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團會成為又一個樂視嗎?

武新旺


美團也像紅了眼的公牛,到處擴張,幾乎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成為了其對手,這樣的態勢是不是我們似從相識。

是的,那家公司叫“樂視”。接盤了樂視之後,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說:樂視是一個失敗的投資,損失了165億,你說還怎麼壯士斷臂?是斷頭了。

關於美團收購摩拜,馬上就出來了很多設想,認為美團可以對抗阿里巴巴了,是什麼大出行戰略的升級,還有可能成為並肩BAT的新巨頭。

我們只能說,這種設計都很好,初衷也不錯,但是,從樂視的前車之鑑來看,賈躍亭的生態理念一點沒錯,套路也很好,只是“缺錢”。如果假設樂視的資金鍊沒有斷,一切都按照賈躍亭的設計完成,那麼,樂視就不是BAT,而是將BAT變成一家也頂不住樂視。

可是,樂視缺乏穩定的高額的現金流支撐,利潤太少根本玩不起來,再好的設想也只能是設想,最終,一次意外就可以導致所有的神話破滅,樂視也就是萬劫不復了。

對於美團來說,至今也沒有一個可靠的收入來源,現金流是不少,但那都是流水,不是企業的利潤,用來進行擴張,風險極大。一旦美團的核心業務在競爭對手的打擊下萎縮,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了暫時的停擺,那麼,美團的資金鍊一定會斷,而即使是某一個環節的資金鍊斷開,都可能導致全局承壓,即便有騰訊這樣的巨頭想救援都來不及。

按照美團自己的公佈,在2017年,美團點評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營收330億。在沒有更低信息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具體分析美團的資金情況。但是,這點營收並不是利潤,巨大的經營成本下,美團的虧損巨大的可能性極大。

所以,在2017年10月19日,美團點評宣佈完成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即便如此,美團旗下的幾乎所有業務都是高競爭市場,都在依賴補貼活著,僧多粥少的局面下,這些資金也可能僅僅夠支撐到2018年年底。如今,又加上了摩拜這樣的燒錢大戶,據說每個月要幾個億的淨支出,美團真撐的下去?

此外,我們還要看到,即便阿里巴巴有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可美團對戰的外賣及大出行市場卻是要和螞蟻金服決鬥。螞蟻金服是最大的獨角獸,其盈利幾乎都要趕上美團的營收,而且近兩年都宣佈不上市,紅包可以滿頭飛,再加上其擁有芝麻信用這個高維工具,美團拼得起?

我們可以幫著美團分析下,收購了摩拜之後動作以及可能帶來的收益情況:

第一種,美團只是出錢,讓摩拜繼續這樣燒錢下去。這條路是註定行不通的,因為ofo和哈羅們早就做好了大戰的準備,彈藥充足,比美團整體都充足,這種打法是找死。美團不會迎戰,也無力應戰。所以,美團收購以後的摩拜,在對外宣傳上一定是高調的,但在實際行動中卻一定是收縮的。

第二種可能,美團直接借殼摩拜APP,推出打車功能,這等於是減少了很多步驟,比起以前要在美團APP繁雜的設置裡找打車方便了很多,也算是“大出行”戰略的一部分。這個最適合講故事,如果這個燒錢故事能維持到美團上市,那也算是投資人變現成功,但美團能夠如約上市,現在來看,變數很大。

在這方面,我們還要記得易道。大出行領域確實是想象力空間極大,所以當年樂視也是不遺餘力的分一杯羹,但最後,樂視的大泡泡卻正是從易道這裡先破裂的。可見,大出行這個燒錢的地方,風險有多高。

第三種,美團可能借機推自己的美團支付,繼續講共享單車作為推廣移動支付的工具。這個當然是美團最想做的,可是這也要看騰訊的臉色,期間的博弈很劇烈,不知道王興能否第二次硬抗住騰訊?

