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吉利为什么不用沃尔沃的发动机?

Hybrid_B


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品牌定位与价值的问题。吉利汽车卖多少钱一台?沃尔沃卖多少钱一台?提起吉利汽车大家想到的都是物美价廉的平民车,无论是几万块的帝豪,还是十几万的博瑞其品牌形象与沃尔沃相差甚远。如果吉利在旗下的车辆直接应用沃尔沃的发动机,那么旗下的汽车应该卖多少钱?帝豪随便加三万有人要吗?博瑞随便加五万会有人买单吗?



如果采用沃尔沃发动机,此举只能拉低沃尔沃形象,而不能提高吉利的形象。如同采用宝马发动机的中华汽车一样,并不会因为采用宝马发动机后而大卖特卖。装了宝马发动机后车辆就具备宝马的操控与性能吗?装了沃尔沃发动机的车辆就具备沃尔沃的高安全性系数了吗?显然不能,汽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会因为加强了发动机后而产生质的飞跃的。


而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想直接采用沃尔沃的动力总成去造吉利车,而是要吸收消化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吉利。这样才能做到1+1=2。如果吉利采用了沃尔沃的发动机,那么就变成了:1+1=1。两个品牌独立发展运作才是明智的。

吉利不可以直接拿过来沃尔沃的发动机装在自家车上,但是吉利与沃尔沃合资的品牌“领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沃尔沃发动机了!合资吗,就需要两个公司共同研发制造汽车。所以领克01采用的VEP4 2.0TD发动机就是来自沃尔沃的Drive-E系列,代号B4204T30;与xc60 T4版本的发动机硬件是一样的,区别是调校。博瑞ge采用的JLH-3G15TD发动机,其技术也是来自沃尔沃。


水墨丹青一世情


答:吉利目前已开始在旗下车型上批量装配使用沃尔沃发动机,第一台车是出自CMA架构的紧凑级SUV—星越(2.0T版本/350T),新车已于今年5月10日上市。

星越2.0T车型搭载沃尔沃Drive-E系列2.0TD T5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不过星越T5发动机(代号JLH-4G20TDB)与沃尔沃车型T5发动机略有不同,星越T5发动机调低了最大功率。数据显示,JLH-4G20TDB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而沃尔沃旗下T5车型中,XC40 T5(代号B4204T18)最大功率252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800-4800rpm,XC60 T5(B4204T23)最大功率254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500-4800rpm。

有消息说,JLH发动机出自吉利罗佑发动机工厂,B42发动机则是张家口工厂生产,因此二者采用了不同的发动机代号。

除了星越外,领克品牌是吉利汽车下最早使用沃尔沃动力的,01、02、03 2.0T发动机均出自沃尔沃Drive-E系,其中01使用的是T4低功率版本(B4204T30),最大功率190马力/4700rpm,峰值扭矩300牛·米/1400-4000rpm,03+则使用了T5版本(B4204T23),最大功率254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800-4800rpm(峰值扭矩转速较XC60 T5慢了300rpm)。


智选车


吉利为何不实用沃尔沃发动机?

其实这个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成本原因和技术问题。

成本问题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就有能力使用沃尔沃的任何技术,但亲兄弟明算账,吉利品牌和沃尔沃品牌还是两个独立核算的汽车品牌,使用沃尔沃的任何技术都要在内部核算的。

沃尔沃现在全系几乎都在使用2.0T那一款发动机,而且这款发动机还夺得了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扩展力很强,从190匹马力到400匹马力,任意调教。可见这台发动机的成本也不会很低。

然而吉利的车型主要销量都在15万以下市场,一台沃尔沃的发动机会无端端增加吉利品牌旗下车型的制造成本,划不来嘛。

技术问题

如上述所说,沃尔沃全系都仰仗着一台2.0T发动机活着,而在这台发动机之前,沃尔沃甚至没有自己的发动机,一直使用福特汽车的动力总成。因此“地主家也没余量”,吉利想从沃尔沃那里得到点儿发动机技术,恐怕也没有合适的产品引入。

因为吉利真正大量需要的发动机,应该是1.5T发动机,但在沃尔沃动力序列里,还没有。因此未来沃尔沃的1.5T发动机,很可能还是跟吉利一起研发的小型发动机。

白希文总结

综合来看,沃尔沃发动机技术本身并不突出,而且发动机产品线还很单一,而吉利自己的研发能力,并不比沃尔沃差,因此吉利暂不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也很容易理解。未来领克01的1.5T发动机以及沃尔沃XC40的1.5T发动机,很可能出自吉利和沃尔沃共同联手之作。


