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認為學校不分快慢班並不利於孩子成長和教育事業發展,你認為呢?

雅林數學


大部分一線老師其實內心都是希望分快慢班教學,大部分的老師也都希望自己在快班任教。因為對於大部分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表現突出的孩子來說,給他們上課的感覺真的很爽。你只需要把全部的精力和激情,投入到你的講課過程當中,你和孩子的互動過程當中,不需要一次次的停下來強調紀律問題,強調某些同學態度不端正的問題,提醒某些同學認真聽課的問題。

但是在一線如果某個學校開始分快慢班,就有可能會導致快班的同學成績會越來越好,慢班的同學成績越來越差。這和環境有極大的關係,當一個老師走上講臺,45分鐘的一節課需要用半節課的時間來強調紀律問題時,老師真的很難把知識點及相關延展的部分講透徹。

而且一般問題學生真的不只是孩子的問題,他們的家長以及背後的家庭教育其實很多時候都有問題,真正的教育公平我個人覺得是不存在的。一味的強調公平,其實對誰都不好。

在實際生活當中,大部分慢班學生的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吃虧,因為一般情況下,學校分快慢班之後,特別在高中階段學校分火箭班和普通班之後,快班的老師一般都會經驗更豐富。

我們在高喊教育公平,高喊尊重孩子的個性,實際上從學習能力這件事來說,如果分快慢班,是真正的尊重孩子的能力和個性。在混合制的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他們上課往往會出現吃不飽的現象,而對於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來說,老師講的最基礎的一些知識點他們都聽不懂。

個人比較支持分快慢班,但是家長可能就不一定,特別是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的家長,在義務教育階段,很少有學校會分快慢班,但是進入高中階段就不一樣,不少重點高中都有快慢班之分,只不過快班會有一些其他的稱謂,科技班,火箭班,特長班,實驗班等等。


九鬥學生心理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小學初中,都是沒有分快慢班的,只是分了寄宿和外宿兩種不同的班型。後來上了重點高中,學校到了高二就分了重點班和普通班。

從教學效率來說,分班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好的學生學得更好,普通學生也會有進步。但是,這樣的結果卻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小學階段,心理建設比較重要。而且小學時候的成績,不能完全的反映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我贊成小學階段不分快慢班。

但是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分班教學的效果會非常明顯。

重點班的學生成績會大幅領先,大家的水平能夠在相互促進下獲得更高的提升。可以這麼說,配備著優秀的師資,集結一批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讓大家都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從最理想的角度上看,普通班的學生,也可以更為合理地安排課程,包括講課的進度,包括作業的強度。否則,過大的負擔會讓學生不堪重負,反而最後因為無法吸收而成績越來越差。

然而事實上,從心理上說,學生被分到普通班,可能內心對自己的認可就會降低。同時,因為普通班的學習環境也會比較差,自然學好的機會就會大幅降低。現實的情況是,分到普通班後,很多中等水平的學生可能會沒有得到該有的發展。

但是不管如何,優秀的學生總會想辦法變得更優秀,普通學生的父母同樣不會放棄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在學校中無法得到自己期望的教育時,課外輔導的火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教育的公平實在是太難了,也許公平競爭就是最大的公平。當過老師的都有體會,一個班不及格的和接近滿分的,你該關注誰,如何才是公平呢?

即便是沒有任何偏見,同等精力對待,那麼高分的也會更高分,而不及格的可能進步也不會很大。

在低年級不分快慢班問題不大,可是到了高中,競爭如此激烈的時刻,如果還是大鍋飯,不分梯隊進行教學,我想對學習好的同學也算是一種不公平吧。


其實,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本身就是一種區分篩選。所以,我個人還是覺得高中之後,分重點班和普通班,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方式。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你的想法是對的;但從教育法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又欠妥。

分快慢班,實際上是分層教學,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分層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對於教學來說,是百利於無一害。分層教學,有利於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如果不分層次的話,容易造成眾口難調的尷尬局面:講得難一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如在霧中;講得淺一些,尖子生昏昏欲睡。教師很難做到讓各方都滿意,教學效率自然變得低下。



分快慢班,容易造成教育不公平現象。

一般學校如果有分快慢班,往往把各科實力最強的老師安排到重點班任教,這就造成了師資力量的嚴重傾斜。此外,學校會在很多方面向重點班傾斜,這勢必會造成校內教育的不公平,容易引起學生及家長的不滿。



一般的解決方法:

1.分組分層教學

現在很多學校的做法是不分快慢班,但分成學習小組。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各組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也能實現班級內部的/分層教學,效果也不錯。



2.課外無償輔導

很多學校面對不能在正常教學中分快慢班的情況,採取課外分層輔導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這種做法是利用活動課或晚自習課,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分層次輔導。這種方法效果也不賴。


