指“土地”,對於葡萄園來說,是涵蓋了土壤、氣候、人的一個生態系統。整個系統整體決定了“波爾多口感”。

波爾多地處法國西南部,所處緯度是北緯45度左右,沒有極冷和極熱天氣。大片的松樹林保護葡萄園免受大西洋風暴的影響。適宜的氣候使葡萄種植有恰當的成熟度和生長期。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波爾多葡萄酒走入歐洲上流社會

法國葡萄酒產區幾千年前就形成了。據說是羅馬人把葡萄藤帶入波爾多,2世紀時葡萄樹遍佈整個波爾多。

波爾多城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成為將內陸葡萄酒銷往意大利的海運集散地。後來,當波爾多地區大面積栽種葡萄併成為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後,葡萄酒貿易繼續進行,以海運對外銷售為主。當時國內銷售不堪重稅,因此,波爾多葡萄酒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在17世紀,波爾多酒主要賣給荷蘭人和英國人。

當時的英國上流社會,基本掌握了整個歐洲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潮流話語權,英國貴族對波爾多葡萄酒的喜愛,迅速被其他國家的皇室和貴族所仿效,波爾多葡萄酒在英國上流社會很快成為時尚。

在其後的幾十年間,追求高品質葡萄酒的英國人對波爾多酒產地的認識越來越細化,在細化到村鎮後,他們又進一步細化到了一些著名酒莊。

原產區命名控制制度

為了重新塑造產區形象,改善假酒橫行,許多假酒,劣質酒冒充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葡萄酒的局面,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以豫園莊Chateau Fortia的羅伊-博索瑪利男爵Baron Le Roy de Boiseaumarie為首組建了一個生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發布了一系列關於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的方針,定義了產區,規定了可以用來釀酒的葡萄品種,採摘時葡萄含有的最低潛在酒精度,限制了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方法。經過一系列整頓,使得教皇新堡很快得以復興,並且成為法國第一個AOC產區。

法定產區葡萄酒(AOC/AOP)

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中文譯為“原產地命名控制”,是法國葡萄酒獨特的地理標誌,被用於保護法國本土所生產的葡萄酒。

AOC體系規定了相同地理區域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階段,保證了波爾多產區間公認的釀酒工藝標準。

AOC通過不同地區的風土特徵來描述葡萄酒,賦予葡萄酒獨特的身份特徵,也就是該產區地域的典型性。

在法國,每個AOC產區都有自己的規範要求,每一位本地生產商必須遵守這些規範,才能從中受益。

這些行業規範主要包括了你可以種植和釀造使用的葡萄品種。該地區酒農種植葡萄的大小,每公頃的密度,所允許的最大產量以及葡萄豐收時期採摘方法和葡萄育種的時間等等……

AOC是波爾多葡萄酒最強大的質量保證,也奠定了波爾多葡萄酒平均品質的優異。經過INAO(原產地名稱研究所)的檢驗,才能成為專家認可的法定產地葡萄酒列表上的合格產品。現在能使用AOC標識的產地有400個。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法定產區,共有62個法定產區AOC,其種植面積幾乎與德國或是南非相當。波爾多總產量約為七億五千萬瓶,出口數量約佔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數為AOC法定產地葡萄酒,佔法國AOC葡萄酒產量的1/3。

波爾多葡萄酒可以單獨用一個產地來定義,從地區級的Bordeaux,Bourgogne,到公區級或村莊級,如Pauillac, Nuits St. Georges,還有最小到葡萄園一級Romanee Conti。在同一個地區內,更高一級的AOC要求比較低一級的AOC對於單位產量,收穫時的葡萄含糖量要求會更高。因此,一般來說質量也就更高一些。

2015年,波爾多(Bordeaux)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法國進行改革,AOC被更新為AOP(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但是隻是稱呼上的改變,意思並沒有變。