白希文


吉利当初收购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另外包括9个车型、3个平台、2000多个全球销售网络和零部件供应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了,沃尔沃的技术更是出售给吉利,如果非要算上技术的话也就只有那3个平台了,沃尔沃不但没有把技术卖给吉利,还提防着吉利获取沃尔沃技术,其一是跟吉利约定,沃尔沃技术只能用在沃尔沃品牌上不能用在吉利品牌上;其二是约定沃尔沃是独立运营的。所以沃尔沃只给吉利在董事会留下董事长一职,其他的从管理层到技术人员都是瑞典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也就是说,吉利只有在年底拿红利的权利。你可以看看,吉利所有宣称的用了沃尔沃技术的或者与沃尔沃合作的都只是吉利单方面的宣传,沃尔沃官方从来没有发布过与吉利有合作或者授权给吉利用他的技术和零部件,合作关系确立后一般都是双方一起或分别公布的,这是个基本常识,单方面宣传的就没有多少可信度,而且在吉利星越上市之前铺天盖地宣传是用的沃尔沃T5发动机,但吉利却泄露了内部培训资料,从销售话术来看,所谓的沃尔沃T5发动机其实是吉利自己工厂生产的山寨货,这一点跟帝豪、帝豪GL、缤越等是同样的,只不过这几款车是山寨的二十年前老丰田花冠的底盘发动机。吉利的CMA平台说用的沃尔沃技术还是可信的,就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的那3个平台,以这三个平台在研发出新平台是有理由相信的,但是平台的概念是整车模块化装配线,也就是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架等等零部件组装成一辆整车,至于发动机等研发制造跟平台没多大关系。从各种证据来看,说吉利是个最大的山寨车企业也不为过。



啵啰油子


吉利控股集团虽然全资收购了沃尔沃品牌,但是沃尔沃和吉利汽车在本质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吉利如果想要运用沃尔沃的技术,必须先经过沃尔沃允许,不然就属于侵权。所以,吉利和沃尔沃联合成立了一个合资品牌——领克,专门用于技术共享,以此实现共同进步。

吉利并不是想象中拥有那么多权利,沃尔沃也不是吉利单独控股,而是还有一家在董事会决议时起到最大投票权的瑞典公司。从外界看,吉利似乎是对沃尔沃掌控很多,实际上吉利的权利有限,吉利的投票权只是第二位,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这个发动机也不是吉利想用就能拿过来用。

再一个就是沃尔沃定位高端豪华品牌,发动机技术含量更高,自然价格不菲。而吉利汽车定位不同,主打中低端车车型,如果使用沃尔沃发动机,那么造车成本会增加,没有价格优势的竞争对吉利汽车来说难以立足,毕竟还是主打性价比。

虽然吉利并没有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以及技术等。但是吉利汽车还是非常善于借力和造势的,自从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也是占了沃尔沃的光,对吉利汽车的正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不得不佩服李书福的商人眼光。就营销能力而言吉利汽车是所有自主品牌汽车的老师,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





小强说说车


我是車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实际上不是吉利不想用,而是吉利不可以用。以为内当初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就有相关的协议,吉利不可以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等技术。所以虽然本质上沃尔沃是吉利的全资子公司,但是沃尔沃一直是保持独立经营,与吉利并没有实质技术上的输出关系。

但是吉利前期也不着急用沃尔沃的发动机,毕竟品牌力跟不上,贸然的跟沃尔沃共享技术,导致售价上涨性价比下降反而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另外对于复苏时期的沃尔沃的品牌力也非常不利。

所以吉利前期一直都是沿用老平台老技术,但是宣传上还是要拉上沃尔沃,也就是让沃尔沃给自己背书,这样既不违反当初的收购协议,又能提升吉利品牌的影响力。可以说吉利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的蹿升到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沃尔沃的品牌背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手里握着沃尔沃这张牌,不用岂不可惜。但是受制于收购协议,于是吉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吉利豪华品牌领克的推出几乎是毫无征兆的,但一个品牌不可能突然冒出来,所以吉利实际上早就想好了如何去共享沃尔沃的技术。那就是绕开吉利品牌,与沃尔沃成立一个合资品牌,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共享沃尔沃的发动机等技术。

而这一些都是发生在吉利已经成为自主品牌龙头老大的时候,可以说吉利不愧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现代化企业。整个过程运筹帷幄不动声色,却步步为营。如今吉利领克01与沃尔沃XC40及时同平台产物,那么接下来领克和沃尔沃共享动力总成也就顺理成章了!