葉生實用練字


據我瞭解周圍幾乎所有一線老師都希望實施分層教學。然而教育部門和許多教育界能發出聲音的權威專家們卻一致認為分快慢班教學不利於教育公平,法律也明令禁止學校開設重點班。 讓我們來看一看學校分快班慢班各自的利弊。

弊:

被分入慢班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由於身邊的同學多數存在學習習慣差、懶散和貪玩的特徵,缺乏優秀的學習榜樣,導致班上容易形成消極的學習氛圍,不利於養成進取心,容易自暴自棄。

利:

分快慢班有利於分層教學。在快班,由於整體學習能力優秀,老師可以加快講課速度,加深知識的深度,拓寬知識面。好學生可以學到更多。在慢班,由於整體學習能力較弱,老師可以放慢進度,對難點反覆操練達到熟練。教學重點放在夯實基礎知識上。

支持分層教學的一般是哪些人呢?

1、一線教師

2、優秀學生的家長

反對分層教學的是哪些人呢?

1、教育界專家權威

2、部分差生家長

作為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個人比較贊成題主的觀點。無奈專家權威們站在了反對的立場,他們說出的觀點不容置疑,普通老師只有附和、執行、配合。因此在很多公辦學校裡,教師們必須面向一個兩級分化嚴重的班級群體教學。由於現在義務教育階段取消留級,即使學生門門學科不及格依然可以升級,導致班級尾大不掉。教師上課不得不照顧學困生的學習速度,絕對不能講得太快太深。優秀生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學習努力,智力優秀,卻不得不陪著學困生慢慢學。

優秀學生和家長們需要匹配最優質的教學,既然普通公辦提供不了,那麼他們只有花錢擇校。這樣就導致近年來普通公辦學校優秀生源逐漸流失,整體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名校和民辦吸收那些從公辦出走的優秀生源,教學成績越來越好了。 優秀學生的家長們為了把孩子送入名校,傾盡家財購買學區房的比比皆是。還有些有實力的家庭乾脆放棄體制內,選擇民辦或出國。而窮人家的孩子呢,因為父母買不起學區房付不起私立學費,哪怕你再優秀,也只能委屈在生源較差的普通學校裡接受最基礎的教育。

對於這樣的結果,專家們有沒有內疚和反思呢?


堅持三分鐘熱度


我覺得各有利弊。分快慢班的好處是:一、可以為接受能力強的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如果不分快慢班,接受能力很強和很差的學生混在一起,接受能力差的往往也是學習態度不好造成的,他們因為聽不懂,時間長了,就會不願意聽,反過來會影響課堂紀律,使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也受影響。


二、可以為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提供難度係數大的教學內容,讓他們始終不能夠有懈怠情緒,這對於這些孩子的升學肯定是有利的;反之,就會為了照顧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會有所保留,不能夠力所能及的往前進,對於差的是照顧了,但對於接受能力強的來說,就會吃不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不說,還會引起這些孩子的懈怠情緒,不利於拔高。

三、有利於創名牌,擴大學校影響力。正是因為使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人盡其才,潛力挖盡,才使他們脫穎而出,考上理想的大學,從而也給學校帶來榮譽,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因為社會上的人們關注的往往不是一個學校如何讓多少差生提高了成績,往往注意的是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考上名牌大學。

分快慢班不利因素是:一、有些成績不那麼突出的孩子,雖然學習態度端正,雖然上進心很強,但因為進不了快班而影響了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因為最優秀的師資力量,最優厚的學習條件總是有限的,既然提供給了快班,那麼慢班就不會得到,這對於這部分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二、會使差生更差,最終使求學之路終結。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即使是很差的學生裡也有抱著進步的希望的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如果不是處在這個學習環境差,師資力量差,教學條件差的班級裡,雖然考不上什麼名牌大學,但一般化的學校也許是有可能的,但是因為分到了慢班,而連這點希望也沒有了,這對於他們來說,同樣是不公平的。


初中語文王老師2


寫在前面的話:在頭條上閱讀了環球網轉發一篇關於“學生學習差異性”的問題。文章從一線學生和學校,家長等反映的情況去分析,文章最後給大家拋出了一個問題:“小學生是否施行分層教學成了新問題”。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思考過。我想先從“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的理解上去探討這個問題。 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 。“因材施教”最早是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觀點。



簡單的來說“因材施教”就是根據不同的人才運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來培養。 比如說,某個學生很大膽,力氣很大,勇氣也很足,那麼作為老師就根據這位學生的特點來培養他成為一名勇士。

如果某位學生性格溫和,思維敏捷,做事情沉著冷靜,喜歡研究各種難題,而且文采斐然,那麼就要想辦法培養他為科學家。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好處。

