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现在为什么画油画的出去写生的人感觉越来越多了?

周恩明油画


油画有三大题材,分别是肖像油画,静物油画,风景油画。肖像油画是直接参照模特作画,作画时,需要模特保持一个固定姿势,画家才能更好地观察,继而画出形神兼备的作品。因此,创作肖像油画时,适合在室内进行,很少有肖像画家去室外写生,室外看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画家很难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神韵。

除非事先跟模特商量好,让模特在室外保持固定动作,才能方便画家观察和创作。面对室外的人,许多画家常常采取速写的方式,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人物瞬间的姿态,比如,人在走路时的姿态,在奔跑时的姿态,在跳舞时的姿态,都是不同的,用速写记录下这些姿态,可以当做将来搞创作时的素材。

人跟风景不一样,本身就是具有生命气息的活物,不论在室内画还是在室外画,都能捕捉到瞬息万变的肢体语言和内心世界,因此,去不去室外写生,效果都是一样的。

静物画顾名思义就是参照静止不动的物体,来进行创作,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有许多静止不动的物体,画家完全不缺乏创作素材。

但风景画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常说的写生,实际上是面对自然风景的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国画,写生非常重要,况且,室内没有风景,美丽风景往往存在于大自然中,主攻风景油画的画家,以及画山水的国画家,必须来到大自然中寻找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素材,然后一笔一画把它们刻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写生。

现在给人感觉常去写生的油画家越来越少了,一是肖像油画家和静物油画家受题材限制,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出去写生,他们在画室里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创作问题。需要写生的仅仅是风景油画家,风景油画没办法闭门造车。

二是目前不少油画家变懒了,对艺术失去了虔诚之心。若去大自然中写生,面对一处风景需要坐上大半天时间,需要一边观察一变化,对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很大,同时还要经受高温或寒冷的考验,因此,许多画家干脆拍许多照片,回到画室参照照片画油画。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作品中的匠气越来越多,看不到作品流露出来的鲜活的现场感气息。


鸿鹄迎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必然是要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提高鉴赏水平。

我举个例子吧!

我爷爷看到自然公园,第一个想法是开荒种地;

我爸爸看到自然公园,第一个想法是开个木材厂,就地取材;

我亲眼看到自然公园,第一个想法是拿起画笔,描绘美景!

我儿子看到自然公园,第一个想法是,立体扫描留下数据,做个游戏分享到抖音。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我们对世界的表达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响应;所以现在油画写生的人,他们其实是在享受艺术与自然。


油画庄园


写生的重要性说了很多,不写生画照片会越画越程式化或形式化了,同样的风景写生更为生动和贴近生活,写生多了,你的储存信息就会越多。当然有人说写生不必动脑,那我反问一句,组织照片就需动脑?为了展览东拼西凑就需动脑了?更多的PS一下,那叫动脑了?写生更需动脑,每笔下去需要去思考,整个写生过程就是个创作过程,这点从许多油画老师笔中体现。至于油画写生人多,只是表面现象,经常写生能坚持下来,也就几百人吧。下面是我陕北写生作品,同行多多指正。











最油画


不止油画写生,水彩国画都需要写生,古人说的师造化,师自然就是写生,写生的的时候人能通过感官更好的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韵,看照片与现场实景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油画名家莫奈为了抓住早晨日出的印象要很多次的实景去感受才能抓住那种感觉。所以写生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家都追求一种自然的感觉,自然是很难想象出来的,是需要长期观察临摹大自然找出的规律!

自然的作品让人看起来更有感觉。





王怀成国画书法


曾经有一位杂志社编辑来访问印象派画家莫奈,这位编辑在参观了莫奈的房子、花园和画作之后,便要求说:“您身为一位画家,我很好奇您的画室是什么样子。”莫奈竟然回答:“画室?我从来就没有画室。”问题来了:现在为什么画油画的出去写生的人感觉越来越多了?


