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清朝皇室為保證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

在清朝,有一條祖制:“滿漢不通婚”。

這條祖制特別限制了皇族,為的是保證皇族血統純正。可是到了康熙年間,為何康熙後宮中,卻出現了一位獲得封號的漢族女子呢?

這位獲得封號的漢族女子是王氏,蘇州人。她的父親王國正是姑蘇一帶的知縣。

清朝皇室為保證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

(密嬪王氏)

王氏生得明豔動人,且通詩文,懂音律,性情柔淑,頗有江南婉約氣質。

清朝早期皇宮中,上至皇后,下至宮女,都是從滿洲八旗中選秀女而來。因此,身為漢族姑娘的王氏,就連當宮女,似乎也沒有資格。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對江南富饒的物產和人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念念不忘,數度南巡。

當時的蘇州織造李熙,是康熙乳母的兒子,也是康熙的家奴。李熙與王氏是表兄妹關係,所以,在康熙南巡的時候,李熙做為家奴,自然要搞好地方接待。同時,他還不失時機地將表妹王氏獻給了康熙。

就這樣,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南巡,帶回了漢人姑娘王氏。

在康熙的後宮中,多為八旗之女。王氏身為漢人,儘管她無論身段相貌,還是文化素養,都不差於那些八旗之女,但是當時漢人被視為二等公民,因此王氏在後宮中倍受歧視,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立足,無異於在石頭上紮根。

不過,被人歧視的王氏倒是很得康熙寵愛。她也比較爭氣,在康熙三十二年,生下了皇十五子胤禑。康熙三十四年生下皇十六子胤祿。康熙四十年生下皇十八子胤祄。

清朝皇室為保證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

(康熙南巡)

由此可見,王氏還是比較受寵的,再加上她年輕,比較會生養,因此三個兒子養到成年的有兩個,算是比較有福氣的。

康熙如何寵愛王氏的呢?

曾經服侍過康熙的老太監高士奇晚年曾寫過一本《蓬山密記》,他在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很喜歡王氏,曾讓精於繪畫的傳教士為王氏畫像。畫像畫完之後,康熙便將其掛在自己的南書房中,並以簾子遮蓋,誰都不給看。不過高士奇可以看,為什麼?康熙說:“爾年老,久在供奉,看亦無妨。”

意思是,一個老太監,看也是白看。

由此可見,王氏的確生得極美。否則,康熙怎麼會讓畫師為她畫像呢!並且還被掛在書房中,一抬頭就能欣賞。康熙嬪妃眾多,也就獨她的畫像被掛在了南書房。此殊榮,也就獨她一份。

康熙愛屋及烏,對王氏寵愛,自然也疼愛與王氏所生的皇子。

皇十五子胤禑早在七歲便被他帶在身邊巡幸、遏陵。

皇十六子胤祿因精於數學與樂律,還曾得康熙親授。

清朝皇室為保證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

(康熙像)

皇十八子胤祄是康熙最為疼愛的皇子,視其為珍寶,時時刻刻都想帶在身邊。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前往熱河狩獵,八歲的胤祄自然也隨同前往。在行進的途中,胤祄突發高燒,幸得救治及時,病情一度好轉,康熙這才鬆了一口氣。考慮到胤祄並未痊癒,於是獵也不打了,折返回京。可就在回京的路上,胤祄再度高燒不退。康熙日夜擔心不已,將他抱在懷中,親自照料,並軟語安慰。可惜兩天後,胤祄還是病逝了。

王氏深得康熙寵愛,又有育嗣之功,為何一直得不到冊封呢?

原來,康熙有種族歧視,如他的長輩們一樣,把滿人看成尊貴的人,而漢人則是低賤的人。因此,就算他破例讓漢女入宮,也故意壓低她們的地位,為的是不讓她們的孃家得勢,更不要說會因此成為接近皇權的人了。

康熙五十七年,年老的康熙最後一次封嬪妃,他念在王氏陪伴自己多年,又曾生了三位皇子,這才將王氏封為“密嬪”。

差不多用了三十年的光陰,王氏好歹才有了個“密嬪”的封號,還真是有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艱辛。而她也成了康熙年間,唯一一個有封號的漢族女子。

(參考史料:《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