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點擊關注“魚堂主愛思考”用深度思考看透真實世界。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出來公司10年了,差不多換了10多份工作,回想起來差不多每個公司都是半年內就升職了,後來回想總結我可能做對了一下東西。

今天寫出來分享給你,希望給你一點啟發。

講一個小時候的經歷,週末剛吃完飯玩一下,就被說:“怎麼就知道玩,你看人家誰誰多用功”。

這樣的話應該聽到過很多遍,反而只要是在看書寫作業,就不會被打擾還會被誇獎。哪怕你在神遊,只要看上去是在學習讀書就是好的。

從小就被傳達一個理念,只要學習就是好的。

這個方式上學時候還可以敷衍,反正你的任務就是學習。但是放在今天這樣時間緊迫,目的性強,結果導向的信息時代,在慢慢學已經不行了。

朋友小新看到很多人寫作賺錢了,自己也想跟著參加。買了很多相關的書,自己也拼命做筆記,幾個月後還是跟我抱怨,說寫不出東西,感覺寫的沒有思想。

我說:你不能想過去那樣學東西,跟海綿一樣什麼都吸收。要抓重點跟你此刻階段相關的內容先學到,那麼多知識怎麼可能學的完,有些學了也不是你這個階段需要的。

我們做生意需要先學會加減乘除,這些是跟你相關的知識,而不是非要學完二元方程才算學習。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為什麼說不能像以前那樣學習了,原因就是時間緊、任務重、沒有多少時間給你浪費。

而且現在只看結果,不管你用什麼方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普及一個概念“認知效率”:認知收益和時間精力之比。

簡單說就是你得到知識收穫要大於你付出的時間精力才划算。最好是學得少並且學得好,一塊錢花出10塊錢的效果最好。

怎麼才能學得少並且學得好?

提高你學習知識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目標導向”,你學東西就一定要有結果。普通看書休閒除外,每天就這麼點時間。天天學時間管理不就是為了讓時間更加有效率。不抓緊點怎麼行,最好的時間管理就是,對每件事都有目的的去思考去行動。

任何領域的知識都是分入門、初級、中級、高級,等等。不是那個高級,而是每個階段已經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了。

比如說寫作,小學作文入門是什麼,就是簡單的開始、中間、結果經典三段式。

學會這個不一定馬上寫多好,起碼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之後在學習議論文,現在大部分自媒體文章格式,都沒有超過初中語文。講一個現象,現象背後的原因,怎麼去解決,對我們有什麼影響等等。

我還沒見過哪個學校,小學就直接講議論文怎麼寫,不是不學是現在不需要學。在什麼階段學什麼東西,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如果你能接受直接處於新手階段,只要把這個階段需要做的事,學習的知識內容學會就可以了。

下面分享3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1,有目的的學習最實用

陶冶情操,滿足好奇學習是最美好的事情。可惜大部分人太忙了,沒空去滿足好奇的快樂。

一個短視頻刺激笑一下,緩解一下壓力就可以了。刺激笑一下,背後隱藏的是悲涼。

算了,不討論。

我想講的是大部分人,都是遇到了一下無法解決的問題才去學習。想學習效果好,請你記住你為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去學習的。

根據問題疑惑去看書,知道自己想要從書中獲取什麼知識。

書好像森林裡面的寶藏,而心中的問題就是你的方向指南,它可以快速的帶你找到目標寶藏。帶著問題翻看書本和大綱,直奔自己需要的那個章節,如果還有疑問就把前後都看一遍。找到前因後果,解決問題的知識方法。記錄下來,搞定收工。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比如:我今天寫社群方案,心裡馬上出現幾個問題,什麼是社群?

