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為何要把姜子牙的後人齊哀公活活煮了?

岩石龍


齊哀公,名如其人,非常的悲哀!

作為齊國國君,姜子牙的第五世孫,齊哀公的死實在是太冤了,只做了12年的諸侯王就被周天子扔進鍋裡給活活地煮了,而煮他的理由既然是因為他2年沒給周天子上貢?

有人可能會覺得臣子必須要朝貢天子啊,齊哀公2年不來就是他不對嘛。可是在周宣王時期,魯國的魯武公12年才來見一次周天子,而且當時的周宣王還把這件事當成是一次盛大的慶典,並記載於史料中。一位是2年不來就被煮了,另一位12年才來一次被當成貴賓招待,這待遇差距不是一般大啊!

周天子為何要煮齊哀公

齊哀公時期,周家天下由周夷王執掌,當時的周家勢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因為分封制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出來,各諸侯國的實力日益強大,開始不再服從周天子的管束。周夷王登基後也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夠扭轉這個局面,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總是希望做點實事出來。

就在這個時候,紀(Jǐ)國的國君紀侯在周天子面前嚼舌根說壞話,他說齊國的齊哀公想造反,兩年都不來朝貢天子,而且他的名字叫不辰,分明就是不想做“臣”子的意思。周夷王一聽頓時無名火起!於時馬上召集眾諸侯前來,並在眾諸侯面前立一口大鼎,裡面煮著沸騰的油水,然後把齊哀公押進來,列舉了一大堆莫須有的罪名,當著眾諸侯的面把齊哀公扔進大鼎之中!可憐的齊哀公都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成為了鼎中冤魂。

周天子煮齊哀公無非是想在眾諸侯面前立一個威嚴,有點“殺雞給猴看”的意思。紀國君的小報告正好給了周天子一個機會,但也因此與齊國結下了樑子,在九世之後齊國把紀國滅了,就是為了報當初殺君之仇!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九世之仇”。

我的觀點

從這個歷史事件來看,齊哀公固然冤枉,其實還有其他不講理的地方:

比如紀侯打小報告給周天子,說齊哀公的名字是不辰,就是不想做臣子,那應該找齊哀公的爸爸啊,這是他取的名字,跟齊哀公有什麼關係呢?還有齊國的九世之仇,應該找周家算啊,雖然紀國是打小報告的人,但兇手是周天子。看來柿子還是要挑軟的捏啊!


水煮汗青


被周天子活活煮死的是齊哀公,他是一個政權博弈的犧牲品,源於誹謗,死於沸鼎。

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幫助“武王伐紂”滅了商朝、建立西周。周天子犒賞功臣、分封疆土,姜子牙被封到了齊國,也就是現在山東省的膠東地區。齊國曆經將近二百年後,傳到了齊哀公手中。

這齊哀公,當然是姓姜,但他的名字取的不好,叫做不辰,這個名字為後來慘死埋下了伏筆。

當時周朝已經輪到了周夷王坐江山,這周夷王登基前曾有被囚下獄的恥辱經歷,所以他始終疑神疑鬼的猜忌別人是否看不起自己。



此時的周朝國勢早就江河日下,威信更是今非昔比,更別提對諸侯的控制力了。這時候紀殤侯登場了,他是一個標準的奸佞之徒。他先是在周夷王面前誣告,說齊哀公意圖謀反;但是周夷王對低調、本分的齊哀公還是足夠了解的,所以不為所動。紀殤侯又出了一個毒招,他向周夷王說,那齊哀公背地裡根本瞧不起你,否則他怎麼連年不給你進貢呢?你看他的名字,叫做不辰,他縱然沒有意圖造反的“不臣”之心,肯定也有鄙視嘲笑的“不臣”之詞。

周夷王被戳到了痛處,勃然大怒。

周夷王為了重拾周天子的威嚴,準備殺雞儆猴。他把各國諸侯召集到京,然後給齊哀公羅織了一個造反的罪名,將其五花大綁。周夷王命人架起大鼎注滿水,架上木柴,頃刻沸騰翻滾。在眾目睽睽之下,齊哀公被扔進了大鼎裡,被活活煮死了。


鳳凰西遊


這是發生在西周夷王時期的一件事,其實仔細分析這件事情,主要源於周王室和諸侯之間矛盾漸漸尖銳,以及各諸侯之間的矛盾。

周王室與諸侯、諸侯之間矛盾逐漸尖銳


(齊哀公呂不辰)

周滅商之後分封天下,將功臣和宗室分封為諸侯王。開始階段,由於王室和各諸侯王關係較為密切,雙方還較為融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代人傳下來雙方關係開始疏遠,王室和諸侯矛盾開始出現。

