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P2P殼買賣對賭再起,併購重組或成行業整合主流

戳上面藍字關注「華夏互聯網金融

P2P壳买卖对赌再起,并购重组或成行业整合主流
P2P壳买卖对赌再起,并购重组或成行业整合主流

今年以來,P2P網貸行業風雲突變,清盤、跑路等問題平臺數量急劇上升,整個行業成交量與人氣指數直線下跌。幸運的是監管政策及時組合出擊,P2P行業逐漸穩步向前發展,合規檢查也成為網貸平臺的主要任務之一。值得關注的是,近期P2P殼買賣再次升溫,據新金融頭條瞭解,不少掮客或者中介方四處詢問著有無交易意向或者有需求的賣方,甚至於已經清盤的P2P依然可以出售。

實際上,多數平臺在資金淨流出、投資人信心下降等多重壓力之下持續經營已經是難上加難,即使有意願良性退出也是問題重重。此時引入有實力的參與者實現平臺走向發展正軌,對於各方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正如同一位業內人士所言,未來一段時間內,在P2P行業加速洗牌過程中,併購重組有望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

重壓之下的P2P

P2P殼資源買賣早已不是新鮮事。早些時候,P2P買殼賣殼已然形成風氣。據悉,彼時P2P殼價格從幾百萬增長到千萬級別,甚至有相關的平臺聲稱已經取得備案回執,在賣殼市場報價5000萬元。而在那會這些“買家們”願意高價收購無疑是堅信《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下發之後,網貸平臺一旦備案成功,其價值翻倍不是問題。

可問題是備案突然延期,P2P遭受幾個月的雷潮。一時間,P2P的“殼”再也無人問津。但目前來看,P2P殼資源買賣又開始“熱鬧”起來。

“轉讓一家P2P平臺,已經清盤並且在備案名單中,可對賭備案。”近期,新金融頭條小編的朋友圈中突然增加一些轉讓或者收購P2P平臺的信息。小編詢問該人士清盤P2P如何買賣。

該人士表示,如果一家P2P平臺之前是在運營的並且沒什麼問題,股東、擔任又不想繼續經營又轉讓的意思,可以達成交易。但是必須把之前的一切問題給處理掉。“也就是平臺在賣之前必須把代收之類的處理了,”

上述人士還表示,他們只是中間方將買方和賣方撮合成功即可,價格雙方自行商量,一般根據經營時間、地址、存量等定價。

“我們手裡有好幾家P2P,一家一千多萬的、一家三千多萬一家的 、還有一家一億多的。”

這位人士還向新金融頭條提供一份材料顯示,一家經營四年時間、代償近85億元的P2P平臺,賣價高達3500萬元。

那麼網貸平臺是否真實有意願賣殼?一位網貸從業者向新金融頭條表示,P2P經歷此番雷潮,很多平臺資金呈現淨流出狀態,投資人也在紛紛撤離,實際上已經很難繼續支撐下去,良性退出也面臨不少難題。

新金融頭條注意到,深圳、濟南、北京、浙江、廣州等地相繼下發有關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等文件。對網貸平臺退出原則、退出程序、報送退出材料等方面做出明確詳細規範,且著重強調了以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視為退出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以最大努力減少出借人損失。

“退出指引等文件確實引導輿論都有積極的作用,但平臺還需要面臨很多的問題,投資人的問詢、報備監管以及防止一些另有所圖的人群製造混亂。”上述從業者表示,現在那些P2P創業者的壓力很大,也很迷茫、有些人這段時間瘦了幾十斤。現在能夠實力強勁的機構有意願買P2P也是好的消息。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基於當前的監管規則,2016年8月之前成立的P2P平臺才有備案資格,意味著機構要想盡快佈局P2P業務,唯有併購一條路可走。同時,引入有實力的參與者、推動現有P2P股東的良性退出,於出借人、股東方、甚至監管層來講都是一件好事。未來一段時間內,在P2P行業加速洗牌過程中,併購重組有望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

其實,早在《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有提出,對於積極配合整改驗收工作但最終沒有通過的機構,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或引導其逐步清退業務、退出市場,或整合相關部門及資源,採取市場化方式,進行併購重組。

如何度過寒冬?

經歷新一輪暴雷後,網貸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595家,相比7月底減少了50家。8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193.27億元,環比7月下降17.57%,同比下降52.18%。

目前,一些頭部P2P平臺交易量數據有所回暖,但這隻表明行業內分化加劇,出借人加速向大平臺靠攏。從整個行業數據來看,網貸成交量仍處於下降通道,行業人氣依舊低迷不過,大平臺的數據距離巔峰時期仍有不小的差距,在外部環境沒有明顯改善、備案沒有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投資人信心完全恢復仍需要很長時間。

目前P2P主要問題依然是如何存活下去。

“實際上只要涉及到金融,就必然高危,槓桿率高,或是風控體系不落地,盈利模式也只是單純的金融居間服務費收入,這個模式就有天然的問題。”一位網貸從業人員認為,如果在註冊資本金層面做要求,也會面臨一些問題,那出於投資回報率層面,實際繳納的越多,運營成本也就越高,也就間接會導致平臺對體量的渴求度短期內會比較盲目,這樣獲取的資產質量是否有持續性,也是一個問題。”

“個人認為,針對平臺的預期目標體量,團隊管理能力,商業模式,風控體系以及展業區域做限定,一戶一策,一臺一策應該有其合理性,P2P對小微企業及三農的支持還是非常顯著的,只要真正的實現無盲區監管和出借人理性出借,有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一定會對傳統金融有一個很好的補充。擁抱監管,期待合規,一直在努力。”

薛洪言則認為,對於P2P平臺而言,要度過行業寒冬,分為主觀不願和客觀不能兩種情況。對於一些平臺而言,未必想著持續經營,主觀上就不想度過寒冬,更希望在寒冬中倒下去達到變相侵吞出借人資金的目的;對於多數平臺而言,面對資金淨流出的趨勢,雖然主觀上有強烈的持續經營的願望,但客觀上看並無對抗趨勢的能力,若無外力的強力幫助,可能難免在寒冬中倒閉的命運。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平臺開始藉助“外力”度過寒冬,例對接機構資金。據新流財經報道,目前對接P2P資產比較多的銀行多為互聯網銀行和城商行。比較突出的是新網銀行、南粵銀行、眾邦銀行、溫州銀行等,之前還有一些小型的城商行、農商行及區域性銀行也對接過P2P資產,比如石嘴山銀行等,但目前有一些已經暫停跟P2P的合作。

華夏時報旗下互金頻道,已入駐平臺

P2P壳买卖对赌再起,并购重组或成行业整合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