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孟長海/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很想當然的認為,古代的中醫是不需要文憑的,是人人都可以為之的,其實不然。中醫自古就有不同的層次和定位,有來自於基層普通群眾的實踐,也有知識分子的思考和總結,而之所以中醫能夠得到傳承高級知識分子的作用是極其強大的,也就是說沒有高級知識分子的參與,就不會有中醫的發生、發展和成熟,也不會傳播到今天。

今天先看《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古代醫家都是大學問家。

《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中醫教育有關的高級人才歷史上是層出不窮的。不過,時代不同,對於人才的要求和層次分化也不同,如在最原始以及奴隸社會,巫醫就代表了中醫的最高水平,他們會文字,國家賦予他們了權力,可以對疾病進行處置和醫療經驗進行總結,如果要拜師追祖宗,他們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我們不能因為今天科技的發達,而忽略了那個時代。

到了後來,隨著人類文字的豐富,醫學開始變得專業起來,而文字和藝術的結合依舊是高級知識分子的重要任務。一直到今天,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以及《難經》《神農本草經》等寫作的水平放到今天也是高於博導的水平,完全與任何的優秀文學作品可以媲美。如果真有不信的,可以拿出至今被文學界推崇的所有作品與《黃帝內經》進行比較研究,不知道哪個國內一流的大學或者學者可以接下這個挑戰呢?

而到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更是將高級知識分子從事醫學工作提高到了更加高的位置,張仲景醫術的文學水平、學術水平至今也是無人超越,而且在歷代學習完善中培育了無數的醫學家,即使到了今天也因此培養了很多的大學教授、知名的學者、科學家,所以那些靠著醫聖衣缽發展起來的學者們,豈能不認真的研讀聖人醫道呢?因此來講,雖然中醫在傳統意義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大學的概念,但是其水平也在大學之內,高於目前大學的文史哲水平。

這裡主要說說官方的中醫教育。從歷史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邏輯來看,從有社會分工特別是醫學單獨成立之後,管理就已經緊隨其後或相伴而生了。而最在的記載,在商代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時,就有了疾病的名稱,開始了艾灸、針刺、藥物、按摩的記載,很顯然這就是知識分子參與後記錄下來的行為,這個時期也有了湯液、藥酒。到了公元前1046年到前771年,春秋之前,周王室比較興盛的時候,已經有了醫師管理和考核,醫學分科,出現了專職醫生,有了望、聞、問、切的雛形。到了春秋時期醫學已經獨立於巫術而存在了。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奠基之作《黃帝內經》。

這個時期中醫的繼承和發展以師承帶徒和政府官辦教育兩種主要形式存在,其次就是自學者成才的也比較多,出現了很多知名的醫家,有《黃帝內經》的作者們、有了扁鵲、有了淳于意、有了《神農本草經》的作者、《難經》作者秦越人、有了名醫張仲景和華佗、有了王叔和、皇甫謐等等,歷史的長河奔流向前,國家也是經歷春秋的分裂、戰國的混戰、秦漢的統一而後又四分五裂了,在這過程中知識分子一直扮演著延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神聖使命。

《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因此,我常常講,留在歷史上的著名醫家往往都是作者名字,當然除了名醫華佗,而這些作者是不是真正的醫家本人有時候值得商榷。就如近代很多作者寫文章,學生寫了不好意思署名就帶了導師,也有父親寫了帶了兒子,老師給了學生,甚至於欺世盜名盜版的,這樣的情況今天無所謂幾千年後可能就是爭議。但無論真假,沒有知識分子的參與醫術是不能變成醫書傳下來的。因此,但凡能夠寫出醫書的,都是延續了中醫大學教育的骨幹力量了。

真正開始國家中醫教育一般認為是唐代和宋代的事情了,此前也太醫令,如晉朝的王叔和等。公元443年,有個太醫令秦承祖做了一件好事,奏請皇上設置醫學教育。《唐六典》卷十四註記載“晉代以上,手醫子弟代習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年公元年,太醫令秦承祖奏置醫學,以廣教授。至三十年省。”不過這個建議採納了但是發展的並不好。唐宋這兩個朝代歷史上威信很高,都是盛世,也是最出現成果的時候,特別是唐代疆域遼闊政府清明、世界影響力大,政府有足夠的力量支持醫學專門的發展,成立了太醫署,太醫署是國家官辦醫療以及教育的重要場所。史料記載,唐朝在州府普遍設立博士、助教,傳授醫學並掌療民疾。從貞觀三年公元年起,許多州相繼設立了地方性的醫學校。貞觀三年置醫學,有醫藥博士及學生。開元元年改醫藥博士為醫學博士諸州置助教。如今我們許多高校動輒引進高大上的博士,還以為是西方的產物,實際上古代我們中國也是有的,水平並不比現在的博士差。

到了宋代公元960年設置的太醫署主管醫學教育,後來改為太醫局,此後歷代基本如此;宋代設置翰林醫官院專管醫政工作。從整體上來講,醫學教育的開展對於中醫的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到了宋代儒醫群體的形成,更是吸引了大量的知識分子參與了中醫的臨床和書籍整理加工當中。到金元時期、明清時期,依舊延續了這樣的潮流,知識分子參與醫療工作。應該講歷史上,高級知識分子參與中醫藥事業的層出不窮,如我們熟悉的范仲淹提出“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如風流才子蘇軾、沈括等都是精通醫學的,後來的宋朝著名醫家許叔微進士出身,如成無己、林億、高保衡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張元素27歲中進士,王好古曾以進士官本州教授、朱丹溪早年也學舉子業,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文人參與,如著名的李時珍寫出了《本草綱目》等,都有著高級知識分子的心血。這個成果放到現在,晉升院士應該也是不為過的吧!到清代也有大量的知識分子參與醫學,如汪昂幼讀經書、科舉不順、開始從醫;河南的吳其濬寫了《植物名實圖考》,那可是嘉慶時期的一甲一名進士,還噹噹過巡撫、總督;寫出《溫病條辨》的吳鞠通也是幼學科舉,具有很深的文學水平;還有《醫宗金鑑》的主編吳謙,連紀曉嵐大才子的《閱微草堂筆記》也閃爍著醫學的智慧;曹雪芹的《紅樓夢》也是有不少醫藥佳作;寫出《血證論》的唐宗海首先提出中西醫匯通概念,也是曾經中了進士的。

《中醫高等教育的前世和今生》系列上篇: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從明清時期往前倒退,是我國醫學發生發展逐漸成熟成型的時期,延續了努力封建社會,經歷了分分合合的國家變化,經歷了開明王朝和亂世紛爭,在這個過程中中醫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延續下來,基本上是與知識分子的參與密不可分的。而這也是我國文化之所以燦爛無比的關鍵,因此從歷史的長河中來看,每一代的知識分子都是有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傳承中國文化也是中醫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

從清代道光年間,中國與西方進行了長久和平之後的第一場國際戰爭——鴉片戰爭,隨著戰爭失敗和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的大門開始打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形成,與此同時西方醫學伴隨著西方的堅船利炮和不平等條約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進而影響了一個多世紀,至今成為中國最主要的醫學體系。在清政府後期,國家開始進行了一些改革,如建立大學堂,也派人到國外學習醫學,但是整體來講並沒有形成氣候,中醫的教育依舊以太醫院教育和民間師徒相傳、家傳、自學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