周穆王時期,周王室已經逐漸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到周夷王時期,這種局面已經更加明顯,尤其是大的諸侯國,已經開始不再履行諸侯義務。因此周夷王極想恢復周王室對諸侯的控制力。

諸侯之間同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疏離,諸侯之間矛盾逐漸加重,諸侯之間通常因為種種矛盾爆發衝突,之前還有周王室可以進行調解,在周王室對諸侯控制力下降後這種作用已經逐漸消失。雖然還未爆發滅國吞併戰爭,但矛盾升級後的戰爭已經開始出現。

紀侯舉報,哀公被烹

(春秋地圖)

根據《青州府志》記載:“紀,侯爵,姜姓;炎帝苗裔,封於紀(時在贛榆縣)。世與魯國為婚。周夷王取紀女‘亦賞’為王后。”

這裡的紀侯指的便是姜季,姜季成為國親後很受周夷王重視。紀國和齊國之間有什麼矛盾不得而知,不過身為鄰國,兩國之間矛盾衝突必然存在。

於是紀侯便在周夷王面前進言,說齊哀公準備聯絡其他諸侯國造反。

齊哀公名為呂不辰,是齊國的第五代諸侯。

周夷王此時想要恢復王室威勢,正好想要殺雞儆猴,有了以上理由,齊哀王便成了那隻儆猴的“雞”。不論哀公有沒有反心,有這個理由就夠了。

於是周夷王派遣使者招來各諸侯和齊哀公,當眾將齊哀公拿下,五花大綁的扔入滾燙的沸水當中,將之活活烹殺。

之後則立哀公之弟呂靜為胡公,稱齊侯。

九世之仇

齊哀王因紀侯被烹殺,至此齊國和紀國結下死仇,雙方都想滅了對方。

姜姓先下手為強。姜姓宗主國萊國及其屬國棠邑侯、維夷侯、州國侯、紀國侯等諸侯國聯合進攻齊國。齊國戰敗,齊胡公被驅逐,被迫遷都薄姑城。紀國侯姜季帶領其他兄弟諸侯國繼續北進,先後佔領紀、鄭、郚等地。

經過戰爭,姜姓諸侯兄弟五人在齊國東部形成了一道屏障,使得齊國徹底失去了東進的能力。

(齊桓公)

而齊國在齊胡公之後,歷經獻公、武公、歷公等八世300餘年,始終未能東進半步。一直到齊襄公、齊桓公時代,齊國國勢日強,這才有了東進的能力。之後,齊國用了30多年時間,不斷向東進兵,終於收回了姜太公時期的封地。

根據《左傳》記載:魯襄公七年丁未(前566年11月),入萊都營丘;萊侯共公浮柔奔棠(今平度市棠鄉)。翌年,十一月丙辰(初十日)而滅之。遷萊侯共公浮柔鄖(今龍口市歸城,亦稱菜子城,而幽禁了萊侯)。萊國國除。

至此,齊國曆經九世,終於滅了萊國等姜姓諸侯,報了哀公之仇。


香茗史館


有一個成語叫“九世之仇”,說的就是齊哀公被煮的事。

周王朝由最初的強盛逐漸轉衰,分封制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等周夷王上臺時,天下諸侯已經不在受周天子掌控,陰奉陽違,自己幹自己的事。尤其是楚國,公然決裂。



在這種形勢下,周夷王還是想奮鬥,努力,甚至想重現當年武王的景象,雖然打不過蠻大的諸侯國,對於小國還是綽綽有餘,雖然王室衰弱,但號召力還是有。

當初的齊國也由好夥伴漸漸與周王室關係疏遠,齊國現任的國君齊哀公已經兩年沒有向周王室納貢了,齊國旁邊有一個紀國,它的國君看出了周夷王的心思,於是汙衊齊哀公,說他準備造反。



周夷王也聽懂了絃音,正好可以殺雞儆猴,借題發揮,因此召集諸侯,一起打齊國,把齊哀公五花大綁。周夷王掃視各諸侯後,一聲令下,齊哀公成了沸水煮青蛙的青蛙。



自此,齊國和紀國的樑子便接下,等九世後,齊國到齊襄公這代,發起戰爭,滅掉紀國。

在《公羊傳·莊公四年》中這樣評價: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史小二記


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

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把人民和土地分給親屬及功臣,封為諸侯。諸侯必須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納貢,為天子守土固疆,戰時還要隨天子出征。實行分封制,周天子為天下之主,華夏最高的統治者。

史書記載周天子初期分封七十一個諸侯國


周天子分封天下,齊國是姜尚(即姜子牙)的封地。因姜子牙輔佐文王,武王兩代周天子。大周建立後,被封齊國一等爵位,更是齊國的開國明君。封神榜裡的姜子牙過多的是被神話了,現實中的姜子牙前半生窮困潦倒,多與低階級人士接觸,所以他深知民間的疾苦。建立齊國後,他廣實親民政策,齊國也從一個東夷雜居之地變成一個國富民強替天子征討四方的強國。齊國也是最後一個秦國滅亡的強國,可以說齊國是唯一一個見證了周天子周國的興衰史。


