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提振陝西文化自信—記地方戲曲理論研究者辛雪峰

提振陝西文化自信—記地方戲曲理論研究者辛雪峰

圖為民眾劇團演出的秦腔現代戲《查路條》

(閻冬賢飾劉姥姥,劉小虎飾漢奸,

王玉嫻飾王二嬸。攝於20世紀40年代)

加強戲曲理論研究 提振陝西文化自信

——記地方戲曲理論研究者辛雪峰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重要支撐和精神標識。中國五千年曆史,積澱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陝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孕育過華夏最厚重的文明,承載著傳統文化的血脈,具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

陝西文化的厚重也表現在地方戲曲上,秦腔、迷胡、碗碗腔、阿宮腔、弦板腔、線腔等20多個戲曲劇種構成了陝西地方戲絢麗多姿的景象。挖掘、研究地方戲曲文化,講好陝西故事,是陝西文化工作者的文化使命和擔當。

文化自覺不只是內在意識上的自覺醒悟,還應當是實際行動上的責任擔當。對文化的責任擔當理所當然要包括對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與研究,對文化發展的推動,這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前提。

辛雪峰致力於陝西地方戲研究近20年了。多年來深入關中各區縣,開展采風活動。對合陽線腔、華陰老腔、碗碗腔、迷胡、阿宮腔等劇種進行挖掘、整理,致力於陝西地方戲曲資料庫、數據庫建設。

2010年,辛雪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學習之餘,繼續陝西地方戲曲挖掘與研究工作,並著手論文的選題。一個好的選題,是論文成功的一半,但好的選題一定建立在長期的學術積累與紮實的田野基礎。

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它所承載的文化價值、認知模式、歷史民俗,體現著秦地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思想活力,其歷史的久遠、內容的豐富、技藝的獨特,使秦腔擁有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和不可替代的劇壇地位。秦腔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西安易俗社是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由陝西同盟會員於1912年發起成立的。它秉承了“移風易俗、啟迪民智”的宗旨,從劇社體制、藝術創作、人才培養到舞臺美術等方面,對傳統秦腔進行了全面改革,創建了獨特的“易俗腔”、“易俗社模式”。在易俗社的引領下,改良秦腔的浪潮席捲了陝西全境,並迅速向西北擴及,傳統秦腔逐漸被改良秦腔所取代。因此,研究秦腔就繞不開易俗社。

三年艱辛的努力獲得了成功,辛雪峰的《易俗社與秦腔音樂的百年變遷》成為2013年中國音樂學院一項重要的科研成果,論文也入選中國音樂學院博士文庫,由中國音樂學院全額資助,2015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27萬多的文字與大量的譜例、資料圖片構成了論文的主體結構。論文答辯評語這樣寫到,“研究成果對推動中國民族音樂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對於辛雪峰來說,博士論文只是階段性成果。2014年,辛雪峰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開始對陝西三大戲曲院團——易俗社、三意社、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進行比較研究。

由於歷史的機緣,在晚清民國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兩次席捲全國戲曲運動中,陝西兩大劇社——西安易俗社與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前身)恰好是兩次運動重要的實踐者。如果說易俗社的秦腔改革推動了傳統秦腔向改良秦腔轉型,那麼,民眾劇團用秦腔演繹現實生活的作法推動了秦腔音樂的革命化與現代化。不僅如此,民眾劇團還成為孕育國營劇社的胚胎。陝西另一個藝人領班的、貫穿了清末至今120年演藝歷史的劇社——西安三意社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傳統秦腔保留與傳承載體。

劇種百年算不上歷史,劇社百年稱得上古老了。兩個百年劇社和一個年近耄耋劇院同在陝西可謂戲曲史上的奇蹟了,更值得書寫的是它們分別是陝西同盟會、共產黨和民間藝人創辦,一度形成了文人、紅色、民間三類秦腔班社共同發展繁榮的藝術景象。對三大劇院發展演變的比較研究,對揭示中國近現代戲曲與政治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講好陝西故事的良好素材。

答辯專家、中央音樂學院戴嘉枋研究員評價說,辛雪峰對20世紀陝西三大秦腔院團——易俗社、三意社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深入調查研究,資料豐富,視角獨特,方法新穎,觀點令人信服,具有較高的學理價值。對中國戲曲各劇種、各班社的發展有著廣泛的影響。

答辯專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蒲方評價說,辛雪峰的研究,在探索劇團劇社體制發展的同時,有機結合了秦腔音樂藝術風格的演變,站在了歷史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交叉的層面上,總體來看是一份較為出色的學術論著。

答辯專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民康研究員說,辛雪峰的論文結合民族音樂學梅里亞姆三重認知模式和賴斯的‘歷史、社會、個體’研究模式,對秦腔的改革與發展當代史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並從正反兩方面進行積極而富有見地的反思,提出了可行的建議和設想。

民族音樂學研究強調“文化中的音樂”與“音樂中的文化”,如何把文化和音樂結合起來,解決二者“兩張皮”的問題一直是研究的難點,辛雪峰的研究在這一問題上有所推進。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十餘年來,辛雪峰幾乎跑遍了陝西戲曲界老藝術家、作曲家的家門。

為了避免從文獻到文獻,多年來,辛雪峰作了大量的田野調查,拜訪了許多陝西戲曲的表演藝術家、作曲家及民間藝人,記錄了七十多小時的口述資料,拍攝了4萬餘張照片。這些來自田野的一手資料有效地彌補了文獻資料的不足。田野調查所獲得資料是鮮活的、真實的,是文字資料難以提供和呈現的,對於填補某些歷史的空白、改變傳統成見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戲曲是戲一半曲一半。為了熟悉秦腔音樂,辛雪峰口袋裡常常裝著複印的板頭曲、秦腔曲牌等譜例,一有空就拿出來背誦。除了天天跑劇場看戲,還跟隨劇團下鄉演出,長期的學習與零距離的接觸,使其論文的音樂分析客觀、準確。

德里達指出,“遺產從來不是一種給予,它向來是一項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的自覺與文化的自信,首先來自於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與研究。辛雪峰的研究,呈現了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學術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