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系车的安全性怎么样?

旅游szjz


日系车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日系车在国内市场一直有着“皮薄馅大”的说法,提到日系车一直就是“不安全”的代名词,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日系车的安全性为何受质疑

其实老实说,日系车能有这样的印象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在中国只有短短三十年的私家车历史上,能上全国人民牢记的车祸并不多,当年雅阁的“婚礼门”绝对是其中之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14年了,但是只要说起“婚礼门”依旧有非常多的人记得当年看到这则新闻的惨烈——那台雅阁当年直接被撞成了两截,从那个时候开始,似乎日系车在安全性方面就有不可回避的原罪。

此外,在本该讨好消费者的地方,日系车也做得不好,例如当年的“关门声”这个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关门声并不能代表一台车的安全性,车门对于车辆的安全性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很多消费者总会因此认为日系车用的钢板薄,而从传统意义上来理解,薄的钢板自然没有厚的钢板更安全。还有日系车的车漆厚度,至今都是一个值得吐槽的地方,尽管我们知道车漆和安全性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会给大家造成一个日系车偷工减料的印象,毕竟连车漆这种地方都能偷工减料的车企能在钢材上给你多好的料呢?而这种推理在逻辑上其实并没有问题。

日系车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但是日系车的安全性真的像大家想的那么不堪吗?其实在前几年,就有人坚持不懈的和普通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并且也拿出了美国IIHS的相关碰撞试验结果,证明日系车事实上是很安全的,但是很遗憾,这件事情被证明是很难推进下的,因为反驳者会说那是美国的日系车,和国内的日系车不是一回事。

我很开心中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类似于IIHS的机构——中保研,这个独立于厂家的公司可以给我们关于每台车的安全性的非常可观的评价。从这两年中保研进行的测试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位居测试成绩前几位的车型竟然是日系车居多。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级车领域,亚洲龙、凯美瑞、天籁都得到了碰撞全优的成绩,雅阁也是除了正面和侧面碰撞良好,其他全优的成绩,而德系车老款宝马318i则得到了正面一般的成绩,大众迈腾则是正面一般,侧面良好的成绩,至于还没有正式评出成绩的帕萨特,则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当中A柱变形眼中,成绩很可能非常受影响。从以上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尽管不能说日系车的安全性以及全面领先于对手,但是说日系车的安全性和对手势均力敌也是完全不过分的。

当然,尽管这个成绩是国内的机构做的,但是我相信依旧会有人反驳说日系车的送检车型是特别加强过的,这个结论站得住脚吗?很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如果真的可以作弊的话,没有理由只有日系车会作弊,而德系车和美系车不会作弊。所以话再说回来,我们应该对日系车的安全性有信心。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 ,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汽车三国


日系轻:薄皮大馅、偷工减料、易拉罐、不安全

日系重:铸铁件、技术落后

德系轻:轻量化设计、全铝车身

德系重:钢板厚、真材实、五星安全

日系碰撞测试:

成绩好:是作弊,路上不安全。

成绩差:不安全

德系碰撞测试:

成绩好:那是安全。

成绩差:路上能把成绩好的日系车撞粉碎。

人嘴两张皮,咋说都有理

不多说,中保研测试

1.丰田是从a级车卡罗拉雷凌到b级车凯美瑞所有成绩都是全优

2.本田a级车思域,b柱直接就断掉了,b级车雅阁成绩是全优

3.日产是a级车轩逸惨不忍睹,正面碰撞a柱变形连车门都掉了,b级车天籁则是全优

4.德系b级车大众新帕萨特a柱大幅度变形都快断了,中级suv大众途观la柱变形严重

当然以上不包括其他车系,美系新福克斯成绩倒是很不错,韩系菲斯塔a柱都断了

不过你要是铁皮厚薄论安全的喷子,或者质疑中保研测试的公正性的就当我没说吧

不多说,上图




烽火戏佳人520


德系途观和小一个级别的本田缤智正面对撞,小缤智还轻了近400公斤呢,可是德系途观副驾当场死人,小缤智却只是受伤。说德系安全不过是无知车盲的迷信而已,而事实上欧洲美洲中国的碰撞检测成绩,日系也普遍的也好于德系。



医从文3699


对于人生第一次买车的国人来说没有那种安全的概念和意识,它们关注哪款车的销量高,哪款车外形漂亮,哪款车内饰好,哪款是高大上的合资品牌。反正一切的择车标准是够不够逼格,行车就连系安全带意识都没有国人还谈什么安全配置,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心理,再加上不懂车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效应,造就了相对便宜的减配不安全的日系大卖!