第四種,據說還可以將單車提供給送飯的外賣小哥使用,我們得佩服這種奇思妙想,但現實中的騎行者誰願意幫人送外賣呢?以後倒是可以騎自行車上門自己取餐了。即便如此,從美團整體來看,一樣是燒錢做業務,不能帶來額外的盈利。

美團做打車只是找個概念炒作一下,主要目的還是讓人們知道美團可以做出行,然後為做共享單車做準備,因為美團也知道,雖然在上海這樣的一個城市可以打開滴滴的一點缺口,但就全國的網約車來講,美團是一點機會也沒有的。美團與滴滴明著是網約車大戰,實際卻在背後較量收購摩拜,可以說,美團又玩了一把計謀,在爭奪摩拜的過程中完勝。但這種勝利會是全局性的進展還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更大的坑呢?

對於一家缺乏利潤奶牛的公司,美團現在只能依託現金流和融資,這樣的加速發展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美團在接盤,但如果如此宏大的美團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恐怕就不再會有人能接盤了。

殷鑑不遠,更加上現在國際資本市場雲譎波詭。美團,不要忘記了百億都拯救不了 “樂視”災難。


馬繼華


不會!商業模式不同,領域不同,消費群體不同。

樂視

我記得是樂視最火的時候,有一次住酒店的房間裡就有樂視電視,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體驗奇差(感覺是一款趕工的商品,各方面都沒準備好就推出),當時我就對老婆說,宣傳的那麼出色沒想到體驗這麼差,不優化的話遲早要完。便宜終究有便宜的道理,並不是現在樂視不行了我才說這樣的話,那次體驗給我的感覺就是樂視電視非常low,自那之後對樂視產品完全無感。我也玩股票,但是樂視最火的那幾年,其股票不斷創新高,我也沒碰過,因為虛高。他總是宣傳生態鏈,但是其核心是產品,對於產品缺乏專注力,而小米產品的體驗就非常好(我試用過,沒買)。蘋果的成功在於體驗,小米的成功在於體驗,樂視的失敗也在於體驗。


美團

相信這款產品用過的人非常多,但我要說美團所處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大風口),面對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和口碑的夾擊,能夠生存下來實屬不易。這幾款APP我都在用,我對點評的體驗明顯高於美團(點評的評價比美團靠譜的多,口碑用的不多),美團的評價實在不敢恭維,我只是把它當做查詢臺。美團的外賣平臺非常火爆(把康師傅都打敗了),我所在的城市餓了麼、百度外賣都有,但美團外賣是最火的,市場份額也是最高的。


美團收購摩拜以及進軍打車市場,都是終端消費市場的佈局(難道要用共享單車共享送外賣嗎?達到人人都可以送外賣的境界),這塊蛋糕太大。大家已經發現滴滴一家獨大,但是體驗越來越差,所以曹操專車的錯位競爭快速佔領市場。而美團想打開局面還是很有難度,因為連高德也宣佈進軍打車市場,可想而知競爭會有多麼慘烈。這個巨大的市場,能否容得下這麼多APP還是未知數,但是王興一定是一個特殊的人,當年阿里沒把他收服,他也算是一條漢子,這次看看他如何能夠在硝煙四起的打車消費領域闖出一條路。


美團不是樂視,走的也不是樂視的路!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動動手指關注我。


小城大策


有很大可能,在沒看到這個問題前,在和朋友們在聊天時,就發現美團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樂視。

為什麼呢?

樂視的生態系統聽起來很美好,商業上也行的通,但問題就是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資,只有等生態系統成功後,才會有源源不斷有利潤,而且伴隨生態系統的發展,利潤越來越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那麼多投資人把錢給賈躍亭。

美團現在收購摩拜,又推出打車服務,也是想建立一個以出行為核心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果成功後,用戶依賴性很高,可以想象空間非常大。但是問題和樂視一樣。美團的本業團購雖然營業額很大,但利潤卻不一定多,因為在和餓了嗎競爭過程中,沒少補貼,再加上巨大的運營成本,有沒有利潤還是個問題。而摩拜只所以玩不下去也是每個月賠幾億,至於打車,短時間想賺錢更是不可能。滴滴當年為了把UBER趕走,花了430億,絕不可會讓美團分一杯羹。

所以三大業務能不能賺錢都是疑問,而競爭對手一個比一個強,想勝出都要過幾道關,你說成為下一個樂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美團王興和馬化騰真的是好朋友,是可以交心的朋友,騰訊如果全力支持美團,錢就不是問題,有可能用兩到三年建成美團的生態系統,那將比BAT還牛的一家公司,接下來美團可能推支付,看騰訊的態度就知道了。


