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位於紹興鑑湖的陳洪綬墓地陷於荒蕪,諸暨家鄉人出資整葺

位於紹興鑑湖的陳洪綬墓地陷於荒蕪,諸暨家鄉人出資整葺

日前,省級文保單位陳洪綬墓整葺一新,入口處也安裝了明顯路標,拜謁陳洪綬墓的訪客不會再迷路了。

“陳洪綬,字章侯,號老蓮,諸暨楓橋人,明末清初大畫家,墓葬在紹興越城區鑑湖街道謝墅村官山岙,也就是現在的紹興望秦山公墓旁。作為省級文保單位的陳洪綬墓地荒草萋萋,且墓地沒有任何路標,外人要祭拜難以找到。”

今年8月初,文史愛好者阮建根等來到陳老蓮墓拜謁,發現入口處的一條石砌小徑,被兩邊瘋長的野草和樹木給遮掩了,10多米長的小徑上全是樹葉和苔蘚,有株一人多高的柏樹橫在小徑中央。

沿著雜草叢生的小徑走了10多米,陳洪綬墓到了,可惜墓地也被野草遮掩。若不細細品讀墓前的文字:明翰林陳章侯公暨德配來氏宜人韓氏宜人合墓,“你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荒蕪、寂寥的地方竟是陳洪綬的埋骨之處!”阮建根說。墓後不遠處立有一碑,寫有陳洪綬墓系省級文保單位字樣,也被雜草遮掩,墓前還散落著一個骨灰盒。

陳洪綬墓地規模不大,約20多平方米,無墓道、墓園。墓面用青石築成,一基一桌一碑而已。10年前,陳洪綬研究者陳漢波在紹興拜謁陳洪綬墓之後,頗感痛惜,曾在《美術報》上刊發一文《哀陳洪綬墓》:一邊市場上陳洪綬的畫成百上千萬地成交,一邊是墓庭逼仄、蕭疏,少人憑弔、修護。這一熱一冷,發生在同一人身上,令人無比遺憾。陳洪綬臨終前一年憾言:“老蓮五十四歲矣,吾鄉並無一人中興畫學,拭目俟之。”餘每讀鄉前輩此言,總生汗顏、激奮之心。

“作為一個省級文保單位,是否該在陳洪綬墓的入口處,設立一個標識,且有專人對墓地進行定期打掃。”阮建根呼籲道,對有成就的前賢的敬重,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敬重。阮建根請人清掃陳洪綬墓,把通往陳洪綬墓地的小徑、墓前雜草全部收拾乾淨。

諸暨崇文具有尚賢的好傳統,急公好義的好品格。陳洪綬作為諸暨“楓橋三賢”之一,其在鑑湖鎮的墓地陷於荒蕪,讓諸暨人深感痛心。先是個人打掃,又是陳洪綬家鄉——楓橋鎮政府出資清理,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終於使浙江省文保單位“陳洪綬墓”石碑露出了真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