AOC(AOP)的管理

成立於1935年7月30日的法國國家原產地名號研究會(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 INAO)是AOC的管理機構,同時AOC葡萄酒在生產和銷售環節還受到DGCCRF和DGI兩個機構監督。

DCI受理有關葡萄的栽種、葡萄品種、採收、庫存和釀酒程序等的申報,然後進行相關的核查。DGCCRF的專家們則在生產和銷售等階段採樣做分析,以確定該酒是真的,沒有任何欺詐的地方,是一個打假辦公室。

INAO在各產區都有辦事處,但是他們不可能把每一種推向市場的酒都品嚐一遍。一般來說如果某家酒廠的某種葡萄酒一直使用某一個名號,那麼INAO官員便不再過問,如果這支酒想要使用更高級的名號,就要經過INAO一個非常複雜的評審程序。

分產區而定的波爾多列級莊

擠身波爾多列級莊,是波爾多各大酒莊終身的榮耀,也代表是波爾多最優秀的葡萄酒。在波爾多,列級莊的概念要分產區而定。

目前最為消費者熟知的是波爾多左岸梅多克產區——1855年梅多克列級名莊,目前共有61家酒莊躋身其中,酒標上一般會標註“GRAND CRUS CLASSES”字樣。

1855年梅多克列級名莊

1855年,第三屆世博會在法國巴黎舉行,波爾多商會選取了一些葡萄酒送展。展會組織者遇到了一個問題:每個酒莊只能有6瓶酒送選,這個數量僅夠展臺陳列和評委會品酒用。根據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要求,一定要在世博會期間有效地宣傳好波爾多葡萄酒,於是波爾多商會致函葡萄酒經紀人公會,要求他們提供“一份本省紅葡萄酒全部列級酒莊的名單,要明確每個酒莊在五個級別中的歸屬及其地理位置”,而這份清單就演變成現在的共計61個酒莊,5個等級的1855梅多克列級名莊。

世博會吸引來成千上萬的參觀者,雖然不能品嚐葡萄酒,但每位參觀者都得到了一張波爾多葡萄酒的詳細酒單和波爾多名酒分級表,參觀者可以依據此表挑選葡萄酒。

1855年梅多克列級名莊有紅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兩套體系,至今都還在廣泛應用,是高端葡萄酒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分級體系。1855年分級體系並不禁止市場給予優質葡萄酒一個更合理的商業價值。葡萄酒的售價總是根據其質量優劣而變動,根據年份不同,列級酒莊的酒價總會圍繞其在1855分級中的“正式”排位而上下波動。

波爾多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農產品拿出來定級的,所有列了級的酒莊都存在了100多年。而梅多克分級中的五大一級莊(Premier Cru Classe)地域較廣,歷史較久遠,家族比較長,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著名的拉菲、拉圖、瑪歌、木桐、侯伯王(也稱紅顏容)就是該體系最高的五家一等紅葡萄酒酒莊。

從世紀初開始,波爾多陸續又建立了數個等級體系,部分甚至帶有淘汰機制,這對波爾多不同產區葡萄酒的市場推動和優質葡萄酒的鼓勵起到不小的作用。

除了梅多克的列級酒莊排名,還有1855年的蘇玳甜白列級酒莊,格拉芙列級酒莊,聖愛美容列級酒莊,此外,還有士族名莊(中級莊)、藝術家酒莊(工匠酒莊)等。

在法國葡萄酒的分級制度中,AOP(AOC)之下,還有兩個等級:可以由歐共體不同地區的葡萄汁勾兌而成,酒標上沒有產區提示的非法定產區酒(VDT/VDF),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38%;在法國境內產地釀造,不和其他產地的葡萄酒勾兌,可用產地名命名的

地區餐酒(VDP/IGP),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15%。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法國是葡萄酒質量控制制度的先驅,歐洲和其他國家的葡萄酒質量控制制度都多多少少由此演變而來的。如意大利的DOC制度,西班牙的DO制度等。

