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说的是一个人失去了一种东西,也一定会有某种收获,是告诉人们关于有舍才有得的哲理。

细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帝王一生勇武,开疆扩土,却只识弯弓射大雕,略输文采,不够风骚,成吉思汗就是个典型;有些帝王文武双全,是治国安邦的一把好手,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算一个例子;还有一些,属于偏科的帝王,或能文或能武,要抓典型的话,非五代十国的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

李煜在文学艺术上修养颇深,有相当的建树,但在治国安邦方面却一塌糊涂,十分腐败无能,最终导致国破家亡,成了俘虏,客死他乡。

李煜的一生,是短暂又无能的一生,也是短暂又灿烂的一生。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李煜(937年―978年)

公元937年,李昪(biàn)建立了一个割据政权,两年后改国号为唐,建都在金陵(今南京),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南唐”。

就在这年的中国情人节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李煜出生了。

或许冥冥中注定了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多情郎。而因为李煜“丰额骈齿、一目双瞳”,长着大大的脑门,几颗门牙重叠而生(骈齿),左眼有两颗瞳仁(像一个横卧的8字),小时候看起来萌萌的,所以爷爷又给他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李重光。

根据中国博大精深而古老的看相术,李煜的相貌,乃是一种圣人之相,像大舜、项羽那样的伟大人物,都是双瞳。

李煜的爷爷李昪,算得上个开明的君主,在位期间对外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兴利除弊以发展经济,但晚年迷上了道术,服用丹药而背生毒疮,公元943年,李昪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六岁。

李昪病逝,年仅6岁的李煜对着一直非常疼爱他的爷爷哭得一塌糊涂,小小年纪,就让他开始感到人生的无常。

李昪死后,李煜的父亲李璟继位。李璟是个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国君,登上皇帝位后,就开始大规模用兵,西灭楚,东南灭闽两国,占地三十余州,广袤数千里,南唐的国土在他的征战下,疆土达到最大面积。

多愁善感的人,在达到权力顶峰的时候多数容易自我安逸。李璟后期奢侈无度,常与宠臣们写词作赋,纵情酒色,导致政治腐败,国力开始下降。

此时北方的后周却日益强大,数次与后周交锋都败北,接连失地,只能割地称臣于后周。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李璟 画像

李煜共有十个兄弟,他排行老六,老大李弘冀是太子,在老大和李煜之间的四兄弟都早早亡故了。

老大李弘冀比李煜大6岁,他为人沉厚寡言,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一定的政治头脑,但权力欲望和提防心都很强。老觉得能征善战,又掌握大权的叔叔李景遂迟早会谋害自己,然后夺取自己父亲的皇位,于是在叔叔回家的路上暗中派人将他毒死了。

随后,将目光投向李煜,总担心这个长得萌萌的却纵情山水的弟弟是假装无意争夺皇位。因为李煜也多才多艺,音乐和写词的天赋让父亲十分欣赏,经常把父亲写的词编个曲,让宫女弹唱,让父亲十分得意,父子俩俨如遇到知音一般。

这让太子李弘冀心存嫉恨,而且搞不懂李煜这小子。李煜或许为了避祸而打消老大的猜忌,于是作《渔父》一词: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太子虽不太懂这些浪漫又文绉绉的诗词歌赋,但是经遣人鉴定后,这首词写得很唯美,将寄情山水的情怀简直写得酣畅淋漓,确实表明了李煜这个六弟一心只想过归隐的生活。

老大综合各路消息,包括李煜信佛、爱写词练字画画、游山玩水玩音乐等这些对李弘冀来说简直不成体统的爱好,微微一笑:老六,你太可爱了。

这次微笑过后的一个月,老大李弘冀又笑了一次——含笑九泉……

公元959年,据说在一个月朗星稀又愁云惨淡的深夜,李弘冀看到了被自己毒死的叔叔李景遂的鬼魂舞者大刀,要杀自己,于是被过度惊吓一病不起,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李煜,一下子成了太子的热门人选。

有大臣说李煜迷信佛教、懦弱,而且总是寄情山水,不务正业,不应该立为太子,而应该让老七李从善当太子。父亲李璟大怒,将这位大臣罢免流放,不问李煜是否愿意,坚持立李煜为太子。

公元961年,李璟病逝,于是“老六”李煜便硬着头皮,走马上任。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而此时,后周武将赵匡胤已通过陈桥兵变和导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大戏后,兵不血刃地夺去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对身边大臣说:“我每天都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别人的底盘啊!”于是大力改革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几年时间,通过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成功灭掉后蜀,平定了江南,让南唐、吴越俯首称臣。

李煜,不再是皇帝,甚至去掉唐的国号,而自称“江南国主”。

“性骄奢,好声色,又喜浮屠,为高谈,不恤政事”的李煜,使得“南唐”国力大降,始终受制于宋,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危亡之际。

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遣使到金陵,以祭天为由,下诏要李煜去汴京(北宋国都,今开封)见他。李煜知道这一去肯定不妙,感觉有成为人质的危险,于是便“称疾不行”,托病不从。

宋太祖非常恼怒,迫不及待地派大军南下,出兵金陵。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赵匡胤画像

李煜闻讯,放下纸笔,一拍桌子,决定硬气一回:下令筑成聚粮,全城戒严,积极备战,决心与宋军死扛到底!

