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尼采經典哲學隨筆: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

由於出人頭地的慾望,我們對於別人的一舉一動都十分關心,恨不能鑽到他們心裡把他們的感情看個究竟。然而,由渴望出人頭地而產生的這種對於別人的感覺的過分關心,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與人為善的、情同手足的或慈悲為懷的。相反,我們希望看到或發現,別人怎樣因為我們的原因而經受著

外在的內在的痛苦,怎樣失去了對於他自己的控制,在我們的地位甚至僅僅是我們的外觀對他所產生的印象面前俯首稱臣。

即使追求出人頭地的人造成的是一種令人愉快的、賞心悅目的或喜氣洋洋的印象,但是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的,也並不是他給別人帶來的歡樂、愉快或希望,而是因為他在這些其他靈魂上打下的自己的印記,改變了他們的面貌,並按照自己心愛的意志對他們進行統治。

尼采經典哲學隨筆: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

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雖然這是一種非常間接的控制,只存在於感覺甚至幻覺中。這種暗中豢養的控制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發展階段,全部加在一起幾乎就是一部文化的歷史,從最早的尚未開化的蠻風陋習直到過分講究和病態的唯心主義的別出心裁。

尼采經典哲學隨筆: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

對於出人頭地的追求給其他人帶來的是——只舉這條歷史階梯上的少數幾級:首先是痛苦,再往上是羨慕,再往上是讚美,再往上是神化,再往上是快樂,再往上是福樂,再往上是笑聲,再往上是諷刺,再往上是挖苦,再往上是嘲弄,再往上是進行打擊,再往上是施加折磨——在這架長長的梯子的盡頭,站著苦行者和犧牲者,他由於渴望出人頭地而忍受痛苦,正像他那站在梯子的另一端和野蠻人兄弟,他們為了出人頭地而讓別人痛苦。

尼采經典哲學隨筆: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

苦行者戰勝了他自己,他的目光轉向內部,看到自己分裂為一個受苦者和一個旁觀者。當他打量外部世界時,他似乎只是在為焚燒自己的柴堆搜尋木材。在這幕渴望出人頭地的最後的悲劇中,唯一的角色點燃和焚化了他自己——這是一個值得欣賞的和與開局遙相呼應的結局:二者都表達了面對痛苦景象的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樂!確實,在想象中最強烈地表達了權力感和迷信的苦行者的靈魂,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靈魂。

尼采經典哲學隨筆:追求出人頭地,就是在追求控制別人

我們不禁要問,出人頭地的追逐的圓圈真的在苦行者那裡永遠結束了嗎?難道這一循環就不會重新再來一遍?把苦行者的那套作風與一位憐憫的上帝的基本性情緊密集合起來,也就是說,通過傷害別人而傷害自己,以便然後戰勝自己和自己的憐憫,登上權力感的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