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諸侯國齊國,有一位國君竟然被周天子抓去扔到大鼎中活活煮死了。他就是齊國的第五位國君齊衰君,姜子牙的玄孫。

齊衰公在位12年期間,也是一個遊手好閒,惹事生非的主兒。所以和周邊的諸侯國經常發生領土等各方面的摩擦。這其中就包括紀國,紀國國君為了打壓齊國,繼而向周天子進言齊國國君目無天子,拉幫結派勾結諸侯及遊牧民族準備起兵造反。

當時在位周天子是周夷王,當時的周天子對個個諸侯國的管控能力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他也害怕震懾不住周邊的諸侯國,以及邊緣民族,從而造成諸侯反叛周天子的局面。

周天子聽到紀國國君的進言後,大發雷霆,不管三七二十一,派軍隊直接到齊國把齊衰公抓回鎬京,抓回來之後周天子並沒有聽取齊衰公的任何辯解,把各路諸侯都召集到鎬京,對著眾諸侯的面,直接把齊衰公扔到大鼎裡過煮了。明眼人一看這就是殺雞給猴看啊。


當齊衰公的死訊傳道齊國後,齊國百姓悲憤交加,可是他們也不敢反叛周天子。齊國上下也把這筆賬記到了紀國頭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十年,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個風水三十年,直到九世後的齊襄公舉全國之力把紀國滅亡。

喜歡隨口話歷史的可以關注我o


隨口華歷史


史記記載得非常的簡單。


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

那意思就是說紀侯向周王告狀,然後周王就把哀公就煮了,至於什麼事情好像不太清楚,因為我對這段歷史也不是很瞭解。我查看了別人的說法。

大概的意思是紀公跟哀公矛盾很大,紀國是個小國家,齊國是大國。這個時候周王室還很有威嚴。結果好像齊國不怎麼感冒周王,兩年沒有進貢了。周王為了殺雞駭猴招集全部諸侯,不由辨解把齊哀公放大鼎裡面煮了。他就成了第一個被煮熟的諸侯,而他的後代大概花了九代人,終於把紀國滅了報了這個仇。有人說這是九世之仇。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西周的周王還是挺牛的,說把人煮了就煮了,齊國也沒有反應,後來周王室沒落了,齊國的姜氏被田氏取代的話,我懷疑姜氏的後代如果還是齊王還真有可能把周王給煮了。因為後來的周皇室窮得連下葬的錢都沒了,但是齊國依舊是大國。


知常容


周天子是否真的把齊哀公煮了?

真的,而且用的大鼎。還召集了諸侯,一起圍觀“周天子烹飪齊哀公”。

齊哀公犯了啥錯,讓周天子下狠手煮了他?

有人說齊哀公可能遭到了誣陷,這是錯的。

齊哀公支持周天子對手,禍亂朝綱,諸侯對他怨聲載道。當年懿王被放逐,太子夑(即後來烹飪齊哀公的那位)被冷落,孝王及其黨羽專橫跋扈,禍亂朝綱,就是受齊國國君的支持。太子夑在朝中重新即位,打擊罪魁,自然要想辦法連齊哀公也辦了。

齊哀公的罪行是誰舉報的?

是紀國國君。

紀國靠著齊國,因為實力弱,一直被齊國打。齊哀公這人又荒誕淫靡,導致百姓生活困苦,這是公認的事實。所以紀國作為鄰居,舉報齊哀公荒淫無度。周天子正愁沒借口弄死他,於是聚集諸侯,公開煮了齊哀公。

周天子不念舊情麼?

周天子煮齊國國君,距離姜子牙時代都過去了好幾代,況且齊國以前就打著“不臣”的旗號,不聽從周天子號令,周天子曾經派人打過齊國,兩者關係本來就不好了。相反,周天子與紀國關係不差,因為兩者之間通婚。兩個朋友的後代,隔兩代就不太認識了,更何況隔數代,哪能比親家親?

齊國為什麼沒被滅?

周天子烹飪齊哀公,不是為了滅齊國,而是找個聽話的取而代之。他找的是齊哀公的弟弟胡公,因為胡公對哀公也非常不滿,與紀國有秘密聯絡,本來就想推翻哀公。胡公和胡公子,當時在齊國受到的擁戴,要比齊哀公多太多。

齊哀公這人吧,他的死,是比較活該的。他的確是沒站好隊,遭到了算計。但也不能說紀國誣陷他,紀國是想整他,舉報材料寫了一摞,但沒有一句是誣陷。西周最講“禮”和“理”,出師有名,不能誣陷。否則周天子當著諸侯的面煮他,又有誰會服氣呢?


