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新經濟催生新業態關係

新經濟催生新業態關係

2018年“三新”經濟絕對額(億元)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科技升級的影響不僅僅在於技術本身,這也是科學家們所堅信經濟長期增長的原因。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以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為特徵的新經濟發展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呈現出了新業態形式。

“三新經濟”高速發展

事實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發展的背後驅動力除了技術因素之外,還有國家戰略這一重要而強大的力量。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伴隨著去槓桿的過程,傳統基本建設、房地產領域出現一定回落,這對中國經濟形成了一定的衝擊作用,不過以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為代名詞的新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三新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佈的結果,2018年全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增加值為145369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6.1%,比2017年提高0.3%。按現價計算的增速達到了12.2%,超過同期GDP增速2.5個百分點。三個產業經濟發展中,在第三產業增加值最大,相當於GDP比重為8.5%,第二產業增速最快,增速達到了15.1%,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新經濟催生新業態關係

2018年“三新”經濟增速及佔比

傳統形態的顛覆

新經濟顛覆了傳統形態。一是互聯。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的功能也已遠遠超出信息交互的功能,互聯網成為了新經濟時代核心的基礎設施,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均以互聯網為載體來轉變人們的生產生活。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全國手機上網用戶總數已達12.9億戶。二是共享。共享的概念雖然早已存在,但它並未產生較多社會經濟價值。不過由於互聯網以及移動技術的發展,資源的共享成本顯著降低,大量的閒置資源可以通過共享模式被充分調動,這極大地提高了經濟運行的效率。根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以41.6%。未來幾年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30%左右的高速增長,在國際和國內綜合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仍保持高速增長,共享已真的無處不在了。三是便捷。移動支付廣泛應用的網上購物、收發紅包饋贈或捐助、網上物品交換,便捷特徵是現在最容易想到。據調查顯示, 2019年一季度全國手機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滲透率高達95.1%。同時還有的是網站上所提供的服務,如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日常交流、買賣服務和工作溝通的即時通訊軟件。出行自動規劃路線的導航軟件。獲得電視、電影節目的觀看的視頻軟件,隨時提供資料學習的工具軟件。四是虛擬。新經濟最重要的變化是數據成為核心資源,其有別於傳統的石油、礦產等傳統資源。大數據實現人的行為數據充分化,判斷個人行為概率,為個人金融貸款定價提供支持。產生於人類社會各種經濟活動中的數據資源在新經濟時代變得越來越有價值,而它的形態特徵是虛擬化的,通過記錄和挖掘個人的行為習慣與偏好,從而產生出極強的經濟效益和價值。

生產模式的轉變

新經濟促進生產模式的轉變。首先是界限模糊化。比較顯著的是消費者與商品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共享經濟讓閒置資源流通形成了這樣的模糊。利用網絡平臺在度假時將自己的房屋短時租給他人;在購物時幫他人代辦一些事項收取跑腿費用;在上下班途中為別人提供“順風車”服務,這樣的行為人既可能是消費者也可能是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其中用來提供服務的汽車和房屋,也就兼具有了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雙重屬性。其次是收益的間接化。在新經濟條件下,眾多的網站向人們提供大量免費的或價格非常低廉的服務,這些服務收益不是從消費者直接獲得,而是通過在線廣告從企業獲得收入。許多網絡手機商品和服務價格較低甚至於免費提供,所實現的收入是通過集聚流量以及口碑換取廣告收入、贊助等增值收入。造就這種收益方式的原因在於商業模式的改變。第三是產業融合縱深化。在“互聯網+”倡導和影響下,傳統行業也在紛紛尋求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並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典型的如傳統的家電行業,與互聯網迅速融合加深,與小米、阿里巴巴、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形成融合,使電視不僅用於收看傳統的電視節目,變化為一件智能設備,集遊戲機、電腦、集家庭控制等功能於一體,可以安裝任何所需要的軟件,可以任意瀏覽網絡上的資源。

新型勞動關係與整合發展

新經濟推進勞動關係多樣化。早期傳統的勞動僱傭關係是以工作單位為主要核心,勞動者需要通過程序加入過程才能實現勞動關係,互聯網平臺的興起則提高了商品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匹配效率,極大地縮短了二者之間的距離,各種定製化、個性化的消費也在指數化的升級,一對一服務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和實現。新經濟條件下,僱傭關係不再依賴於工作單位、地點的束縛,臨時性的工作越來越多,不固定、非正式、兼職性勞務關係將層出不窮,這種新型勞務關係將隨新經濟發展不斷形成。

新經濟需求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整合發展。移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等帶動產業革命與產品創新,中國新經濟快速發展超出預期。新經濟帶來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在新舊經濟動能轉換階段,金融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被業界所關注。相比傳統經濟,新經濟有明顯的不同業態和模式,新經濟互聯、共享、便捷、虛擬等顛覆著傳統的商品形態,收益間接化、勞動關係多樣化等改變著傳統創造價值模式。金融業如何適應,需要深入瞭解這新經濟的運行,重新確定良好的制度和措施安排,不斷提高金融運行支持能力和效率。

新經濟催生新業態關係

2018年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