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可以滿足性格,智力,身心發展都各不相同的人才的培養。因此,直到現代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還是十分受到重視。

一,“班集體”教育體制和“因材施教”格格不入

但是,現在教育制度是開展“班集體”制度的,“班集體”教育制度旨在某個地方把智商,情商,身心發展各不相同的人才集中起來並利用最短的時間培養更多的人才。

所以,“班集體”教育制度和“因材施教”格格不入。現在我們的學校和班級就處在這樣的狀態下,很多學生在學校裡像“工業品”一樣被“生產”出來。

那麼“分層教學”又是怎麼理解呢?我覺得應該是把智商高,學習成績好的的一部分生集中在一個班,把智商低和學習成績落後的一部分學生集中在一個班,然後配備一樣的條件來培養他們,唯一不同的是學習的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教學進度快慢等不同,從而實現培養人才的最優化。

可見,“分層教育”才比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分層教學和“重點班”的區別是否側重應試分數

可是,問題是“分層教學”和所謂的應試教育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有沒有區別?我覺得還是有區別的。

目前學校分的“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這是應試教育功利性的體現,目的只是為了最求分數的最大化,重在追求分數而不是學生的發展。“分層教育”則比較偏向於追求學生的各種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應試教育是一切新型教育理念的攔路石

但是,在目前以分數排名評價老師、升學率、教育教學量化評分考核,以分數為標準評職稱等落後的教育體制下,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分層教育”都不可能真正的能實現。

順便講一個小事,學生考試成績為什麼差距那麼大呢?這是因為有些學生在課餘的時間所付出的汗水是不一樣的,還有學生的家庭教育,學生自己的自覺性,身心發展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下面是一位我曾經教過的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問我的一個寒假作業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難,他發過來的時候,我還懵了一下才想出來。 這道題是一個語文題,說的是語文句子的歧義的問題。


下面是我寫給他的答案。我是根據“就讀”的意思不一樣去給他講解的,不知道這樣的答案對不對。


看到這樣的題目,我只想說,很多學生為什麼對學習不感興趣,可能是因為出題者出的試卷太難了,讓他們產生了一些厭學的情緒?

學霸只是少數的,大多數還是像我一樣資質平平,如果遇到這些題目太難的話,難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頭痛的問題,你們覺得呢?

如果練習題中有太多那樣的難題,只有幾個學霸做出來,很多學渣只能望題興嘆了。這樣就會出現“學霸自己懂了不想聽,學渣聽了也不懂,甚至都不想聽”的情況發生。

結束語: 如果學霸是你們的孩子,你們願意自己的孩子跟一群學渣在一起學習嗎?


孖無悔觀教育


學校教學分快慢班,以前分過(初中開始),效果不好。雖然如此,但並不是壞事,只能說明是把好事辦壞了。大家都知道,人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記憶能力不是一樣的;志趣愛好、天賦異稟也不是相同的,根據各自興趣愛好來揚長避短,發展強項,就是“因材施教”,教育也就健康了,也就皆大歡喜了。以前所以效果不好,一是稱謂不好,二是沒有充分的師資力量。特別是後者,一所學校,有幾個真正勝任的美術、音樂、舞蹈、或其他特長教師?把壞事辦成好事是好事,把好事辦壞了不等於好事不是好事。


路邊青青無名草


我認為學校應該根據孩子的成績分出快慢班,第一,有利於因材施教,學生的接受快慢不同,每次考試一百的,跟考試五十分的學生接受程度肯定不同,這就是為什麼走專科本科的區別,

第二有利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優勝略太。

第三,對於老師也能專一教學,統一標準,快班跟慢曹可以區分開標準,


曹三說


對於義務教育段,國家義務教育法二十九條規定,不許對學生有差異性對待,禁止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說重一點,小學、初中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是違法行為。

教師授課是學科授課。而分班是按幾個學科的總成績分班。分班後,就各科而言,孩子的學習差異仍存在。比如,重點班裡的學生,英語科會仍有一部分較差,其他科也如此。所以,授課教師還得照顧各水平學生。除非各學科都分一次班,這絕對是不可能的。所謂分層教學名不副實。



而且最大的害處是對孩子心理的負面傷害。重點班學生是寵兒,事事優先。作重點班學生是棄兒,事事落後。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因材施教是幌子,為追升學率是實情。成績好的孩子家長肯定支持。而其他學生家長肯定是反對的。這麼小的孩子就被分三六九等,是極大傷害,也是不負責任的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做法。


搏擊長空的大鵬


我今年接的新初一,升學時全縣有一個統一的排名,分班後出現了全縣前十幾的學生和五千多名(語數外三科總分四十分)同班的情況,學生水平梯度極大,剛一個學期,就出現了部分差生徹底放棄學習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