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是對於關節炎晚期的一種手術方式,這裡所說的關節炎種類有很多,最常見的有老年人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除此之外,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全身疾病累及膝關節,到了晚期也可能需要行關節置換手術!那麼,到底關節炎發展到什麼程度才考慮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呢?(下面以最常見的老年人膝骨關節炎為例,對於類風溼及強直性脊柱炎類似)

沒有嘗試過一下這些保守治療,不要做手術!

對於老年人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第一步也是最基礎、最需要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的就是非藥物治療。由於老人家由於年紀、骨質疏鬆、骨質退行性變等各種因素,如果在加上長時間行走、爬山、爬樓梯等磨損膝關節的運動,極有可能誘發膝骨關節炎的發生。

因此,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就是叮囑老人家以合適的方式運動,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磨損膝蓋、加重膝蓋負擔的運動。適當冰敷可以減緩膝關節局部的炎性反應,有利於炎症急性期止痛。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溫馨提示:選擇合適的運動不是完全不動,老人家完全不動可能會誘發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單純非藥物治療合理運動後,老人家膝蓋還是痛,影響生活質量了,這個時候可能就要採取藥物治療作為輔助了。

①非甾體消炎藥

不管是膝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還是強直性關節炎,關節炎疼痛症狀的存在是由於關節腔內無菌性炎症引起來的,而臨床使用的非甾體消炎藥正是針對此種炎症的一種藥物,把炎症消除了,膝蓋自然就不痛了,在配合非藥物治療的話,老人家的膝蓋可能繼續再用好久;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溫馨提示:此類藥物長期服用可能傷胃,切對於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產生副作用,用藥需在臨床醫生指導下使用。

②關節腔注射藥物

大部分早期的膝骨關節炎是由於髕骨軟骨軟化演變而來,對於早期的膝骨關節炎,膝關節內軟骨磨損的患者,通過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關節液成分),可以起到營養關節軟骨,潤滑減少摩擦的作用,可能可以延緩膝骨關節炎的進程。同時對於膝關節腔內磨損引起劇烈疼痛的患者,必要時可以給予關節腔內封閉達到快速鎮痛作用。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溫馨提示:玻璃酸鈉不同於打封閉,但需要每週打1針,連打5周1個療程;如果是打封閉對症的話,次數不能過多,一般1個季度不要超過1次。

③外用貼膏

可使用一些較清涼的帶有消炎藥的透皮膏藥,通過降低膝關節溫度來減緩局部炎性反應;通過消炎藥物慢慢透過皮膚進入關節內,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溫馨提示:切記膝關節炎疼痛發作膝蓋發熱的時候,不要使用烤燈烤,也不要貼一些局部會發熱的膏藥,這個時候應該降溫,而不是升溫!

只有嘗試過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後,沒有良好的效果才考慮手術!那麼出現哪些症狀才要考慮手術呢?才知道保守治療無效了呢?最最主要的就是看影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的包括以下兩點。

1、關節疼痛

休息+吃止痛消炎藥都沒用了,晚上老人家又痛得非常厲害,走路都沒法走了,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了,這個時候可能就要考慮手術了!

2、活動障礙

膝關節是人體的負重關節,但更重要的是,膝關節必須具有良好的關節活動度,才能滿足人類正常的行走、爬樓、上廁所、坐下等基本生活需求。

關節炎晚期常常因為骨質增生(骨刺),甚至出現關節融合而導致膝關節活動度大大減少,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這個時候需要考慮手術。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膝關節置換之後就跟正常人一樣?一勞永逸了?

很多人都以為是這樣,但現實卻並非如此!

雖然目前人工關節假體設計飛速發展,但安裝上去的人工關節怎麼說也不是人體自己的東西,肯定是沒有自己的好用,目前能跟一般患者保證的是:手術後疼痛明顯改善、術後膝關節能伸直、可以彎曲到90°,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基本沒問題。

但對於手術後運動量大(能跑能跳的那種),營養狀況差的患者,術後可能出現假體鬆動、脫位、感染等風險,而如果以上所說的併發症都沒有出現,按照目前假體的平均使用壽命15-20年來講,一部分病人術後可能需要接受第二次手術更換假體。

這種都是我們手術前必須跟病人跟家屬提及的!

膝關節置換,沒做到這些別輕易手術

如果覺得本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要忘記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