现在画油画的出去写生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以很肯定的说,当代油画家若再不出去写生,注重“写生”的话,当代油画必死无疑。油画注重“写实”,没有“写生”,就不会有“写实”,这包括一切题材风格的油画,不论是画风景植物、静物,还是人物模特,不会“写生”的画家,是无法画出有丰富情感的油画作品,

所谓“写生”,就是把一切现实场景、人物事物的形态特征,故事情节,领悟理解透彻,然后通过记忆,油画的色彩载体,表现在画面上,从而具有真实的艺术效果;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整天呆在画室里画女模特,就可以不要出去写生的,女模特的情感情绪的细微变化,是在画室之外的日常生活环境下,才是最真实的,



画家离开画室,在外面写生,不只是看风景,游山玩水,更是观察体验别人的生活,才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在创作时,情感情绪可以抒发自如;如果一个画者或画家,从不出去写生,体验生活的话,那么创作时的情感怎么来呢?难道靠想象吗?这是很荒谬的事情,


开篇简单提到了印象派大师莫奈,就是为了说明“写生”对于画家的重要性,莫奈指着远方的塞纳河、山丘和维特尼的街道,说道:“那里就是我的画室。”言外之意是,莫奈没有画室,他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画室,因为艺术和自然哲学密切相关,这就是“写生”的重要性。现在画油画的出去写生的人,越来越多,很大的原因是舒适的画室待腻了,于是出去游山玩水,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写生”并没有做到,对于当代来说,毕竟具有强烈“写实”色彩的油画作品少之又少。


诗夜城主


我说句实话吧,其实就是打着幌子组织旅行团,并收取所谓的团费,加上说有老师指导,一个人多收几千块,不用旅行社执照比旅行社赚钱多了,甚至还组织出国写生考察游,想想看能赚多少钱就知道为什么有人组织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没有,不然没人会这么热心组织的。






水彩艺术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写生,一直是绘画学习,创作中最重要的课题

油画题材分为人物,风景油画,静物油画

特别是对于风景题材的油画创作,一定要走出室外,亲临大自然写生

在中西方美术史上,没有相机,科技匮乏的古代,画家进行绘画创作,全凭写生的经验,但是科技匮乏,丝毫没有阻挡许多美术史上的画家创作出众多优秀经典的绘画作品。

特别是对于风景写生的油画创作,必须走出室外,亲临大自然创作

如果在网上搜集一些风景照片,或者去一处风景拍许多照片,然后拿回画室创作的话,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很呆板,空洞,缺乏精神气韵。

西方美术史上印象派油画流派,是特别注重直接对景写生,哪怕印象派时期已经出现了相机,但是印象派画家如莫奈,梵高,毕沙罗,西斯莱经常坚持在室外写生

莫奈画草垛,教堂,睡莲系列画了几十张不同的色调和氛围。

如果你进行油画风景的创作,你忽略了对景写生,亲临大自然的步骤,你不会有很深刻的体验,不会产生深刻的触动,所以你画出来的作品是呆板空洞的

亲临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山水的鬼斧神工,神奇变幻的光线,捕捉大自然光线最精彩的瞬间

如同画家莫奈,对同一处风景画上几十张不同色彩,不同色调,不同光线的作品

画家也可以如同莫奈,对同一处风景,画上十几张不同色调氛围的作品,因为有时候你画完一幅风景写生稿,大自然说不定就会出现更精彩,更神奇的光线和色调

所以同一风景,画几十张不同色调,你可以捕捉到大自然最美的一瞬间的光线。




画油画,出去写生的人越来越多,是好兆头,现在科技发达,照相技术发达,有时候会使我们丢弃传统的绘画训练方法,但是传统的绘画训练方法,往往最容易出经典优秀的作品,所以无论学习中国画,还是油画,我们都应该保持经常写生的传统。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吗?


艺术狂人2


艺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大自然无疑是最好的灵感来源。不仅仅是油画,包括国画等绘画形式都是如此,一定要重视写生练习和创作,只有走出去,才能汲取更多的绘画资源。可以这么说,没有写生技艺的基础,谈自由的观念创造等于废话。


从中世纪的油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写实主义,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写生创作。但是,最强调写生的油画还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诸如莫奈、梵高、塞尚、高更等等绘画大师,无一不是写生高手。

大家最为熟知的应该还是梵高,不顾生活的穷困潦倒,也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梵高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荷兰的美丽乡村,每天创作十数张写生作品,包括经典作品《向日葵》等等。


印象派写生跟古典写实主义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印象派开始,特别强调光的变化。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印象主义的光色是有了,但是质量感没有了,体量感没有了。持这种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画家就是马蒂斯,他甚至公开写文章反印象派,认为印象派写生绘画在光、色彩方面发展了,但是把艺术里面另外一些基本元素抛弃了。