事了了


美團要成為下一個樂視?兩家公司在業務層面似乎並沒有真正相似的地方,為何也能連在一起?這是因為二者目前的發展策略和軌跡實在是太像了。樂視最終被失敗,甚至被認為是一場“驚天騙局”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其不斷畫大餅、擴張業務,但卻始終難以維持各個業務之間的平衡。

對於樂視來說,最擅長的就是吹噓自身生態覆蓋多個領域,且互相協作,構成完整、穩固態勢。生態、閉環、生態化反……眾多出現在PPT裡的名詞成為樂視吸引投資的噱頭。事實上,樂視所謂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只是為了“綁架投資者”,讓他們不斷投錢。

錢到了樂視手中並不是針對原本想投入的單一業務,而是落到樂視生態中被用去拆東牆、補西牆。樂視高層此前曾提到,“生態的各個環節,是一個首尾相接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斷裂,都有可能導致生態的坍塌。”涉足太多業務卻沒有足夠的掌控力,最終讓樂視徹底玩完。

而現在美團陷入的泥淖比當初樂視的更恐怖,畢竟樂視是自己“作死”,美團看起來更像是自己去“找死”。美團不斷髮力多個業務,但不少業務都是燒錢大戶,且很多業務都面對著相關領域的巨頭或獨角獸。

在外賣業務上,美團要面對的不僅是剛剛被阿里全資收購的餓了麼,還有強勢入局的滴滴外賣。在到店業務上,口碑正成為美團的強勁對手,且GMV和交易筆數都超越了美團。在酒旅業務上,面對行業巨頭攜程和飛豬,美團正在打一場超級艱苦的戰爭。在打車業務上,美團和滴滴的大戰才剛開始但已經足夠激烈。至於票務、短租等,美團也都處於劣勢地位。

美團似乎是摸不清自身的實力,只是拼命把戰火燒遍多個領域。但很顯然,美團的實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要知道,美團去年10月完成40億美元融資,僅在收購摩拜單車上就花去16億美元和11億美元的美團點評股票。但共享單車領域並沒有找到盈利方向,美團只是給自己找了個拖油瓶。

或許,美團不斷擴張業務是為了迎合資本。美團將共享單車、網約車等通通納入懷中,就是希望把估值撐起來,進而在未來上市時能有較高的市值,並給投資者帶來滿意的回報。不過要說的是,美團去年10月融資40億美元后,估值為300億美元。而純粹注重出行領域的滴滴去年12月21日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融資後,估值超過了500億美元。

僅僅是與滴滴相比,美團的實力就處於下風。那麼再面對餓了麼、口碑、攜程、ofo等巨頭、獨角獸的聯合攻擊,美團能笑到最後嗎?答案或許是否定,也可能是確定。畢竟互聯網形勢變幻莫測,一兩年時間就足以決定很多事了。所以,未來如何我們不妨一起看看美團接下來究竟會發展到哪一步吧。


科技新發現


不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對樂視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可是不是商業失敗,而是因為各種原因變成了資金窟窿。


樂視是資金黑洞

樂視是一個資金黑洞,不管咋多少錢進去,都不一定能填滿,不是資金鍊斷裂的問題,而是公司風控完全就是擺設,賬目混亂,關係複雜。

樂視的擴張被很多人認為純粹是衝著融資去的,並被質疑是徹頭徹尾的騙局。樂視到危機爆發也沒有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領頭羊,但是從賈躍亭和樂視擺出的架勢都是衝著世界第一去的。為了虛張聲勢,做了很多根本沒有成功可能性的事情。而在孫宏斌100多億資金湧進樂視的時候,根據孫宏斌所言,賈躍亭個人拿走一大半。

所以,樂視的問題不是資金鍊斷裂,而是賈躍亭製造了一個資金窟窿。樂視的失敗和資金鍊斷裂無關,是模式本身的問題。樂視不是因為過度冒險,而是樂視本身製造風險。因此,但凡一個正常的企業,都不應該拿來跟樂視相比!