五大名莊之冠:拉菲酒莊

拉菲(Lafite)酒莊,是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酒莊的名字Lafite來自當地方言,意為“小山坡”。拉菲歷來是貴族與政客的最愛,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時尚鼻祖蓬巴杜夫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等都是“菲粉”。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在拉菲莊園目前保留的最古老的酒瓶是1797年的,最老的葡萄藤則種植於1886年,而拉菲古堡的歷史可追溯至1234年。拉菲古堡所在的莊園的第一個有記載的莊園主是皮埃爾·德·貝誇朗貴族(Noble Pierre de Becoyran),他在1533年從一個佃農那收到一份“年貢和地租”認可書,但當時主要種植糧食,並無提及葡萄酒。

真正開始規模性種植葡萄,令拉菲聲名鵲起的是一位有著“葡萄王子”之稱的塞居爾公爵(J. D. Segur)。塞居爾公爵是當時世界酒業一號人物,被譽為“波爾多最富有的人”,在1716至1755年間曾同時主宰拉菲和拉圖兩大頂級名莊,而拉菲也於1670年至1784年間在塞居爾家族中相傳了四代之久。

之後,拉菲被多次出售易主。現在在拉菲的酒瓶上,能看到含有五支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族徽。1868年8月8日詹姆斯·羅斯柴爾德男爵以超過479萬法郎的天價購得拉菲古堡。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除了拉菲古堡,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DBR)還擁有杜哈米隆(Chateau Duhart Milon)、萊斯古堡(Chateau Rieussec)和樂王吉古堡(Chateau l'Evangile)等酒莊。

拉菲古堡的葡萄園分佈在三大區域:圍繞城堡的山丘、城堡西面的卡許阿德臺地及比鄰聖埃斯泰夫村(Saint-Estephe)一塊約4.5公頃面積的地塊。總葡萄園面積112公頃,朝向好,日照充足,東邊與吉倫特河接壤,底土為第三紀石灰岩,覆蓋一層厚厚的細礫石,混有風成砂,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排水條件。

釀酒師負責釀酒標準與流程控制

波爾多地區對酒莊的監管具體是通過酒莊行會下的釀酒師進行的。釀酒師的工資來源於酒莊,但酒莊並不是直接把錢交給釀酒師,而是交給行會,由行會負責考核並決定釀酒師的工資待遇。

釀酒師分級別,級別與他們的年薪直接掛鉤,主要負責釀酒過程中的標準與流程控制工作,質量還得由酒莊自己負責。

釀酒師對葡萄園的行距和株距都會規定得很詳細,甚至每到葡萄採摘時節,波爾多地區的釀酒師甚至將收葡萄的時間精確到某一天的某個鐘點。因為有時候早收割或晚收割兩個小時,都會對葡萄的糖分含量有不小的影響。而拉菲酒莊是願花重本僱用最頂級釀酒大師的名莊。

拉菲酒莊的平均樹齡在四十年以上,每年的產量大約三萬箱酒(每箱12支750ml)。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到高質要求。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生產一瓶750ml的酒。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拉菲酒莊只出產兩款酒,即拉菲古堡和副牌酒“拉菲珍寶”,也就是俗稱的大拉菲與小拉菲。拉菲酒莊所屬的集團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商業酒款,如“拉菲傳說”、“拉菲傳奇”、“拉菲珍藏”等,其實它們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拉菲。

世界上最貴的紅葡萄酒——拉菲古堡

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順,十分典雅,被稱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后"。由曾任駐法大使的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簽名的1787年波爾多地區的拉菲古堡,號稱曾是世界上最貴的紅葡萄酒。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拉菲古堡主要使用赤霞珠和美樂調配,比例分別達80-95%和5-20%,有時會加0-5%的品麗珠與小維爾多調配。個別年份如1961年使用了100%赤霞珠,1994年使用了99%赤霞珠加1%小維爾多。拉菲古堡的酒通常在全新的法國橡木桶中陳釀18-20個月。