车无定论




沃尔沃汽车是瑞典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1927年创建于瑞典哥德堡。1999年,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集团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2010年,吉利控股又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使用权。2016年,吉利汽车、吉利控股、沃尔沃汽车三方合资共同创建领克品牌,股权比例依次是50%、30%和20%。

2010年,吉利控股在收购沃尔沃汽车前,曾和福特汽车在制定收购细则中有明确的约定。

  • 第一,吉利控股将拥有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
  • 第二,把沃尔沃汽车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拥有关键的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拥有福特相关知识产权的使用权。
  • 第三,吉利控股只能“通过”沃尔沃才能拥有其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说白了沃尔沃汽车相当于卖身不卖艺,所以“吉利控股”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不代表“吉利汽车”可以随意使用沃尔沃技术。注意,这里面涉及到三家公司。虽然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都是吉利控股旗下的两家公司,但本质上它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吉利汽车假如想要运用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必须先经过沃尔沃汽车的允许,不然就属于侵权。




当然,吉利控股也不傻,肯定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让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走在一起,而这条纽带就是中欧汽车技术中心,通过这条纽带向吉利汽车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和技术知识。比如说,前几年吉利控股就曾投资200亿,由沃尔沃主导、吉利汽车参与,共同开发CMA模块化架构(用于领克01、02、03以及XC40等车型),而CMA的研发就是该中心的重点任务。也许是通过参与CMA获得的经验,吉利汽车后面自主研发了一个BMA架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吉利汽车不能随意使用沃尔沃技术,但通过和沃尔沃的合作,不仅能学到很多先进的造车技术和造车理念,更重要的是为吉利培养了很多汽车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由衷佩服李书福,眼光独到、胆识过人。


有一车言


品牌收购并不代表可以随意使用人家的技术,即便是全资收购也不行,这就好比您开一家大饭店,然后请来一个名厨,您虽然是他的老板,但他也没有教您厨艺的义务,这个道理简单吧?吉利与沃尔沃也是这种关系,注定了吉利没有办法去直接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况且当年刚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在技术上、发动机上已经没有太大优势了,吉利看重的就是沃尔沃后续的研发实力。。。


沃尔沃汽车的技术体系并不是独立的,在很久之前从沃尔沃集团中被出售,东家就是当年如日中天的福特;而金融危机到来时,福特无奈出售了路虎、阿斯顿马丁、沃尔沃等一系列品牌来保命,也正是这个时期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所以由此看来沃尔沃的技术体系并不是独立的,很多所谓沃尔沃的技术其实都是与沃尔沃集团、福特汽车共用的,换句话说很大一部分技术连沃尔沃都仅仅是有使用权,而真正掌控这些技术专利的是福特,所以这样的技术吉利有什么权利使用?吉利从福特手里把这些专利都买过来了么?显然没有,所以刚被收购的沃尔沃,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能提供给吉利?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是与福特进行过知识产权的划分的,这个时候沃尔沃根本没有发言权,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得看福特的意思。。。

被吉利收购前的沃尔沃过的并不好,可以说福特算一个毁品牌专业户,无论是当年的沃尔沃还是如今的林肯在福特手中都混的很惨,福特根本不会把重心向这些外来品牌倾斜;吉利在于福特进行知识产权划分时用了很久的一段时间,因为这些技术关系错综复杂,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1.福特掌握的专利,这部分专利沃尔沃可以使用,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也不能再使用,所以吉利也不能用!

2.沃尔沃与福特联合开发,两家都拥有专利使用权,这部分技术沃尔沃可以使用,同时也对吉利开放!

3.福特掌握的专利技术,对沃尔沃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授权使用周期,所以这部分技术沃尔沃在被吉利收购之后依然可以用上几年,起到过渡的作用,但这部分技术不对吉利开放!

所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大部分的所谓沃尔沃技术都是不能用的,因为这些用于沃尔沃车上的技术专利掌握在福特手中,福特不允许吉利用、那么吉利就不能用!说到底对于品牌收购来讲,最复杂的就是隐藏于外表下的技术专利归属,这是最难搞定的问题;所以刚被收购的沃尔沃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技术!被沃尔沃集团出售给福特的沃尔沃汽车当时就已经处于一个残破不堪的状态,所以沃尔沃汽车的很多技术都是在用福特的专利、或者与福特联合开发,真正属于沃尔沃的技术体系基本上已经很少了,不仅少、而且旧!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限制条件,所以当年李先生才会一再声明沃尔沃与吉利属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可惜很多朋友不理解,似乎认为只要出钱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但完全不是这样,如果收购品牌就能使用人家的技术,那么这十几、二十年间咱们国家收购了不知多少外国品牌,如果技术共享、随便用,咱们自主工业产品早就崛起了,可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么?吉利能否用沃尔沃的技术沃尔沃说的不算,得看福特的态度。。。

吉利与沃尔沃合资打造CMA平台,实现了国外技术本土化的过程,CMA平台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还是那句话刚被收购的沃尔沃根本不能为吉利提供什么技术,连大型车平台SPA都是吉利投钱给它研发的,可同样研发出来的专利在沃尔沃手中,换句话说即便给吉利用,吉利想在这SPA上打造什么?打造一辆类似Xc90那般大小的SUV么?怎么定价、卖给谁去?所以大型车平台对于吉利短时间内没有作用!