印象派对于油画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创作中的那种很主观的东西。如果说之前的油画写生更多的是为了搜集素材或打草稿的话,到了印象派之后,写生就完全变成一种创作了。



古典艺术很强调技艺,现在的绘画艺术似乎更强调形式和观念。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学校里不强调绘画技法这个东西。包括几大美院的教学体系,也大多缺乏基础性的东西。现在的艺术领域受到商业气息的侵扰太多,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成灾。

包括靳尚谊等老艺术家都明确表示过,现在的美术教学和创作领域,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不重视写生。这样造成的后果,其实就是抛弃了绘画技艺。失去了写生,也就逐渐失去了绘画艺术本应具备的很多根本的东西。



现在还经常出去写生的画家其实是越来越少了,就算走出去了,也都习惯于用用手机和数码相机一拍,回来根据拍摄的画面来创作。也就是说,他们不领会为什么要写生,写生的意义在哪里,写生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如此发展下去,绘画艺术的前景实在堪忧。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写生这个话题对于学绘画学艺术的人并不陌生,只要是艺术类的专业,学校本身一学年根据情况也要组织安排学生一二次写生活动,这并不是只有油画才有的.

我们从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就讲过:画画的人你的眼睛一定要高于你的手上表达能力,也就是眼睛是走在最前面的,人未动心先行!眼睛对画画的来说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去训练你的眼晴、审美、拔高眼界?就是要多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先要把心敞开,而大自然是集万事万物磁场和能量之精华,也是最能开启人心灵的一扇门。

多走多看多悟才能取天地之精华,而艺术家会比常人的嗅觉更加敏锐,更能发现这些美,所以外出写生是必然也是常态!

油画只是绘画多种形式中的其中一种媒介,它对色彩、对所画事物的认知提炼和概括度要更高一些,需要全方位的去表达,单从绘画角度来讲写生是必修课,是一种练笔,也是打开创作思路的一种形式!

走出去,心和眼界才会更宽!





眺望画心


油画的艺术魅力就是光影与色彩,既然阳光为我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当然要走出去画写生了,也说明遵从自然、真正潜心研究现代油画色彩的画家越来越多了。

先说一下户外写生的好处。自然界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而户外写生最能够贴近自然、感受阳光下景物多姿多彩的色彩变化。户外写生可以直接观察景物的细微色彩,同时,经常性的写生也可以锻炼画家对色彩的准确判断和表达。尤其是现代油画艺术 ,色彩写生更是色彩训练和创作的极好方式。

我们知道,早期古典油画是没有室外写生一说的,而且油画的主要表现题材,大多是以宗教和神话为主要内容,所以风景只是作为人物绘画的背景陪衬出现。画家画风景,也多是在室外观赏自然风景,然后再回到室内根据记忆加想象作画。所以我们看到的古典风景油画,画面充满神秘感,虽然树木的造型准确、色彩丰富,但总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与真实自然的光影色彩不太一样。这就是因为古典风景油画的光影色彩是画家人为创作的原因。

真正走出室外,亲近大自然,感受阳光赋予自然风景绚丽多彩的景色,是自法国印象派艺术家开始。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马奈、莫奈、雷诺阿等艺术家为代表,坚持走出画室,以大自然为对象直接作画。画家们打破了古典油画用明暗表达光影的作画方法,突出暗部的色彩变化,赋予油画全新的色彩表达形式。

这一时期,艺术家们不断探索色彩在不同光线下,景物受光面和背光面色彩所产生的变化,以及色彩拼合所产生的视觉感受,由此创造性地发明了点彩技法,赋予了油画全新的艺术表现语言。

例如莫奈的著名油画《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见上图)。作品描绘了一个冬天里的麦草垛,画面简洁,用色极为丰富。画家用跳跃流动的笔触描绘阳光下温暖的色彩,画家大胆运用互补色的色彩原理,描绘了草垛的暗部和投影,整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阳光下的草垛和大地充满生机,跳跃流动的色彩使人仿佛沐浴在阳光下。这种强烈的色彩感受,是传统室内油画所难以想象的。

印象派艺术家走出室外,直接对景写生创作的油画作品,在欧洲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产生的巨大影响。

谈了这么多,你对现在有越来越多画家愿意走出室外,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去写生该有更深的理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