国人择车标准重视程度顺序是品牌,外观,油耗,科技配置,舒适型配置最后才安全配置,

合资车企就迎合穷国人的喜好,日韩系车企减配和简配车身已经到了危险边缘,其中主动和被动安全配置是减配的重灾区,这还不够,三大件也不会放过简配,使用落后百年老旧的发动机,搭载世上造价最便宜的性无能CVT变速箱,三大件中简配最严重的是底盘,国外生产的其车身大部分采用热成型的高强度钢材,日系车到了国内简配成低强度的普通钢材,虽然高强度钢材和普通钢材重量上基本相当,目前日系车的车重上去了,但是抗扭性能差了很多,所以简配底盘后的国产日韩系车过炮弹坑车身扭曲变形咯咯响,走烂路底盘松散弹跳严重,跑高速发飘,驾驶质感非常一般,斜坡停放车身扭曲关不上车门,车身减配了镀锌和空腔注蜡的程序直接喷漆,导致几年后车体严重生锈,每逢车祸现场日韩系车身严重损毁,更有甚者会四梁八柱断裂车身解体,长期以来日企三大减配大王(两田一产)的造车利润居高不下原因就在其中,汽车安全性上不要说主流国产车,就连直接竞品德系美系比它强好几倍!









祐邊E


说日系车安全性怎么样?这个问题难免会被喷。但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还是让我来回答一下吧,望轻喷。

日系车可以说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个车系,日系车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经济省油,质量稳定可靠。但是说到安全性,有些人表示质疑或者嗤之以鼻。为什么大家觉得日系车不够安全呢?在一些交通事故中,我们确实是可以看到日系车的受损会偏大一些,给人的直觉就是车子不耐撞,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车子不够安全。


(轿车追尾SUV,基本会是这种情况)

日系车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受损程度确实是会大一些。这个与吸能车身是有我直接关系的,汽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首先通过溃缩车身吸收撞击力,减少作用在车内乘员身上的冲击力,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这个还是很好理解的,就像是我们摔倒的硬化路面上和摔倒在棉被上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吸能车身并不只是在日系车中运用,市面上大多数的汽车都是注重吸能车身的。其实最早提出吸能车身的是奔驰的工程师,目前是所有汽车工程师的共识。吸能车身并不是一味的软,当车身溃缩做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有足够坚硬的车身结构来抵御冲击,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所以说吸能车身是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汽车是为人服务的,碰撞中还是以保护车内乘员为最终目的。因此在事故中我们不能单纯的看车子受损程度,更重要的是看人员的安危。


日系主流车型的安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美国的著名llhs保险协会碰撞测试中,日系车的碰撞成绩往往非常出色,美国保险协会的碰撞成绩还是非常可信的。国内中保研碰撞测试中日系的中级车本田雅阁和凯美瑞的成绩同样是优秀的。但是思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个在购车的话还是需要多注意一点的。很多朋友会说国内的车子与国外的车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就主流车型来说,日系车与其它车型相比安全性差距不大。


说到汽车的安全性,汽车本身是一方面,购车的话尽量选择安全配置高一些的车子,例如e 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汽车本身之外,个人觉得个人驾驶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是同样重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样是会对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说,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汽车,不要尝试挑战汽车的极限,安全不是儿戏,万万不得马虎,只有慢慢学会安全驾驶的人。


