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臨床治癒類風溼關鍵的一環是它

臨床治癒類風溼關鍵的一環是它

前面已介紹類風溼抗炎治療的相關用藥等知識,抗炎治療是類風溼達標治療的第一步也是對症治療即“治標“;

抗病治療即對因治療或是“治本“,這是治療類風關最為關鍵的一步,沒有合理的抗病治療,就不會有類風關的長期臨床穩定,預後是顯而易見!

類風關前3-6個月的治療基本都是以抗炎為主(當然要合理用慢作用藥),而此後如要長期維持病情穩定不復發,必須做到強有力的“抗病”治療。

臨床治癒類風溼關鍵的一環是它

抗病治療不存在等待觀察,一旦確診類風溼,則應即刻給予抗病治療!抗病所用藥物就是我們常說的慢作用藥,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雷公藤三大王牌藥物,當然還有環孢素、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三大相牌藥物,它們可以單用、聯用,具體應用取決於患者病情、醫生對藥物的掌握等因素。

不同藥物有不同風險,需要充分了解:

1.甲氨蝶呤:最為常用也是治類風溼最經典的武器!常用劑量是每週一次每次4-8片,常見副作用是(1)黏膜病變: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爛或潰瘍;(2)消化道副作用:噁心或嘔吐或腹痛,消化道潰瘍較少;(3)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可能;(4)肝損害:肝功能異常等。如果出現副作用可以應用葉酸對抗,沒有明顯副作用不需要常規應用葉酸預防,如果嚴重需要停藥調整其他藥物!

2.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類似,黏膜病變和消化道副作用比甲氨蝶呤少,但有引起高血壓風險,需監測血壓;可以與甲氨蝶呤聯用,聯用時肝損害風險增加,需做好監測。

3.雷公藤製劑:黏膜病變、肝損害、消化道、血液等系統損害都比較小,但對育齡期女性儘量避免,因為可以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閉經。

4.環孢素:對於前面三大藥物不耐受或不適應的可以選用環孢素,該藥副作用會有多毛、牙齦增生、高血壓等,需要監測血壓和腎功能。此藥對有近期生育要求的患者更為適用。

5.柳氮磺吡啶和羥氯喹:兩個藥都比較弱,一般不單獨應用抗類風溼,因為力度不夠。羥氯喹可以作為類風溼治療的基礎用藥。兩個藥副作用都以過敏為多,其他風險不高;對有生育要求或妊娠的類風溼患者比較安全。

6.艾拉莫德:是近期新的小分子藥物,作用比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溫和,但副作用較少,尤其在肝損害、血液系統損害、腎損害、消化道等副作用都比較微弱。可以應用於類風溼、強直、狼瘡、乾燥綜合徵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常常與甲氨蝶呤或來氟米特等聯用。

臨床治癒類風溼關鍵的一環是它

這類藥物對於80%的類風關患者需要終生應用,20%左右的輕症患者應用5-7年後可以醫患商量停藥。

對於病情穩定後維持用藥,既要維持病情穩定不復發,又要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對於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合理地減少藥物應用顯得尤為必要,幾乎達到藝術高度。這期間辨病辨證應用中藥治療,可以與西醫起到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的奇妙作用,既可以讓西藥用得更少,也可以明顯地改善患者各種不適症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