樂視危機爆發之前早就有人質疑,賈躍亭使用一個又一個謊言矇混過關。現在撈完最後一筆跑到美國過著富豪生活,丟一個爛攤子在國內。這不是一個企業家,這根本就是騙子!


美團過度擴張存在風險,但是跟樂視不同

美團王興是一個非常激進的創業者,最近美團大舉進攻滴滴,搶佔出行市場。按理說,這個時候的美團應該集中精力做好出行,但是,美團居然砸重金收了摩拜單車。共享單車是一個大投入,低產出的行業,資金佔用非常嚴重。而摩拜本身的債務壓力也很大。美團要盤活摩拜需要很大的資金和精力。對於美團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對於美團本次出手,除了大家普遍猜測的騰訊因素之外,滴滴想要收購摩拜,騰訊不樂意,美團應該也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美團的確是兵行險著。

但是,我的態度很明確,但凡是正常的企業,都不應該拿來跟樂視比。美團資金鍊斷裂的風險存在,但是,會有一個明確的資金缺口。而樂視,是無底洞。救美團需要多少錢,如果美團爆發危機了,肯定會有人去算這筆賬。但是,樂視不一樣,他們的帳跟實際情況不符合,是專門做給別人看的。


毒舌好心人


可以肯定的說,不會。

美團的本地生活服務生態

雖然美團和樂視有些類似,都是多業務擴展、構建生態。但美團與樂視不同的是,美團的生態只有一個核心“本地生活服務”,同時美團旗下各項業務在行業內均處於領先位置:美團團購第一,美團外賣獨佔半邊天,貓眼電影新的獨角獸,剛剛收購的摩拜也是單車行業的巨頭之一。反觀樂視,樂視所構建的生態並沒有一個核心點,同時其各項業務也未能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話語權:樂視視頻處於第二梯隊,樂視體育雷聲大雨點小,樂視汽車更只是PPT了。拿我來說,11年開始就知道有美團了,而知道樂視還是在15年股票牛市的時候。

所以,樂視的業務並沒有達到美團那樣覆蓋的廣度和深度,可以說美團已經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龍頭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不開它了,用戶已經養成了使用美團的習慣。而這則是美團的核心競爭力。

美團的可期未來

基於美團現有業務閉環,美團的業務生態能夠很好的在用戶間進行流轉。用戶可以很簡單的使用美團吃喝玩樂的各項業務。但樂視的一些業務比如說汽車等,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就有一定門檻了。美團各業務的完美流轉,為美團帶來了良好的現金流,使美團能夠“高舉高打”。同時各項業務的領先地位,讓美團的變現方式更為多樣。再加上用戶、市場及股東(特別是騰訊)的認可,美團的未來令人期待。

當然,美團目前在各個業務線上都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同時也需要極大的投入,美團也很危險,但它離樂視依然很遠。


小科說


美團跟樂視不一樣,樂視要打造的是一個環狀模式,環環相套,一環崩潰導致環環瓦解,他的損落一是因為他的生態跨度太大,用戶重疊度太低,尤其造車這一環,著實讓人看不懂;二是樂視沒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美團雖然也是擴張,但他不是環,他是平臺,他好比一隻八爪魚,所有的業務都是觸手,真要哪塊業務出問題做不下去直接砍掉便是,不會影響其他,所以平臺性生態是要優於環狀生態的。


跟樂視不一樣,並不代表他的未來就很光明,相反他的未來也很兇險,仔細觀察美團就可以發現,他其實還處在畫餅講故事階段,他的主業是什麼?團購?外賣?酒旅?票務?好像都不是,這些業務沒有一個是在市場有絕對話語權的有絕對優勢,現在再來個出行,所有美團進入的市場現在都還在打仗,還在血拼,還在燒錢,沒有任何一塊業務能給提供源源不斷的穩定的現金流。

在他青面獠牙,凶神惡煞的面孔之下,隱藏著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他沒有一個穩定的奶源,他還是一家靠融資活著的公司,但是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一直靠融資活著。