小强说说车


我是尘观,我来聊一聊。

我们谈到汽车,很多时候都会谈到安全性。而谈到安全性,大家都知道安全性做得最好的莫过于沃尔沃了,其次就是高端品牌BBA了,再其次就是一些小众品牌了,比如说是雷克萨斯(丰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本田旗下高端品牌),没错,就是日系车。

日系车在我们耳朵中一般都是皮薄、不厚实的代表,但是漆薄并不代表皮薄,皮厚就一定安全么?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车架力学结构。但是事实这两个品牌在安全性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出色的。讴歌TL(参数|图片)曾被评为“2012年最安全车型”。在小重叠面碰撞测试中,讴歌对驾驶员各方面的保护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雷克萨斯的表现情况也非常不错,美国的IIHS作为最严格的碰撞测试机构,偏置25%碰撞试验让无数豪车翻了沟,多年以来雷克萨斯多款车型在IIHS上都获得了优+的碰撞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碰撞成绩名列前茅。苏宁易购汽车频道418聚惠来袭,汽车用品正品保障。

也许上面这些高端品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就看看马自达、丰田和本田的情况吧。在2016年最佳安全评级中,丰田、本田和大众三大车企成为赢家,分别有8款、8款和7款车型入选(涵盖各自旗下的豪华品牌车型),而斯巴鲁和沃尔沃分别有6款和5款车,在单一品牌里,中选车型最多。丰田车型:赛恩iA、丰凯美瑞(参数|图片)、丰普锐斯(参数|图片)v、丰田艾维龙,其余为雷克萨斯品牌。本田车型:雅阁(参数|图片)四门轿车、本田雅阁两门轿跑,其余为讴歌品牌。马自达则在2017年的IIHS的安全性测评中与奥迪并列第四,其安全性也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所谓的安全性都是在一定的速度下的,即使安全性再高,车速太快结果都一样。说回来具体的汽车安全性问题,一方面看车速的构架,意外一方面就看安全的保护措施,如有几面气囊、弹出情况、车皮厚度等等。


尘观


实际上,日系到底安全不安全,这是个没有标准、一致答案的问题!

有很多日系车碰撞破损严重受损的视频,但是德系也有美系也有,不同的碰撞场合、不同的碰撞条件,不同的重量、不同的速度......各种不同,如何判断日系不安全?难道就凭着日系的破损程度比较严重,就能看出不安全吗?


很多人喜欢用手按一按车身的铁皮,敲一敲车门的厚度,听一听,关门的声音,说实话,这些和汽车的安全性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在汽车涉及到安全的碰撞过程中,这些铁皮就像易拉罐一样,根本起不到丝毫的作用。

还有一些人看了某强实验室所谓的前后防撞钢梁的视频,用卡尺来测量防撞钢梁,就盲目的认为日系不厚道,能不能再搞笑一些?所谓的防撞钢梁起到的作用只是在低速碰撞时防止车身破损,减轻损失的作用而已。碰撞时是否危及到人身安全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当然,有些车后面没有防撞钢梁,有的车使用泡沫充当,这的确属于减配,但是却不是日系独有的减配,新款的捷达后面就是泡沫充当的。

原版的日系车,安全性能是很不错的

现在的汽车都是基于溃缩理论设计的,也就是说,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要硬,利用碰撞时溃缩区的材质形变力来抵消碰撞外力,同时在大面积采用高强度钢来确保驾驶室不发生形变。总的来说,日系车的碰撞测试成绩还是非常优秀的,当然有些人会说那是应试测试、应试设计,可是我要反问一下,有些车如果连应试设计都设计不好,碰撞成绩差,还何谈碰撞安全?当然到了国内很多日系车出现了所谓的减配情况,这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通过减配各种材料,降低了安全性,降低了成本,这是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国内车型的减配不仅仅是日系,大众的神车途观减配也很严重。本田小一号的缤智和途观正面相撞,造成途观副驾驶A柱严重变形,副驾驶当场死亡,而缤智上的三口人却只受了轻伤,能说日系不安全?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

在驾驶过程中,预判性的防御性的驾驶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也不能保证碰撞以后人一定能安全!远离大车,依法行驶!


