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當他有意識地主動去學習的時候,豐富的語言和智力背景就來幫忙了,他較好的學習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積極地去學習。

——尹建莉

尹建莉父母學堂輔導員 趙愛平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文|趙愛平

1

“你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老師喜歡你因為你學習認真,成績優秀;媽媽喜歡你是因為你是“乖乖女”,同學喜歡你因為你和他們友好相處,大學之門會向你這樣的孩子敞開”

——王春迪

這是女兒班主任這學期為女兒寫的綜合評價,今天女兒以班級第一的成績得到了獎狀和老師這樣的評價,寫這些不是為了顯擺自己的女兒,我知道我女兒只是很普通的孩子,我也知道比她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有很多,但她在我眼裡真的是一個文靜,懂禮貌,愛勞動,有自制力的好女兒。我覺得老師評價的是真實的。但是我喜歡女兒只因為她就是她,她是媽媽的孩子。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得到這樣一個好女兒的,答案很簡單,就是陪伴和閱讀。

對於孩子的閱讀,我認為越早越好。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心理學家安東 · 狄卡斯伯對給胎兒讀故事書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要求33位孕婦在孕期最後6周內,每天給胎兒讀特定的故事,嬰兒出生52小時後,當他們聽到熟悉的故事——心跳會變緩,這說明嬰兒從出生前就開始學習了。

我女兒也在出生前就開始聽音樂、聽故事了。我懷孕時,由於家裡常常就我一個人,所以我經常拍著肚子和女兒聊天,給她聽柔和的音樂,讀書給她聽,當她出生後,每次哭鬧,只要一放她出生前聽過的音樂,立馬就不哭。在她斷奶之前,也是我一個人帶她,天天就我們娘倆兒聊天,放她從出生前就一直聽的音樂,讀書給她聽。這樣使得女兒說話很早,而且吐字挺清楚,她是3月份的生日,等到過春節時,也就是十個月左右,她就會叫爸爸,媽媽,爺爺,還有小狗樂樂了。

在她一歲多時,就能把兩張寶寶識字掛圖上的字詞讀得很流利。到現在她的兩張識字掛圖還在奶奶家的牆上,當時她和奶奶在炕上,奶奶拿個癢癢撓指,她就讀,好玩又可愛。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發現她的語言能力好後,我就經常給她買書,她會把一本書來回看,看過幾遍後就撕,我們也不管,後來我發現了,她把同樣的書來回看,是為了記住它,撕書是因為她已經掌握了,可能覺得沒必要留著了吧!

2

在閱讀的這件事上,我尊重女兒的選擇。只要是健康的,女兒喜歡讀什麼書,買什麼書都由她決定。女兒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經常叫我去書店,我每次都滿足她,只要她喜歡,我就買,不管是貼紙書,還是連線書,還是塗色書,我都買。

她的閱讀熱情很高,因此我專門給她辦了個讀書會員卡,每次到書店先要看會兒書,再買書,才肯走人,我記得那時她才四歲,就有模有樣地在書店讀書了。她小小的樣子很可愛,坐在大大的椅子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讀,很專注,引來了不少稱讚的目光,還有的人指著她說:“快看,快看,這麼小的孩子讀書好認真!”還有人驚訝地問:“孩子這麼小就能獨立閱讀了?她認識很多字嗎?”

女兒的閱讀愛好就這樣被鼓勵和保護著,到她幼兒園畢業時,我給她數了數,她讀過的書有200多本。每本書都留下了她的閱讀印跡,故事類的,她基本能記得書中講的什麼故事,甚至有的故事能複述下來;走迷宮類的,都被她用彩筆畫出了路線;謎語類的,她都能背下答案來了……

3

孩子閱讀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悅讀”。我女兒從小認為“讀書”不是學習,更不是累人的任務,在她看來,和媽媽一起讀書是一種遊戲,和玩拼圖,看電視一樣的事情。

讀書為女兒和我帶來了很多快樂。從她兩歲四個月上幼兒園開始,我倆基本每天都一起讀書,記得當時她們幼兒園用的一種讀物是“幫我早讀書”,這本書上有很多的兒歌,女兒很喜歡,每天放學,她很舒服地坐在她的小座椅上,高興地揹著她當天學的兒歌“滑滑梯,你上我下,不擁擠…… ” 女兒很樂意當我的老師,每天在幼兒園“悅讀”著兒歌,回家教媽媽,我那時被女兒教會了不少兒歌。

女兒還喜歡背兒歌,喜歡和媽媽比賽背兒歌,我很支持她,為了公平起見,我把她還沒學過的兒歌從網上下載並打印出來,晚上我倆一人看一遍,比賽誰背得下來。往往是我輸,有時是真輸,有時是假輸,我的目的就是讓女兒高興,保護她喜歡兒歌的熱情。

女兒還喜歡給我“講”故事,開始我很驚訝!我女兒什麼時候認識這麼多字?後來我知道她不是真的認識字,而是會背,事實上是她都把故事背下來了,然後根據印象去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這種讀書方法也給她帶來快樂。

對於讀書識字,我和女兒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幼兒園舉辦的“字寶寶比賽”,她可是因此得了好幾次第一名!為了比賽,她喜歡和我在家比賽讀字寶寶,就是小字卡,大概有108個字,看誰用時最短,認字最多最準。我女兒長了張櫻桃小嘴兒,從小口齒伶俐,我還真比不過她,她能快到28秒讀完!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4

