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新鄉曾經是古鄘國,自然就有都城。都城在哪裡呢?

《新鄉縣誌》載:武王滅商後,將商都畿內分為邶鄘衛三國,史稱"三監",新鄉地屬鄘國。

民國12年《新鄉續志》記載, "古鄘城在店後營普渡橋東,繞大家店(代店)之南北,此跡得之普渡橋碑,遺址尚存。按鄘國西阻太行,東臨衛,南跨河,北臨邙,當時地與形勢亦頗適中,則為古鄘城無疑"。

唐代杜佑也在《通典》裡講鄘城古城遺址向北不過衛河,向西能看見獲嘉的同盟山。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店後營也有綜合服務大廳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代店村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大召營每年一次葫蘆節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葫蘆還是很漂亮的

代店、店後營村都屬新鄉縣大召營鎮管轄,在新鄉市西邊。上世紀50年代,在這兩個村的村外能看見半環形的土嶺,像是古城牆。1978年,在大家店(代店)村西北,挖出古城垛兩個。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網上圖片,不知道是不是古城牆

看來這裡是古鄘國城都應是無疑了。

可是。

《衛輝市志》也有記載:周滅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衛三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鄘國都於倪灣村,距今衛輝市區東北約7.5公里處,故稱鄘城。今村內有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創修關帝廟碑1通、載有:"河南衛輝府汲縣北固社人氏軍民人等見(現)在鄘城村居住……等字樣。城址遺蹟今仍隱隱可見,每遇旱時,城址禾苗萎蔫,異於其它地塊。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從倪灣村流過的衛河

後來新鄉一些喝了點墨水的文人騷客很喜歡用鄘南二字來代言新鄉,如"鄘南書院"、 "鄘南畫院"、“鄘南詩社”、"鄘南舊事"等等。這是不是也意味著《衛輝市志》是對的呢?

因為新鄉就在衛輝西南嘛!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起名鄘南自古有之

算了,不去考究了。連宋代大理學家朱熹都說:"邶、鄘。不詳其始封"。就是說他也不知道在哪裡。

我不是學歷史的,更沒那個專業水平。

反正知道我們大新鄉曾經也做過古鄘國的都城就行了,管它是代店、店後營還是倪灣,不管咋說現在都是我們新鄉的地界。以後見了外地來旅遊的朋友,只管吹一陣子牛皮就妥了。沒準遇上個考古迷非要去這倆地方看一看,豈不要多留一天,也算為咱新鄉經濟做了點貢獻。知識轉化成了財富,何樂而不為之呢?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鄘國存在的時間不長,大概6、7年時間,但在周朝的歷史上卻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是因為周公旦平定"三監",鄘國消失之痛,而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鄘風》10篇使衛水之濱的新鄉永遠留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新鄉縣、衛輝市都說自己曾做過一國之都,誰說的對?

《詩經》國風中,160篇作品,有四分之一的篇目與新鄉有關,編入鄘風的就有10篇:"柏舟" "牆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鶉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幹旄" "載馳",都是《詩經》中的精華之作,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瑰寶,在中華文學史中具有無比重要的地位。

這裡,我舉《柏舟》為例,你會強烈感受到先秦時期的新鄉人追求自由、敢愛敢恨、忠貞守節、寧死不屈的性格特徵。這是一個姑娘叫共姜的自誓詩。(共,共城,在輝縣有遺址。姜,年輕美貌女子。)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我簡單翻譯了一下,不一定準確:

柏木小船在漂盪,英俊少年是我郎。到死我也不變心,我娘老天不體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