众口说车


雷克萨斯就像藏獒其实就是普通狗,被水军炒作成上千万身价,吹的神乎其神!贿赂网站编造虚假质量排名!这些质量排名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抽样调查!在国外雷克萨斯就是靠打折跪着卖出去!在国内被水军炒作的各种加价!难道外国人都是傻子吗?看看雷克萨斯在国内光自燃就不下四五起了!什么叫五年只换雨刷器?难道机油机滤,刹车油都不换吗?世界上有这么神的车?买雷车的人都好好想想,不要交智商税了。


用户75441960495


日系车市当今社会无可争议的家用好车,主要原因是故障率低且省油,而这亮点直接关乎到后期的养车成本,至于谈及日系安全主要从以下几点说起;

1:车漆薄、车皮薄

这一点大家可能都能感觉到,在国家的质量安全标定中,车身的钢材强度不能低于900MPa,而日系车的车皮大体是在1000Mpa左右,而其他同级车型大体在1200MPa左右,所以从对比上讲,日系车的车皮会略显单薄,但也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

2:车皮薄是否意味不耐撞?

这应该是肯定的,同样的力撞击1000Mpa的钢材与1200Mpa钢材的变形程度是不一样,也就是大家通常所看到的日系车在撞击后的惨状往往比其他品牌车型更为惨烈,而日系对于安全的一套叫法也很独特,叫做“可溃缩式车身”,也有一些品牌叫吸能车身,就是在撞击后,车身变形会吸收一定的撞击力,从而确保车上人员有比较大的撞击力,如果物体过于尖锐及强壮,那撞击力会车体结构经过传到直达车上人员,这样人的受伤程度也会有所增大。

这样的假设是在力度相同的情况,如果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任何车型都无法避免要车毁人亡,所以,安全驾驶前提应该是遵守交规,谨慎驾驶!


车居会


本人是汽车领域工程师,下面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说下我的观点:以人为本,所谓的安全一定是先考虑人而不是先考虑车,在车发生事故后人没问题就是安全性高的车,如果车没什么事,人没了车的状况再好那又有何意义?

评价一辆车的安全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 车身碰撞安全性
汽车车身设计大多基于溃缩理论设计的,即利用碰撞时溃缩区的材质形变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因考虑到汽车轻量化,车企为了在不降低汽车车身刚度的情况下会采用高强度钢,这样可以把钢板做得更薄。日系车在很多人的眼中,一直是钣金薄不安全的形象。但是,在一些安全碰撞的测试中,日系车却总能获得高分,比如马自达3、丰田RAV4、卡罗拉、CR-V等多款车在E-NCAP全部获得5星安全成绩,有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次实验证明钢板的薄厚和安全性没有必然关系。

  • 汽车主动安全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包括:AWS、TCS、ESP、VSA、ABS、EBD、LCA、ASR、。

AWS是一个意外事故预防和缓和的驾驶辅助系统,在危险发生前给驾驶员提供及时的声音和视觉报警。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TCS可防止汽车打滑。

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防止汽车发生甩尾和侧滑。

VSA(Vehicle Stability Assist)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传统的制动防抱死(ABS)功能和牵引力控制(TCS)功能外,还具有防滑控制(Skid Control)功能。

ABS:防止汽车车轮抱死,保持汽车转向能力。

EBD:ABS必须在踩下刹车至车轮抱死时才发挥作用,而EBD可以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在ABS起作用之前通过调节后轮制动力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以减少不必要的ABS动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状态而失效时防止车轮抱死,增大了保护范围。

LCA( lane change assist),又称变道辅助系统,因为汽车C柱有一个视野盲区,所以我们车辆在变道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危险,LCA就采用24Ghz雷达传感器检测后面盲区接近的车辆,并通过前方后视镜旁的指示灯报警提示。

ASR,其全称是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即驱动防滑系统,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子,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 汽车被动安全

被动安全装置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它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被动安全包括安全带、气囊、主动式头枕等。

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投资成本等,不同车企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像沃尔沃专注打造最安全的车,但这是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

以上观点有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以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