與許多采購成品橡木桶的酒莊不同的是,拉菲古堡所用的橡木桶、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旗下的波爾多酒莊酒及部分海外酒莊酒均來自自己的制桶廠,在制桶過程中根據不同葡萄酒特點的需求配有特殊的“烘烤”程度。

拉菲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又名拉菲珍寶,像豐田之於雷克薩斯。副牌酒拉菲珍寶的葡萄主要來自“卡許阿德臺地”的葡萄園,這塊葡萄園於1845年被拉菲購入。拉菲珍寶與拉菲古堡一樣,主要使用赤霞珠與美樂釀造,但通常美樂的比例更高(30-50%),也在橡木桶中陳釀18-20個月,但只有80%使用橡木桶,新桶比例約10%。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為打擊假酒,自2012年2月起,所有拉菲古堡與拉菲珍寶的酒瓶蓋處都加貼了認證密封章。這一密封章由一組“氣泡代碼”組成,每組氣泡代碼都與一組字母數字代碼相連,獨一無二,消費者可根據此碼通過拉菲集團的官網www.lafite.com查驗真偽。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

進入二十世紀,由於戰爭和行業混亂,波爾多葡萄酒又經歷了數度起伏。終於在1948年成立了行業管理機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代表了波爾多葡萄酒領域三大行業角色:葡萄酒種植及釀造者、貿易經銷商和經紀人。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的作用即為上述三個角色建立長期聯繫,解決共同問題,根據政府法規制定葡萄酒行業的普遍規範,以及適用於整個領域的共同原則。協會受法國農業部和財政部的聯合監管。

協會有四大使命1.市場:在全世界範圍內宣傳波爾多葡萄酒;2.技術:不斷提高波爾多葡萄酒的品質;3.經濟:瞭解市場動態、貿易情況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4.行業綜合利益:保護風土、打擊假冒偽劣。

波爾多地區的酒莊用地監管嚴格,即便是酒莊主人,也不敢擅自變更酒莊內的土地用途。如果想更改土地類型,必須經過嚴格的申報程序。而且,通過申報以後,還要經過幾年的過渡期。假如提前變更了,將會影響協會對葡萄酒品質的認證。

波爾多的瓶型是由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發明:瓶型高,瓶頸細,瓶頸弧線部分有印章,法國西南部產區也使用,是世界使用最廣的瓶型。

為了波爾多葡萄酒打開中國市場,協會這些年做了3件事。“萬千探索盡在波爾”最新視覺形象推廣:表現波爾多多樣性,鼓勵中國消費者盡情探索波爾多葡萄酒;波爾多葡萄酒學校:集結50多位認證講師向中國的消費者分享波爾多葡萄酒的知識和品鑑體驗;注重社交媒體傳播:波爾多的官方微信和微博作為線上傳播的主要渠道,讓消費者瞭解波爾多葡萄酒的方方面面。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負責售賣的貿易體系(La Place de Bordeaux)

波爾多葡萄酒貿易體系(La Place de Bordeaux)是一種釀造商(酒莊)通過經紀人將葡萄酒出售給酒商的商業模式。

總的來說,波爾多葡萄酒貿易鏈包含以下幾個主體:酒莊、經紀人、酒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或餐廳)和消費者。該體系至今還是波爾多地區最成功的葡萄酒銷售商業模式,不僅適用於現酒交易,也適用於期酒交易。從中世紀起,它一直維持著波爾多葡萄酒產業的有序運行。

波爾多的酒商制度是由酒莊、經紀人和酒商組成的,他們分工明確,酒莊通常負責種植和釀製,酒商負責酒的出口和貿易,而經紀人既熟悉產品又瞭解需求,在酒莊和酒商之間進行溝通,起到橋樑和緩衝作用。

