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拎上四盒果子,带上两斤红糖,这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礼品!阜阳的年味儿品在舌尖,暖在心上

在阜阳,按照过去的习俗,人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忙着蒸煮烹炸、购置年货。似乎没有传统美食,阜阳人的年就过得不完整。


拎上四盒果子,带上两斤红糖,这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礼品!阜阳的年味儿品在舌尖,暖在心上

团团圆圆,好吃不过饺子

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想念的应该就是妈妈的味道。到家了,吃口妈妈包的饺子,一路的奔波劳累都化为乌有。

多少年来,阜阳人都秉承一个传统,饺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喜庆团圆”之意。

包饺子常常是全家分工,妈妈剁饺馅,爸爸擀面皮,孩子们围坐一起偶尔打打下手,通常最后,母亲都会在一个饺子里放进一枚硬币。谁吃到这个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新年里最幸运最有福的人。


拎上四盒果子,带上两斤红糖,这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礼品!阜阳的年味儿品在舌尖,暖在心上

米粉肉,待客硬菜

米粉肉是阜阳人家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味菜,这道菜放在老阜城,过年时算是高档菜了。一般条件好的家庭,家里来了贵客才会蒸上一碗,与小酥肉、四喜丸子等构成主菜,对客人来说是盛情款待,对主人来说也很体面。

菜市场买来上好的五花肉,切成一指宽、一寸长的肉条放在一边待用。用温火翻炒糯米,炒到微黄,倒出来碾成微碎,和肉条、五香粉、葱、姜、冰糖拌在一起,加盐倒甜面酱,在大盆里充分搅拌让食材入味。

肉条裹着糯米,摆在老式的粗碗里,搁在锅里蒸个把小时。小孩子们就守在锅边,等蒸熟以后,掀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拎上四盒果子,带上两斤红糖,这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礼品!阜阳的年味儿品在舌尖,暖在心上

果子,过年才能尝到的“甜头”

过年时走亲访友的年货,当然不可缺少。如果给传统年货排排位,果子绝对处于前列。因为馒头、米粉肉、麻叶等可以在家自己加工,而果子只能从专业的作坊或加工店购买。因此对一些市民来说,果子才是过年美食的代言。

弯弯的“梅豆角”、胖胖的大京果、入口即化的口酥……这些果子浸润着过大年的独特记忆。

以前,普通人家是舍不得吃果子的,只有到了过年,才会拎上四盒果子,称两斤红糖。这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礼品了。正月里,家里来了客人,端上一盘果子,也是体面的待客之物。

颍州晚报记者 高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