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們拜年是什麼時候?有什麼儀式?有什麼講究?

皮科醫生劉光金


拜年,中國人傳統風俗,過年,團圓的時侯,回家的兒女要給父母長輩說拜年,走親串友到長輩家一樣拜年。

網上,微信,都可以傳達拜年祝福語,鼠年走鴻運,吉祥如意萬事順,幸福美滿樂開懷,財運亨通福相隨,祝您新年快樂,拜年啦!拜年啦!





我愛祖國美166


關於拜年,地域不一樣風俗不一樣。

座標:安徽省桐城市,農村

我們的拜年方式是:

正月初一,早起(一般是7點半左右)準備好茶水果盤和糖果。開門放鞭炮(我們稱之為出勤鞭),然後給家裡的長輩道一聲新年好!在就是在村子裡(自然村,大多都是同宗同根的)挨家挨戶給長輩平輩或晚輩(輩分這東西無論是今朝還是過去有皇帝時代,這個傳統不會變。我三十多歲,比我長兩輩的也就三位奶奶,長一輩的也很多,平輩的也佔一半,晚輩也很多。)拜年(如果年前過生的家裡沒有除靈,要先第一個去給逝者上柱香磕頭拜年),道一聲新年好,說說吉祥話。

初二,去岳父岳母舅舅(母親的哥哥或者弟弟)家拜年(我是單身,只能去外婆家了)。吃個團圓飯和老表們聊聊閒天。

初三,去其他親戚家(姑姑、姨或做上門女婿的叔叔家)

初四,老表家、遠房親戚家都可以

………

直到元宵節,都在跑親戚拜年。

我們這邊初一是不能走任何親戚的。除非是某位親戚年前過生了,家裡沒有除靈。初一早上必須出以外。除靈了就不用去了。

我們這邊大多都是徽州後裔,所說的除靈是,親人過生了之後百日內燒紙紮房屋給逝者。一旦為逝者燒了紙紮。就算除靈了。


希望在每一天


首先,在農村裡拜年要依輩份進行,越老的輩份越先去拜年,當然,拜年不能空手而去,必須手中有禮物,比如菸酒,水果等,還必須包紅包去,去了後一定要衣著整潔,彬彬有禮,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作完揖以後,大小親朋互祝吉祥話,互聊家常,然後吃拜年飯,再後長輩回贈紅包,然後在去下一位長輩家拜年。


佶輝


拜年的講究時間選擇拜年,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風俗。每逢春節,通過拜年這一特殊交際方式,既表達相互間的祝賀與祝福,又有利於增進友誼和聯絡感情。但拜年很有講究:選擇合適的時間,乃拜年的第一要素。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歡選擇晚上拜年,一坐好幾小時,難免影響主人休息。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所以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禮品選擇一、送給長輩的春節禮物引薦1.如拄拐託桃的壽星,招財進寶的求財燈,以供求拜的佛像等,赤色中國結,富有喜慶顏色的傳統裝飾品,不掉為傳統而又新奇的選擇。2.孝敬錢,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其他老一輩。3.糖果、點心,春節的必備物品。生果、時令特產,恭喜春節的傳統食物。4.很多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送禮健康,春節送一款具有保健功效的非常合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生活意識越來越濃,加上人們社會中的禮尚往來的需要,送給父母、親朋好友、公司老闆、老總、同事、客戶等,達到了送禮、陳列觀賞、健康身體的需要。二、送給孩子的春節禮物引薦1.孩子寵愛的玩具,飾有生肖圖像的精巧飾品,可依照當年度的生肖或孩子的生肖來購置。2.動物型的兒童枕頭,或虎或兔,品種繁複,心愛而適用,會吸引孩子的目光。3.爆仗、焰火等,孩子最喜歡的新年禮品,但是隻適於村莊和未禁燃放鞭炮的城市。4.壓歲錢,裝在大紅封套裡,可寫上祝願語。三、送給愛人的春節禮物引薦1.老婆心儀已久的鑽戒,請匠師把其名字及生辰年代刻上去,藉此表達您的喜歡意並未隨歲月淡去。2.健身卡,送給長工夫在辦公室任務的女伴侶或老婆,讓她在新年裡變得更漂亮,更有生機。3.手鍊,附有分歧顏色、分歧造型的玉片,很時髦,也很惹人喜歡。4.玉器齊心鎖、戀人鏈等,戀人間的禮物合適在春節時相送。5.高檔的名牌化裝品或美容券,是送給喜歡人別緻的新年禮物,願她保持年輕。四、送給親友的春節禮物1.以賀新年、慶吉利、添富有為內容的盆栽,再裝飾一些豔麗別緻的緞帶、賀卡飾物等,增添歡欣吉利氛圍。2.臺毯,可選購構圖真切、顏色豔麗的式樣。3.裝飾畫,選擇與其家庭相配的畫作。4.元宵燈,買燈作迷,以迷相送,是元宵佳節的傳統禮品。5.鮮花,如蝴蝶蘭、鬱金噴鼻、紅掌花等,顏色豔麗又可裝飾家居。6.年畫、掛曆、檯曆,印製精巧,合適掛在家庭任何當地。送禮物要得體給長輩、教師、師傅拜年時,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鮮花,送上一張精美的賀卡,已成為都市現代人浪漫溫馨的拜年方式。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比如,別人送給自己的糕點,一般不宜轉送他人,否則食品在“旅遊”中難免會腐爛變質;給年邁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於對方強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費甚至引起誤解。此外還應注意節儉,比如,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小禮物送給同學、戀人、同事等,既可表達真摯的情誼,又可顯現自己的才華。賀年片的演變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很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這段文字揭示了當時的一種社會心態:除了拜親友是由於實心實意,餘則大打折扣。官場往來,出於應酬,講究點的人家,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寫“接福”二字,為放置“飛帖”之用。所謂望門投剌(送名片),有點像現今街上奉送小廣告似的,順手給一份,不問是否交往,與其說“心到神知”,不如說“有一搭無一搭”,所以就休怪看門人“卻人不納”、“閉門不納”了。最辛苦的要算那些跑官的人了,雖說按理應向父母先拜年,為仕途計,得往後靠,先給有職有權的“大人”磕頭要緊。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郵件拜年,電話拜年和視頻拜年等。


夏天裡的瑪奇朵


在我們家拜年,首先是岳父家了,接著是外公外婆和舅舅家,在我們霍山是舅為大,舅太爺。


李曉峰396


這個還真不清楚


小傢伙aaa


1、頭天院子裡撒上芝麻桿,意味著節節高升。

2、凌晨3點起床吃餃子,放鞭炮,都是很長很長的那種,掛到院子裡的樹上,能響10多分鐘(點鞭炮要和下餃子同時進行)。

3、吃餃子時第一碗不能吃乾淨,要剩點,多盛幾次,代表吃的多健康長的快。

4、吃完餃子後就是隆重的磕頭拜年了。先給自己家的長輩磕頭,再一大家子的人聚一塊挨家給輩分長的上年紀的老人去磕頭。特別是家裡掛著族譜的那就要行大禮,先作揖再磕頭。

5、等磕完頭就差不多天亮了,大街上就開始熱鬧了,扭秧歌、跳舞,最吸引人的是武術表演。

6、到中午飯的時候酒場就開始了,五啊六啊的來吧……喝不趴下就不算喝好。

7、初二開始就是走親戚了,親戚多的都能延續到正月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