騰訊阿里在市場上縱橫捭闔,靠的就是核心業務的競爭力,她們的核心業務可以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但美團的核心業務的市場表現顯然是達不到這種要求的,很明顯他的實力撐不起他現在的野心,他的IPO之路還在努力之中,如果今年這一仗打不好他的估值都有可能會縮水。

有人說美團背後有金主,有騰訊,這怕是太感性了吧?資本的世界只考慮利益和戰略,千萬不要考慮多餘的因素,一仗打輸投資人放棄你是分分鐘的事。騰訊不可能無限制的給他輸血,騰訊是投資人,作為戰略考慮騰訊可以為他導入流量,但不可能給他包吃包住,包了他的下半輩子。
再退一萬步,如果真有一天美團走到需要騰訊繼續輸血這一步,哪到時候美團怕是不姓王,要改姓馬了,畢竟輸血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真的這樣,那對強勢的王興來說,美團算成功還是失敗?


奈客


1、這個應該不會了吧。美團和樂視還是不一樣了。樂視的盈利部門只有電視和影業。其他體育、手機等等都是虧錢,更別說大燒錢的汽車,這些都形成資金黑洞,對主業造成了拖累。

2、美團有外賣、酒旅、打車、餐飲、電影票等各種業務,這些事情都有現金流收入,而且容易獲得現金流,因此不會對主業造成拖累。

3、王興相對賈躍亭,還是比較冷靜了,沒有那麼冒進,比如和滴滴的補貼大戰剛開始不久,就逐漸停止了。而且賈躍亭的教訓就在眼前,相信王興會引以為訓。

4、賈躍亭其實背後有權貴資本,獲得各種資源相對容易,這也造成了賈覺得任何事情都可以輕易完成,逐漸膨脹,但經濟規律不可違抗。這點王興的資本來源就不同了,來自辛辛苦苦的積累。民營資本一向會更慎重謹慎。

5、還有一個大宏觀背景,監管層一直在“去槓桿”,市場流動性在緊縮,可以輕易大量融資的時代不再存在。這點也會約束美團的擴張,不會使得王興容易犯錯。

6、天時地利人和容易使人成功,但反週期情況下,也會使得企業家謹慎,不容易犯錯。


寡語2018


美團很危險。

美團是以股權加現金承接債務方式收購摩拜,其中,換股11億美元(摩拜股東獲得美團點評股票),現金16億美元,承接債務10億美元。

2017年10月19日上午消息,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美團點評宣佈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

那麼美團現在手上還有多少錢現金?不到14億美元。

美團打車在上海、南京還在燒錢,如果再擴大開來,打車燒錢、摩拜燒錢、外賣燒錢,不到14億美元,很快就燒完了。

最近幾個月,等著看美團融資的消息吧,如果沒有消息,那麼傳來的就可能是美團資金鍊斷裂的消息了。


GRIDMAN


第一,“美團打車大戰第二季”正如火如荼地在魔都直播,“滴滴外賣”在無錫也是風生水起。人們正在褥羊毛的時候,美團又在出行領域賭了一把共享單車,以27億美元拿下摩拜,一系列的兼收併購和大肆擴張,可見美團在生活服務領域的野心,就算是背水一戰也要賭一把。這不禁令人聯想到主打“生態化反”概念的樂視,以至於人們覺得美團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樂視。

第二,美團何時上市也是個謎。美團自2017年10月完成40億美元“X輪”、投後估值300億美元,在資本市場一直頻繁曝出要上市的傳聞,但是美團卻是選擇擴大業務,王興面對媒體則回應“不想上市”、“想上立即就能上”,一度成為美團的官方回應。有分析師稱,王興一直在燒錢擴大業務,或是因為此前的估值並不理想,畢竟競爭對手滴滴目前估值500億美金。

第三,樂視的巔峰時刻停留之短令人唏噓,表面因素是後期“生態化反”業務板塊擴大資金鍊供應不上造成的,樂視視頻、樂視體育、樂視智能家居和樂視汽車都是極度燒錢的業務,美團打車、美團外賣、美團共享單車燒錢的速度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來形容。但是美團背後的是騰訊,所以美團不會這麼輕易死掉,它只會加速影響這個格局成為騰訊在BAT競爭關係鏈中的一枚大將。有另一種觀點表示樂視是死於政商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