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微知阜南:這所縣城中學曾經是一所大學

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柴集倪後湖曾經辦過一所“五七大學”,可是在我縣歷史上還有一所大學卻被忘卻了。

這所大學叫做“城關公社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該校創辦於1976年秋,校址在縣城北0908公路右側的曾老莊,也就是現在的建材大市場西出口路西。當時只有草房二十餘間,佔地面積約五畝。校長由城關公社黨委書記劉金友兼任,而具體負責人是王允傑。教導主任是許廣金,總務主任是閻民凡。

當年招收學生一百三十人,學生來源於公社隸屬各大隊。招生對象是具有的初中或高小畢業文憑的年輕人。招生方法主要各大隊、公社地方推薦,學校擇優自主錄取。學制二年,全日制教學,畢業後由公社分配到各個社隊,回到農村基層當醫生、獸醫、拖拉機手、農技員等。

學生入學後,被分兩大班,分為四大組授課。四個組為:人醫組、獸醫組、農技組、農機組。課程設有: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機械學、藥物學、基礎醫學、獸醫學等。

微知阜南:这所县城中学曾经是一所大学

當時的授課老師有:張萬禹、張寶俠、楊正堂、韓雪、駱桂普、王廷彬等。老師的待遇有兩種方式,一是抽調的任教人員由原單位供給工資;二是民辦教師由公社籌資付給工資。

該校首屆畢業生於1977年暑假提前畢業,也就是說這所大學只招生了一屆學生。當年秋季該校招兩個初中班,學生一百餘人,實行全日制教學,全部教授中學課程,實際上成為了一所中學。1978年經上級部門批准,該校更名為“阜南縣城郊中學”。

城郊中學在隨後的的幾年不斷髮展壯大,具有了一定規模。到1985年已有任課老師40人,在校學生430人。城郊中學在走過二十個春秋之後,原址於2009年改組為“阜南縣第二初級中學”。

阜南縣第二初級中學於2009年5月經縣委縣政府批准成立。學校現有三個校區47個教學班(其中校本部共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20人),教職工120人,專任教師118人,其中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52人,具有本科學歷的達100人。校園佔地面積35256m2,建築面積21508m2,綠化面積3060m2,學校擁有7196m教學大樓一棟、1108m2少年宮(改造中)一棟,1014m2辦公樓一棟、5758m2的綜合樓一棟,5132m的師生公寓樓一棟、1300m的食堂一棟。校園的西側就是運動場,具有350米塑膠跑道,設有球類與田徑場地,可供多個教學班同時使用。

微知阜南:这所县城中学曾经是一所大学
微知阜南:这所县城中学曾经是一所大学

學校擁有標準化的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實驗室儀器配置齊全,達一類初中標準。2007年安裝了衛星地面接收設備和校園通訊系統,實現班班通設施並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之中。配備了藏書30萬冊(其中電子圖書24萬冊)的圖書館。學校少年宮現有舞蹈室、鋼琴室、古箏室、象棋室、書法室等11個專用教室,有14個興趣班同時開課。

歷史總在不斷髮展演進,社會事業也在不斷進步。當我們看到今天阜南教育事業的繁榮,也不妨回望一下歷史,深切體味前人走過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發展成就。

via:阜南博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