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有時候朋友們會問我,什麼品牌的葡萄酒好。我都會說,葡萄酒其實很多時候不那麼講品牌,更多的是講究她的產區。只要貼上這個品牌的葡萄酒,葡萄可以來自於各個不同國家,不同產區,而且品牌葡萄酒的葡萄品質相對不那麼優質。優質的葡萄當然都留著自己做好酒了。葡萄酒其實就是適合葡萄酒種植與釀造區域的土特產。象其它地方特色產品一樣,有著他們獨特的標籤。為什麼這麼說呢。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很顯然,一個產區的葡萄酒品質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諸如氣候、土壤、品種、種植、釀造等等。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法語稱之為“Terroir”,就是所謂的風土。風土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勃艮第,那些西多會年輕的修士們在葡萄園裡虔誠地勞動,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上帝。為了獲得獨特的葡萄酒,傳說這些西多會的修士們用舌頭品嚐土壤,將不同區塊不同味道的葡萄園用低矮的圍牆沏起來。這大概是勃艮第Climats 的最早來源了。2015年7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佈將法國勃艮第葡萄園風土(The Climats, terroirs of Burgundy)正式列為世界遺產名錄,葡萄酒風土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一個獨特的記號,人類文明的偉大佐證,並對葡萄酒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按我的理解,所謂的風土,是葡萄園生態系統各種因素的總和,在這個生態系統裡面,包括氣候、地形地貌、品種,土壤,還有在葡萄園照顧葡萄樹、採摘葡萄與釀酒的人。每個因素都用一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影響著這個生態系統。可以這麼說,最後釀造的葡萄酒,實際上就代表了整個生態系統。從葡萄園到我們的餐桌上,一瓶葡萄酒包含了所有因素的影響,葡萄酒實際上就是這些所有因素的記錄者。她可能包含著陽光下釀酒師與戀人的熱烈擁吻,包含著霜凍過後葡萄園種植者的哀傷。誰知道呢。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葡萄酒並不是僅僅只是一瓶酒而己,她不是孤立的,不是靜止的。你喝的這瓶葡萄酒,包括她生命旅途中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你打開她時的喜悅心情。一瓶葡萄酒,就好象一個人與一個地方的關係。人好說,長相,口音、飲食偏好,風俗習慣,等等,都可以為他貼上你是這個地方的人的標籤。你要了解一個人,或者要從他的家鄉瞭解起。或許葡萄酒也一樣,你要了解一瓶葡萄酒,你可能要從她的產地開始瞭解。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我們大多數人對葡萄酒的理解,可能僅僅限於葡萄酒的特點、葡萄品種的常識,葡萄酒的組成。我們會用一些詞彙去評價一款葡萄酒的外觀,香氣特徵,葡萄酒的結構,甜度、酸度、單寧、酒體等等,但可能這僅僅是表面的。

朱衛東:再論葡萄酒的“風土”

我們可能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了解葡萄酒的原產地、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更復雜的方法來解釋葡萄酒來自於哪裡。因為“風土”就象其他複雜的生命一樣高深莫測。很多時候,我們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形成這種性格,但是,我們不可能用語言來完全概括性格形成的種種因素,這也是,我們也無法一一為你剝開影響葡萄酒形成的層層因素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去不斷地探求,波爾多酒為什麼是這種味道,勃艮第酒為什麼是這種風格。這兩個葡萄園明明挨在一起,為什麼味道相差這麼遠!

探勃葡萄酒風格形成的奧秘,有時候與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樣深不可測,但這正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作者介紹】朱衛東,國家一級品酒師,國際侍酒師高級講師,WSET官方授權講師,廣州市最早從事葡萄酒文化推廣的指標性人物,兼任多家企業和協會的葡萄酒顧問及培訓講師,十年間,為行業輸送了大批的專業人才,對葡萄酒的認識和理解有自己獨到的一面,有共同興趣的愛好者可加個人微信:happwin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