可当李煜决心抵抗的时候,却忘了,他身边净是那些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昏庸大臣,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忽然发现周围的大臣们已经哗啦啦的跪下了,仅有少数愿意挺他的。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二月,宋军开始昼夜攻城,金陵城内米粮匮乏,饿死、战死者不可计数。

李煜,开始怂了。于是两次派遣大臣出使北宋,进贡大批钱财求情,企图换取宋军撤兵,而且还谦卑地说:南唐事宋如父子,希望能得到太祖的原谅。

宋太祖应了一句:既是父子,怎可分家?

接着气势汹汹地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断然拒绝了南唐的求和。

公元975年十二月,李煜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宋军占领了金陵,在刺骨的寒风中,李煜和一些没来得及逃走的大臣,身着白衣,赤裸上身,出城投降。

李煜被俘,被押往汴京。

对于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李煜在后来40岁时写的《破阵子》一词中沉痛地回忆道: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帝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到了汴京,李煜料想宋太祖不会原谅他的,于是穿着白衣纱帽站在明德楼下,等待着属于胜利者的审判。然而,宋太祖或许是怜悯他的文才,大发慈悲,赦免了他,并封了个“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的头衔给他。

宋太祖也是挺搞笑的,因为“违命侯”这个头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封得太有“创造性”了,就像给李煜的头上扣了一顶“帽子”,无时不刻在提醒他:你这个违命侯,叫你来京不来,以后你还敢再违命不遵么?

作为一个“臣虏”,李煜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前途与姓名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他的“违命侯”了,希望能够苟且平安地度过余生罢了。

可是,李煜天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多愁善感的人容易触景生情,更容易因为物是人非而嗟叹岁月不再。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李煜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是他的多才多艺却在被俘虏之后没有被泯灭。不同的是,作为南唐国军的时候,他沉湎声色,词的内容大多是写他养尊处优甚至于荒淫、颓废的宫廷生活,如这首《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奢侈的宫廷生活,美酒、佳人、琴瑟……听着小曲喝着酒,挽着美人把花嗅,想想都让人沉醉啊!

南唐灭亡后,李煜从一国之君跌落为街下臣虏,地位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落差,写的词与之前的唯美主义和专写男女之情的意境完全不同,而是多写其屈辱悲苦的生活,作品不再空虚肉糜,而是直抒胸臆,伤感沉痛,形象鲜明,如这首《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招来寒雨夜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再如这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有……不举例也罢,大多是在诉说在做“违命侯”的日子凄凉寂寞,一个字:苦!时时在感叹人在命运之前的无奈,感情真挚,千百年来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与同情,吸引着一批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这首道尽了一位亡国之君对曾经的岁月与“故国”无限眷恋之情的《虞美人》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因为李煜不停地发表还念故国的词作,让宋太祖赵匡胤很是受不了,觉得这小子是外表老实,内心仍想着恢复故土,似乎在等着东山再起呢!

为了消除后患,公元978年,在七夕这个特别日子的晚上,宋太祖赵匡胤赐了一杯毒酒,让人在李煜的生日宴会上把他毒死了。

42岁生日舞会还没狂欢完,李煜便怀着无限的悲凉死去了。

一个被逼着做皇帝的风流才子,最终亡国了,李煜:我也不想啊

作为政治人物,李煜显然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里地位无足轻重,甚至让人难以想象他居然做过皇帝。

而作为一个文化人,李煜则是一位后人称赞的成功者,他的词流传千古,直到今天仍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

一个人,两个时期,两个方面,两种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价值截然不同。

我们欣赏的,不是那个在金陵宫苑里轻歌曼舞吟着“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荒唐君主,而是那个在汴京城“违命侯”府里悲怆地唱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落魄词人。

李煜不可能知道,在他死后,一大批人在模仿他的词作,不少人还成了诗词大家,如柳永、晏殊、周邦彦、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

他以柔软悲苦又易感的灵魂,开创了两宋的诗词盛世。

这就是李煜,一个严重偏科的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