波爾多有300家酒商,95個經紀人。酒商控制了波爾多產區70%的銷售量,幫助波爾多酒進入全球160個國家的市場。在這300家酒商中,有8家的年銷售額在五千萬歐元以上,佔據了57%的市場容量。

每年春天,當新酒出窖準備銷售時,酒莊主人都要與酒商一起給葡萄酒定個合理價格。波爾多主要的經濟活動就是葡萄酒,可以說,定價合理與否,關乎波爾多的經濟前途。如果幾千家酒莊生產者賣酒給幾百名酒商,每年都從頭討價還價,會是不可想象的一片混亂。分級成為簡化談判程序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分級表都起著市場價格表的作用,它使交易雙方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出發點,並快速計算評估出當年葡萄酒的合理價格。

譬如,某酒莊一直按三級酒莊在賣酒,如果三級酒莊的價格公認為每瓶100法郎,這個價錢就會被買賣雙方所接受,並以此為基礎討價還價。根據當時的習慣(這個習慣延續至今),有些酒莊故意推遲其當年新酒的上市,以觀察市場對當年新酒價格的反應,因為搶先發布酒價沒有益處。

但是酒商制度也有很明顯的缺點,比如酒商可能根本不瞭解某款酒的技術資料,酒莊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都在哪個市場上出現以及終端消費者都是哪些群體。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經紀人(法語Courtier,英語Broker)這個角色就是介於酒莊和酒商之間起緩衝作用的。

經紀人不會像酒商那樣會擁有自己的酒標,不會自己釀造和裝瓶,他們只是從撮合成功的交易中抽取2%的佣金。經紀人手上把握了非常重要的市場信息,最主要的作用是通過提供準確的市場價格、供需信息及專業知識協助酒商蒐羅合適的葡萄酒。

因為整個波爾多隻有50%的酒是在酒莊內灌裝的,所以經紀人在散酒市場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散酒的銷售對象一般是酒商,酒商們會購買散酒用於生產自己的品牌產品。酒商會與某些酒莊簽訂長期的散酒購買合同,這些已經提前確定的信息會讓酒莊在葡萄的種植和酒的釀造方面做出更好的決策。

多元化的售賣方式

近些年,有影響力的媒體、酒評人在波爾多葡萄酒的定價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中間人的定價功能。當然也有不信任酒商制度,自己負責售賣的酒莊。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拉圖酒莊已退出波爾多葡萄酒貿易體系以及波爾多期酒銷售。

一些觀點認為,波爾多葡萄酒貿易體系過於保守,限制了商業自由。如此保守的制度對於巨頭十分有利,而小角色們或是新進入成員在其中生存艱難。同時,對於酒莊來說,過長的銷售鏈一方面削減了自己的利潤空間,也剝削了他們對終端市場的控制。波爾多酒莊常常抱怨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的消費者是誰。

今天的波爾多葡萄酒產業更加多元化:三種角色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了合併。獨立酒莊自行種植、釀造和銷售,他們對自己所面對的市場有更直觀的掌握,也必須承認無法同時拓展多個市場——更加適合小產量酒莊。一些財力較強的酒莊中出現了酒商業務,加強商業拓展能力。

但對於多數經營者來說,波爾多葡萄酒貿易體系一時間仍然不可或缺。小產量的酒莊雖然面臨著獨立銷售帶來更高利潤的誘惑,但也同樣需要承受更高的銷售費用。

波爾多期酒制度

波爾多酒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期酒(En Primeur)。拉菲正副牌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期酒制度,產品市場價格的漲跌不受品牌方控制,而是供求關係所致。

波爾多名莊酒的產量只佔整個波爾多產量的5%,但是銷售額卻能佔到20%。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名莊酒協會UGC(Union des Grand Crus)會在次年的春天舉辦一次期酒品鑑會,此時的酒還未完全釀造完畢,仍然停留在橡木桶中陳釀,還需要1年到18個月左右才能裝瓶正式出售。在期酒品鑑會上,所有名莊酒(以及其他一些雖然不屬於名莊,但是比較有名的酒莊)都會接受貿易商和媒體人的品鑑和評判。在綜合了品鑑信息的反饋,以及與酒商和經紀人的共同研究後,酒莊會定出一個由經紀人給到酒商的價格,然後酒商再加上自己的利潤放貨給他們的客戶,這就是期酒的整個流程。