隨著女兒長大,她不但讀書,還經常背詩、“寫詩”。當然對於三歲的她,寫的詩只有她能懂,我當時還把她的詩留在一個小本子上。可惜的是今年搬家時,那個小本子不見了。我還記得她寫的一首詩:下雪了,下雪了,雪花飄下來了,落到地上,落到車上,全白了……

她經常這樣發揮,我也每次都認真地欣賞她的作品。這個做詩、寫詩的過程給女兒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快樂。我最喜歡她“詩性”大發,做詩一首,還歪著小腦袋看著我說:“媽媽,我的詩好聽嗎?幫我記著點,回家我們一起寫在本子上,好不好?”那稚嫩的聲音真令我陶醉,我總是堅定地回答:好!回到家,女兒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她的小本子,寫詩!有她自己“畫”的字,也有我拿著她的手寫的,歪歪扭扭的,還挺可愛!後來,女兒上二年級時,她還開始寫小說了,自己釘了一個小本子,那天我看了看,寫了三個半故事了,每個故事都不少於200字。

她上幼兒園中班那年,我倆經常走路回家,從家到幼兒園大概一公里,這一段路成了我倆的文學之旅,我倆或背詩,或作詩,或念繞口令,很是快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她一起背《沁園春·雪》,那麼長的詞,她竟然聽兩遍就能背下來。那段時間是我和她上幼兒園期間最快樂的時光,邊走,邊學,邊笑,有時我們兩個練習繞口令,說著說著結巴了,笑得前仰後合地。她還喜歡邊走,邊認廣告牌上的字,要和我比看誰認得多。

走著,跳著,笑著……,女兒長大了,上一年級了。我們的親子閱讀依然繼續著,只不過是形式變了,地點也改成了在床上,參加人員多了爸爸一起讀,也多了妹妹在一旁搗亂。持續的幾年閱讀給她的小學生活帶來了很大幫助。

識字帶來優勢。一開始上一年級,很多小朋友因為不認識字,而不會自己讀題,老師或家長不給孩子讀題,基本上讀不懂題,我女兒識字,我就告訴她什麼是題目要求,如何讀題審題,所以她一般寫作業或考試時,都是自己讀題。記得她一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時,學校老師是通過喇叭讀題的,女兒說很多孩子聽不清語音,不會做題,但是她可以自己讀題,很快就做完題了。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5

閱讀量大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老師的建議》中曾經說過:“學生讀書越多,她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女兒上一年級時,每天都是我接送她。在學校大門口等她時,時常聽到家長講孩子對時間的認識及錢幣元角分的換算,特別費勁,有的說給孩子講半天就是不明白,氣得把孩子打一頓,有的說把真錢拿出來算也是理解不了。我當時真的不理解,心想有那麼難嗎?為什麼我沒聽女兒講這些事情?我怎麼不知道?當時我還以為是我太不關心孩子的學習了呢。

後來,我們去鄰居一個叫亞亞的小女孩家玩,亞亞正在做作業,她爸爸就對我女兒和亞亞說:“來,我給你倆出題,看你們誰做的快。 ” 他出的就是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和計算,開始他出的一年級的題,很簡單,我女兒很快能口算出來,他有點不信,因為亞亞學習也不錯,但沒有我女兒算得這麼快,於是她就出類似這樣的題:7元6角1分減5元8角6分,還剩多少錢?我女兒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就算出來了,她還偷偷在我耳朵邊上說:“媽媽我把7-5,再把剩下的錢都化成分,減去86分,就算出來了。 ”當時亞亞爸爸驚訝的說:“你閨女數學不錯嘛!沒難倒她。”

我當時只是笑笑,沒有多說,其實孩子在小學低年級學習上差不了多少,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閱讀量大的孩子就“沾光”了。尤其是上了中學,加了物理化學,這些科目都是需要理解力的。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6

閱讀越多,知識面越廣。女兒上小學後有科學和自然課,有時老師提問的一些問題,全班只有我女兒一個人知道。有一天放學她特高興,問她為什麼,她告訴我:“今天在課上,老師問誰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什麼名字?我們屬於哪個洲?小朋友有的說在中國,有的說在山東。只有我知道我們國家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亞洲。全班小朋友都給我鼓掌。”

還有一次她們上音樂課,要學一首少數民族的歌,老師就問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也是隻有我女兒知道有56個,她當時還列舉了幾個少數民族的名稱。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閱讀帶動她越來越愛學習。

在閱讀帶給她好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的基礎上,女兒還發展了好的自學能力。女兒從二年級開始渴望跳級,後來到了三年級,願望更強烈,於是開始自學四年級課程,她會自己看書,總結知識點,然後做題,只有不懂的題才會問問我或爸爸。

女兒的語言能力好,所以英語也是自己學,只問我單詞,課文裡的句子自己就可以讀了。我很為女兒的學習能力感到欣慰,現在女兒成功地跳到了五年級。

現在,女兒依然保持著她閱讀的好習慣,五年級課程緊,作業多,她就利用課間等零星時間讀,讀文學作品,讀科普類書籍……只要她喜歡,我會和女兒繼續共讀,陪她一路成長。

我是如何讓女兒從三年級成功跳級到五年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