社群有什麼類型區別?社群需要哪些準備?如何運營,有什麼規則?然後直奔目標,反覆琢磨,找概念,找聯繫,找和自己生活中能對照起來的聯繫。

這樣幾個問題看下來,基本的思路就有了,我們要面向什麼群體,提供什麼服務,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價值。得到問題,繼續提問,繼續尋找答案。直到問題解答完畢,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出來。

看書不要難受,你把書當成你的門客。

有問題儘管問,回答的不好,回答的不滿意就換一個,這麼多書隨你使喚。

有些人覺得讀書辛苦,是被書奴役了,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記不住就愧疚,寫了一本的摘抄,看完啥也沒記住。

應該轉換一下思維,既然看書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們只負責拋出問題,然後讓書來服務。這本書不能解決就丟掉,換下一本書,化被動為主動。

每個人都自己圖書的君王。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2,在反饋中學習最靠譜

上學之所以能學到東西,就是因為大家討厭的考試。

學到多少誰都不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測試一次,考試讓我們認清自己,分清學到了什麼。

每次考試完老師都講錯題,這個時候其實印象最深。反饋就是在你找到方法之後,馬上拿去驗證,看看是否能解決問題。

根據反饋信息,快速改進迭代方法。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比如:平時玩遊戲的時候,有一些關卡始終不能通過。這時候就可以提出問題,是哪裡不通過是哪個地方沒有做好。然後去找攻略,跟著看到的方法馬上回到遊戲驗證,根據方法是否能通過。如果不行繼續找原因,繼續找方法。這就是在反饋中學習。

同樣寫作中反饋也是一樣的,看到和的寫作技巧,可以嘗試在文章中使用。

寫完對比一下,哪裡寫的還不滿意,然後修改調整,這個方法可能在自己剛學習的時候,單憑自己可能不能完整的找到問題。需要他人的意見,才能儘快的找到問題。

這個時候心態一定要好,是為你解決問題,對自己有好處,有些毛病越早知道越好。別太要面子,因為虛榮心耽誤了自己的成長進步。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3,在需要掌握的地方反覆練

我經常提學自行車的案例,它就是一個經驗型的學習過程。不存在馬上獲得,就算你知道了所有技巧,還要去練習,摔倒幾次才能開始掌握平衡。

這個是隱性的學習過程,用什麼方式解決的,然後繼續找這個改進,就是在熟悉的地方反覆練。

我們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門類的時候,都有一個瞭解適應掌握的過程。要想學會一件東西,儘可能的把自己丟進這樣環境裡面。讓自己儘快熟悉適應,加深大腦的印象。大腦也是需要應該預熱的過程,從冷啟動到熱循環。

比如:身體適應加熱期,我們從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感覺很有阻礙哪裡都不熟悉,去什麼地方都不方便的感覺。待了幾天以後,身體適應了就有一種熟悉感。在熟悉的時候我們學東西是最快的,所以要加速大腦的預熱。

30歲,換10份工作,每個公司都最快升職,總結了3點學習心得

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線下的活動,需要做一個思維類的小分享。但是書裡面的內容自己還沒有完全看完,在去的路上我就把自己的大腦完全放入,這個知識的環境打開書的音頻版開始玩命的聽。

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感覺理解了一點的時候,馬上在看一遍。如果現在都不記著你還指望以後在想起來嗎?最終的就是,我在路上聽了4遍音頻,在大腦中形成了預熱開始接受這個新的知識,自己也開始抓幾個重點。並開始同書本進行補充,找到主線,填充幾個個人案例開始分享。

分享完回去馬上覆盤,整理出完整的知識結構,馬上輸出一個知識包。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給你的方法,利用這些的方法。我換了將近10多份工作,每一份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新手到老手的過度。

找到問題、找到方法、馬上去驗證、馬上改進、馬上覆盤。

從而變成自己的知識,我從數控模具做到餐飲,又去做手機測試工程師,後來做心電圖醫療設備,現在又做外貿。每一次都是在開始的幾個月學的東西足夠後面的使用,而一個工作所使用的知識也沒有想的那麼多。

就是要在自己大腦最熱的時候,瘋狂吸收。成為這個工作崗位的老手。裡面的門門道道都要了解,然後開始向下一個進發,集中精力快速升級自己。

PS.本文對你有所啟發,轉發是最好的支持!

我是魚堂主,每天帶你深度思考者,專注思維分析,自我提升方法論。

關於思考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普通人想要崛起,該怎麼辦?(深度分析)

工作10年,才知道鎮定自若的氣度,是這樣練成的

朋友圈裡“假學習的人”:廢掉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越努力越心慌

我是魚堂主,一起讀思維,學成長。

專注思維分析,個人提升方法論,長期分享深度思考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