傳統上期酒的付款都是分批次的,三分之一在下訂單的時候支付,三分之一在下訂單6個月後支付,最後三分之一是在裝瓶之前支付,這個時間一般是收穫季2年以後的夏天或者秋天。

期酒模式並不是所有酒莊都採用,對某一個酒莊而言也不是所有的年份都銷售期酒,並且每年的期酒所佔總產量的比例都略有調整。

期酒銷售模式的優勢就是加速了現金流。試想一下,在收貨季的次年就能回籠一部分資金,而不是非要等到兩年之後裝瓶之後,雖然價格上有一點讓步,但是資金上的壓力會小很多。

波爾多最大的酒莊擁有者——CASTEL (卡絲黛樂)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CASTEL(卡絲黛樂)是法國和歐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葡萄酒公司。旗下酒莊多達21個,葡萄酒品牌更是數不勝數,進入了世界130個國家的市場,在英國、德國和中國等10多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是赫赫有名的國際化家族企業。

卡絲黛樂在1949年建立時,只是一家家族作坊式的葡萄酒經銷商。隨著規模的擴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了自己的灌裝工廠,七八十年代開始收購葡萄園。

卡絲黛樂葡萄園的蹤跡遍佈法國各大產區,有17個都處於法國波爾多地區。這些酒莊很多都有著數百年曆史。比如,2011年收購的列級莊龍船酒莊(Chateau Beychevelle)距今已有近600年曆史,博思酒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時期。

這些酒莊在卡絲黛爾接手後,一方面完好地保留了歷史建築原來的風貌,另一方面在卡絲黛樂專業釀酒團隊經營下,改良葡萄品種、重新規劃葡萄園、優化葡萄園的管理、實現酒庫現代化以及不斷改進釀酒工藝。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與傳統酒莊的經營方式完全迥異,卡絲黛樂對渠道的熱情超乎想象。1988年併購Nicolas葡萄酒公司是其重要的轉折點之一。Nicolas是法國第一大、也是歐洲最古老的葡萄酒專賣店,遍佈法國乃至歐洲,卡絲黛樂的新產品總是被放在櫥窗裡最顯眼的位置。有了渠道,就意味著掌握了第一手的消費數據,這讓它之後的任何一次收購都有的放矢。卡絲黛樂在歐洲的第二大市場——英國的戰略也同樣如此,英國本土連鎖巨頭Oddbins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015年,在法國的銷量,商超系統佔到60%,剩下的30%是ON TRADE,即飲和餐廳渠道,另外剩下的10%是葡萄酒專賣店。

1998年,卡絲黛樂涉足中國葡萄酒市場。2006開始與經銷商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並從法國進口原裝葡萄酒,截至2013年,卡絲黛樂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已突破1億瓶。2015年國外葡萄酒集團在中國銷量,卡絲黛樂佔比最大。

本文素材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摘錄請註明來源神農島(ID:sndfly)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更多學習,可關注神農島首席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福來戰略品牌諮詢機構董事長婁向鵬老師的《品牌農業》《大特產》《農產品區域品牌》三部曲專著。

點擊閱讀神農島最受歡迎文章

1、馬雲:如果創建新公司,我會選農業

2、年銷100億袋的胡蘿蔔證明:沿著舊賣法,一定找不到新市場

3、韓俊: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是興農、強農、富農的主要途徑

4、來自日本,紅在中國,日本品種正在危及中國農業?!

5、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品類模式,是否陷入誤區?

波尔多葡萄酒:全球最成功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如何运作的?

不夠盡興?猛戳↓↓“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歷史文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