豆子人民藝術家


周夷王是西周的第九位君主,其在位時期,王室開始衰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的周王室對各諸侯國還是有著威懾力的,因此作為天子的周夷王試圖恢復周王室的威嚴。

周夷王

齊哀公是齊國的第五代國君在位時,荒于田獵酒色,又不尊禮制。《詩·齊風》中諷刺他“從獸無厭,昏利不行”。某年,周夷王患病,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各國無不親自前來探望,唯獨齊國的齊哀公卻未來探望。齊國始終連個使者都不曾派來,此後,周夷王眼見齊國坐大,日益忌憚。

恰在此時,東方齊國的鄰國紀國的國君向周夷王進讒言,說齊候兩年沒有朝見天子是聯合其他諸侯想造反,正想找人立威的周夷王大怒,派人將齊候召入都城鎬京覲見,齊候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跟著使臣就回到了鎬京。天下諸侯齊聚鎬京參拜天子,還沒明白此次召見所謂何事。周夷王便一聲令下,左右猛士隨即拿下了齊哀公,並把他扒了個精光,將其扔進大鼎中活生生的煮了。

齊哀公雖然也是個荒淫無道之主,但是死的這麼窩囊,消息傳到齊國,舉國哀嗆。從此齊國與紀兩國種下了勢不兩立的深仇大恨。春秋以後,周天子的王權崩潰,齊國日益強大起來,便把消滅紀國報仇雪恨作為了首要任務。

公元前707年,齊僖公準備滅掉紀國,不料事情洩露,未果。

公元前699年,紀國與魯國、鄭國結盟,擊敗了齊、宋、燕、衛四國聯軍,紀國得以安定一時。

公元前695年,齊襄公就發兵攻打紀國,魯桓公出面調停,組織會盟,紀國的危機有所緩解。

公元前694年,齊襄公殺死魯桓公和鄭君子亹,紀國失去了魯、鄭兩國的保護,形勢急轉直下。

公元前693年,齊襄公撕毀盟約,打著為九世祖報仇的旗號,再次興兵伐紀,連下三城。

公元前690年,齊襄公派兵攻破紀國都城,紀國滅亡。

從公元前868年齊哀公被周天子烹煮殺死到公元前690年齊襄公滅紀國,齊國曆經九世178年終於復仇。此後,齊國雄踞山東半島,力壓魯國,成了東方霸主。

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三傳》對此事曾有爭議,因為當時的風俗是家仇只論五世。而《公羊傳》則認為: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

齊襄公滅紀,報九世之仇,對漢武帝影響極大。因為當年漢高祖曾有“白登之圍”被迫貢獻金帛女子之恥;呂后也遭遇過匈奴致書之辱;文景兩代也都不斷遭受匈奴入侵,所以漢武帝曾說:“昔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遂效仿齊襄公此舉,堅決北伐匈奴。


觀其大略不求甚解


周夷王,名字是姬燮[xiè],西周第九代國王,就是前面說過的被叔祖周孝王奪取了王位的那位。燮的基本意思為諧和,調和。前面說這位周夷王性格懦弱,他在位時期,周王室處於衰落階段,因此諸侯有的不來朝貢,而且互相攻伐。周夷王雖然懦弱,但也有可怕的時候,他曾聽信紀國國君紀煬侯的讒言,將齊國國君齊哀公烹殺。夷是個中而平諡號,克殺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賢,周夷王這條可能比較符合。

齊哀公名不辰(一作不臣),齊癸公之子,齊國第五位國君。這位齊哀公確實有不臣的行為,他竟然敢連續兩年沒有給周王室朝貢,周夷王一怒之下就把齊哀公扔到鍋裡活活煮死了。這位悲哀的國君,諡號“哀”是再合適不過了。


集賢院居士


因為當時的周天子想殺雞敬猴,而恰好齊哀公自己作死。

姬發推翻商朝後採取分封制,大分功臣和子嗣,在前期各諸侯國都比較擁護周天子,周天子對各諸侯國的掌控力還比較大。但是到了後來一些諸侯國慢慢壯大,開始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還與之產生衝突。

到了周夷王的時候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周朝的統治力,而恰好當時齊哀公已經兩年沒有向其進貢了,而且齊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比較疏遠,周天子決定拿齊國開刀。紀國國王看出了周夷王者的心思,就跟周夷王說齊國準備造反。

於是周夷王把各諸侯國的國君都召集到都城,隨後便在眾人面前捉拿了齊哀公,並把他扔進沸騰的大鍋裡活活煮死。

告惡狀的紀國被齊國記住了,之後齊襄公派軍將其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