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登府山越王臺,望越中繁華地。

繼古開今,紹興這座2500年的歷史古城,總能以其非凡的格局與氣度,讓人喟嘆。正如宋代詩人孫因在《越問·封疆》中所吟唱的,“茲古今之大都會兮,為九牧之冠冕”。

越商研究院院長李生校教授認為,“紹興乃中華文明發源的重要陣地,從古至今的中心穩固,或許是解密她2500年城址未變的一把鑰匙。”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越商研究院院長 李生校教授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越中自古繁華地,任取蘇杭作輩流

憑藉對紹興歷史文化的卓有研究,李生校教授以其博古通今的學識,為我們掀起了探索紹興古城自古繁華的大幕一角。

“宅臥龍之岧嶢兮,蠡城屹其環繚。”公元前490年,范蠡將紹興的城市原點,定標在了臥龍山(今府山)腳下。

由其規劃設計的勾踐小城、山陰大城,作為紹興古城最初的雛形,應運而生。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府山實景 | 來源網絡

此後,歷經數朝數代,古城不斷擴建鞏固,於隋形成了今紹興主城的基本輪廓。但能夠保持2500年城址不變,離不開原點扎根繁衍的一步步壯大。

東漢時期,馬臻築鑑湖,總納山陰、會稽36源之水,溉田九千餘頃,越州因而成為膏腴之地,富庶的基底也由此打下。

發展至魏晉時期,紹興已然是國之倚重地區,古城之內,士族門閥盤踞,名流匯聚、敷衣天下。“山陰路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即是對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

及至唐宋,紹興作為江南首府,始作“仙都”。毫不誇張地說,比之眼下的“帝都”北京、“魔都”上海,也不算為過。

唐一代名相、著名詩人元稹就是她的頭號粉絲,曾留下“會稽天下本無儔,任取蘇杭作輩流”、“仙都難畫亦難書,滿山樓閣上燈初”等溢美之辭。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古城實景 | 來源網絡

在李教授看來,這些史實的記載,無不證明了二環以內的古城之地,曾在歷史上有過的斐然地位,以及作為紹興城市繁衍的中心,從未改變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新城誠可貴,古城價更高

躬逢時代鉅變、新舊迭代的當下,紹興這座古老的城市,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每個角落,都正在上演著翻天覆地的蛻變。

鏡湖,袍江等一眾新城的崛起,讓我們看到了紹興城市化運動高歌猛進的腳步。

但即使城市的骨架和邊界不斷向外延伸,紹興的城市發展,依然遵循著“中心不變定理”。新城的建設,也始終基於古城為原點,畫取半徑,慢慢拓展蔓延。

例如新世紀初,鏡湖新區作為主城北垣的廣闊平原,啟動開發,差不多時間,袍江新區也隨之建立。可新城開發並非易事,經歷漫長的10年建設,2010年左右的鏡湖和袍江依舊不溫不火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鏡湖解放大道西側實景 | 來源網絡

紹興人的傳統觀念裡,就是“繁華不過北複線(二環北路)”

即便近些年,鏡湖、袍江靠著樓市助推,脫掉了“鄉下”的帽子,但古城依然是我們心頭的硃砂痣,這是注寫於血液基因的代碼,根深蒂固。

藍圖多過實景、儼然一副大型施工現場的鏡湖、袍江,短短十數年的奮進,又如何能抵得過2500年積澱的老城呢。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主城全貌 | 來源網絡

紹興人看重的人文、生活、環境、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依然穩穩地匯聚在二環以內的45平方公里土地上,而且是實實在在、在被享受和利用的。

更為現實的一點是,這種優勢積累是經過漫長的城市發展而成型的,有時並不是行政力量、輿論意念就能左右的。

這本就是場贏在起跑線上的比賽,無謂公平。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古城是“活的”,有機更新、應時代而變

李生校教授認為,“一城心臟的活躍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城市的價值。”

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中,二環之內的傳統老城區,已經很難再超負荷承載過於繁複的城市職能,將非古城功能遷移出去,將給予它更多的施力空間。

紹興城市的核心價值,本就是古城本身,盤活它,才是響應時代的正確應對。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古城實景 | 來源網絡

且作為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是紹興以大城市之姿走向世界的重要資本。

因此,近些年,紹興政府大刀闊斧地實施古城煥新

第一步,卸任行政中心,專心打造文化金名片;第二步,圍繞“二環三山五大歷史片區”推進古城更新項目,搞好“文化+產業”的文旅融合;第三步,籌謀申遺大計,進發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古城煥新項目遍地開花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興旺之地,煥發新生

近年以來,無數個古城煥新項目在全城遍地開花。

但要論及對城市的影響力,李生校教授認為,迎恩門風情水街、鑑湖水街、紹興飯店等一批項目,無疑是標杆所在。

迎恩門風情水街,旨在打造成為紹興版的“太古裡”,落成後體量幾乎與銀泰城相當,且還將彌補主城區夜生活場所乏善可陳的缺憾。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迎恩門風情水街 | 來源網絡

鑑湖水街,以馬臻廟為核心,利用山陰古道、鑑湖水道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欲打造成為“上海城隍廟”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鑑湖水街實景 | 來源網絡

紹興飯店,紹興接待政要、外事活動的重要舉辦地,2014年改擴建之後,極賦紹興特色的高逼格設計和品質,助其圈粉無數。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飯店俯瞰實景 | 來源網絡

都說無巧不成書,以上項目不在別處,均不約而同地坐落在了二環主城西面

作為古城內,自古繁盛的興旺之地,古城的縮影,紹興的種種,都可在這裡找到落腳點。

主城之西承載的歷史遺蹟,在新時代的產業融合下,煥發新生,如同深烙板塊的印記,散發出深厚的福澤。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紹興主城西區位示意

世界500強——中海地產,首入古越之地,採擷古城之氣,攜手2500年曆史的紹興,為時代賦新,為城市賦能。

2019年,以中海·九樾之姿,擇址環城西路旁古越核芯,於繁華薈萃之地,依元培雙學府,為紹興人帶來藏納一城精髓的興旺府邸。銀泰城一層城市展廳璀璨開放,恭迎品鑑。


城市原點+輻射中心!“根”在紹興這裡的人,從未想過離開


▲中海九樾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