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白巖鬆: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現在減負又成了現在的話題,社會關心,學校關心,父母更關心。

基本上每年都在說給孩子“減負”,減30年,但是現實卻深深一個怪圈,越減負,孩子的負擔就越重!


我的一位朋友還感嘆道,以前五點放學,作業大概7點就能搞定,但是現在三點半放學,作業十點半都做不完,更不用說花的錢更多了!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其實,孩子是最不該減負的,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如果你是家長,學習告訴你,孩子學習很累,要減負,不用升學考試,不用寫作業,而且還能提前下課,假如你是家長你會怎麼選?

A.如果別的孩子都去玩,我的孩子也去玩,結果都考60分;

B.如果別的孩子都去玩,我的孩子補課,結果,別的孩子考60分,我的孩子考80分;

C.如果別的孩子都補課,我的孩子出去玩,結果,別的孩子考80分,我的孩子考60分;

從收益角度最高來說,很多家長一定會選擇B;

很多父母覺得,你們趕緊去玩,趕緊去減負吧,我的孩子不玩,要學更多的東西,因為這是拉開差距最好的辦法。

最後的結果是:不是說好的一起減負,一起玩,怎麼都悄悄跑去補習了。

驀然回首,我的鄰居牽著孩子,正在學而思的門口。

減負的結果就成這樣:國家減負——家長為了獲得優勢,增負——孩子累——國家再減負——家長再增負——孩子更累。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家長,學校一補課,他就去教育局舉報,學校作業多,他也舉報,很多家長以為他是為孩子好,其實是他背後還帶著孩子去上補習班!


而他的想法有點變態,就是想盡各種辦法讓對方落後,自己的孩子就能走在前面。

其實,人性都是趨利的,都希望自己好,別人差!

其實,這背後的實質性的原因是因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太稀缺,上升的通道太狹窄,要想獲得更好更多的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就是唯一的辦法,這是社會的法則,也是教育的法則。

而減負,只會讓孩子在競爭中處於弱勢。

現有體制下,讀書,是普通孩子最好的出路,能在高考的獨木橋中殺出一條血路,是風險最低,也是成本最低的一項投資。

就拿招聘會來說,有HR直言,在招聘的時候,他們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問學歷,也不會問學校,在面試的時候有說有笑的,問的問題也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在招聘會結束後,他們會帶走所有的名校學生的簡歷,回去後再進一步的篩選,但是那些非985、211的簡歷,他們都是自己扔進垃圾桶裡,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你可以抱怨,你可以控訴,但是現實卻是,你可能因為學校的原因而痛失更多的選擇機會。

最後也不得被迫謀生,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公司,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職業。

當然,你也有可能通過其他的渠道,付出更多的汗水,這樣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聽過一句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而現實的邏輯也很簡單,成績意味著你能否考一個好的高中,好的大學,這也意味著在畢業的時候,你能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被迫謀生。

錢文忠說過:“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壞的制度,雖然說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但是它也不是最壞的。”

減負,就意味著減分數,意味著你可能落在別人的背後,意味著你考不上好的大學。

減負,只會讓孩子失去更多選擇的機會。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其實,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是汗水和淚水裡走出來的,從來就沒有快快樂樂、輕輕鬆鬆的道路,你在讀書時偷的懶,社會也一定會加倍償還。

當然了,除非你又足夠的資本,足夠的儲蓄,讓你的孩子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

其實生活不易,事實也更是如此,如果要想超過別人,那麼你就一定要付出超過常人八十倍的努力,你覺得讀書很苦,但是在別人眼裡,都只不過是家常便飯而已。

如果可以,我相信每一位家長讓孩子可以在家天天看熊出沒等動畫片,但是,在現有的機制體系下,誰能給他們一個有保障的未來呢?

就像白巖松說過:“沒有高考,你拼的過富二代嗎?”

除了父母,誰還會真正關心他們的未來呢?對我而言,教育從來是件不敢放鬆的事情,因為我不希望在不遠將來,他們要被迫謀生。

白巖松:請不要在給孩子減負了,後果很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