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有没有必要逃跑?

咸丰十年(1860年),继20年前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又一次为打开大清贸易市场,派军舰游弋天津海口,虎伺北京。

英法联军登陆之后,与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马队在八里桥展开激战。清军在此战中惨败,意味着失去了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

僧王溃败后,咸丰皇帝开始积极部署离京逃难计划,最终北狩热河,成为了清朝第一个逃跑的皇帝。

咸丰逃跑后,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逼迫清廷与之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而咸丰也在热河患上重病,一命呜呼,落得悲惨下场。

当结局尘埃落定,我们回过头来看:咸丰当时这么着急逃跑,到底有没有必要?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有没有必要逃跑?

说起敌军攻入京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明末的崇祯皇帝。当李自成大军压境时,崇祯皇帝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以身殉国,还留下遗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而清朝时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当时在京大多数廷臣,都是不主张咸丰逃跑的。甚至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懿贵妃,当时都极力劝咸丰留在北京。

当然,大家劝咸丰留在北京,并不是希望他和崇祯一样,去自杀殉国,而是因为天子坐镇京师,利大于弊。

在晚清官吏吴可读所著《罔极篇》中,记载了懿贵妃劝阻咸丰的理由:

“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宗庙无主,恐为夷人践毁。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永为后世之羞,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以慈禧当时的水平,能否说出这番话,我们暂时持保留态度。不过以此劝阻咸丰的理由,却是足够充分的。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有没有必要逃跑?

这次打入京城的军队,和以往不同。他们并不是为了消灭清朝,改朝换代,而是纯粹为了经济利益而来的。

既然为利而来,那就有谈判的空间,咸丰作为国家元首留在京城,总比由恭亲王出面显得更有诚意,也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回些许主动。

总的来说,就是咸丰根本没有逃跑的必要。

然而,由于咸丰内心畏惧洋人,自己又不想当一个签城下之盟的君主,结果还是选择了逃避。

而咸丰突然逃跑,不仅失去了挽回主动的机会,而且让京中百官万民张皇失措,以致区区数千人的英法联军得以在北京横行无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北京大肆劫掠,在一定程度上,便是有仗着主人不在家的心态在里面。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大臣们的另外一个担忧,便是皇帝离京,容易让有心人钻空子,伺机篡位。这个可能篡位的人是谁呢?那就是咸丰的亲弟弟,道光的第六子恭亲王奕訢了。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有没有必要逃跑?

众所周知,当年咸丰和奕訢的夺嫡之争中,咸丰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但在道光皇帝心里,始终是非常重视奕訢的,所以在临死前,特封其为恭亲王。

如今咸丰出逃,能留在京中与洋人谈判的,只有恭亲王可以胜任,这让很多忠于咸丰的大臣表示了忧虑,纷纷上疏或明或暗地指出这一问题。

如侍郎潘祖荫奏折中说:“向来巡幸必派留京,……事起仓促,委托无人。留钥之司,设有居心遽思乘此时机,暗干天位。万一銮舆既出,竟有修笺劝进之人,彼谓幸则为唐肃宗、明景泰,否则亦不失为张邦昌、刘豫耳。”

虽然后来恭亲王尽心和谈,并未做出谋反举动,但兄弟分隔两地,使咸丰和恭亲王之间产生了很大隔阂。

这也导致咸丰在热河病重后,始终不信任恭亲王,在安排顾命大臣时,把众望所归的恭亲王排除在外,以致后来祸生萧墙,两宫太后与恭亲王联合发动政变,为晚清时期慈禧垂帘听政,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