而此时沃尔沃的小型车平台已经老旧,从2004年被设计一直用到201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貌似S40停产了;所以吉利准了这个时机,拉着沃尔沃共同研发小型车平台,还是那句话大型车平台对于目前的吉利、吉利的定位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过小型车平台对于吉利来说意义深远!所以吉利出钱、沃尔沃出力,两家玩了一次同集团下的子公司合资,联合打造了小型车平台CMA,吉利、沃尔沃共同掌握专利使用权、赚取的收益两家都有份,基于CMA平台下的技术是吉利所能使用的,不过吉利将其用在了领克之上,因为领克起到吉利、沃尔沃之间的过渡;实际上从吉利品牌的市场定位,大量使用沃尔沃的技术没有好处,拉高了生产成本、车又卖不上价,所以不划算;而用在领克上就不同了,领克的价位能把成本拉回来,毕竟是中端车的定位!

所以吉利品牌车不能用沃尔沃发动机的原因有很多,问题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知识产权的限制可不是过家家;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吉利品牌的市场定位,过多使用沃尔沃技术的吉利汽车的成本必然上升、直接导致售价上升,而售价上升后的吉利品牌还能否赢得市场就很难说了,所以吉利才考虑搞出领克,用全新的身份与定位去占领市场,形成了吉利、领克、沃尔沃分占低、中、高端市场的局面!


非专业车评


发动机已经授权,使用现有的发动机会拉低沃尔沃现有高度,只能套用沃尔沃的技术,自己在本国生产,这样成本和数量都能保证,不拉低沃尔沃又提高了自己,你以为发动机有图纸就能做,需要厂房和技术人员,需要配合生产,已经开始了,估计明年开始大规模换装,而且沃尔沃不是自己的发动机工厂,只是配套工厂而已,只管技术和质量,没有权利去压价和提高产量,再说一个十万的车用个五万的发动机可能吗,只能国产化以后成本降低了,才开始用,当年的合同是收购合同,条件之一就是不能解除现有模式,有收益权和出授权,没有生产技术调整的权利,就是你可以拿走整的钱和车,但是车生产的过程,你别说话,和技术专利你不能传播,技术可以共享,但是需要用钱来买,有赎回条款,但是吉利永远是控股股东,当时就是沃尔沃要破产了,吉利送钱,为他打开中国市场销售,他才卖身,不然根本没有机会买下来,马来西亚的莲花就是好例子,自己要破产,想卖身,自己想要经营权和销售权,只需要你帮打开市场,吉利马上就不干了吧!沃尔沃最大的贡献是提高了吉利人才和技术储备,所以吉利的车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安全,因为有收益所以吉利也精心尽力的帮沃尔沃卖车,沃尔沃卖的好,管理层才能对分钱,大家一个共赢的事,你们有些人太狭隘,老是瞎说


币圈熊猫


吉利不用沃尔沃的发动机或者是其他核心技术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是因为它们的品牌力和技术都不在一个级别,如果借用对两个品牌造成的影响得不偿失。

首先刚提到过的,吉利和沃尔沃的技术不在一个级别,不仅仅在于技术沉淀多或者少的问题,沃尔沃的发动机均是由重金打造,采用了大量新的技术和材料,技术成本较高。理论上能够让吉利车型使用的,貌似只有博瑞和博越可以吧?但是整车成本真心扛不住,强行换装的话,博瑞和博越就没办法维持现价了。

其次发动机不是你想换就能换。不是简单的把博瑞的发动机卸下来,把沃尔沃的发动机装上去这么简单。这当中就涉及到车辆结构的匹配性,发动机舱的的排线、布局、位置等都要考虑周全。

而沃尔沃发花大价钱研发出来的发动机,连续三年都能拿到沃德十佳就证明了技术上的价值,现在就用上这个高新技术,或许对吉利有利,但是对正在复兴的沃尔沃来说,就有点不合适了,会拉低沃尔沃本身积累的品牌价值,不利于经营和发展。

所以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吉利用着现有的发动机,再让沃尔沃的工程师们过来协助做优化升级,不过现如今吉利和沃尔沃已经共同研发出了CMA技术平台,在未来吉利和沃尔沃的产品规划中,就会陆续推出基于这个平台而造出来的新车型,比如沃尔沃的新一代V40就来自CMA,而接下来吉利在CMA平台上产出的新车型,就会跟沃尔沃共享技术共享动力总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